宋代 :苏辙
答颜复国博
早睡
送余京同年兄通判岚州
落叶满长安分题
次韵王适新燕
登嵩山十首 捣衣石
次韵子瞻自普照入山独游二庵
送琳长
身老与世疏,但有世外缘。五年客江西,扫轨谢往还。
依依二三老,示我马祖禅。身心忽明旷,不受垢污缠。
偶成江东游,欲别空悽然。缘散众亦去,飘若风中烟。
华阳本荒邑,缁素明星悬。偶然得老尉,旧依育王山。
琏公善知识,不见十九年。我昔未闻道,问以所入门。
告我从信入,授我普眼篇。冉冉百尺松,起自一寸根。
南归发尽白,尺书今始传。不知邻邑中,乃有门人贤。
百里走相访,触热汗雨翻。怀中出诗卷,清绝如断蝉。
我适病寒热,气力才绵绵。空斋默相向,欲语不能宣。
未暇答佳意,归锡锵金环。空有维摩病,愧无维摩言。
送吕希道少卿知滁州
宛丘二咏
舟过严陵滩将谒祠登台舟人夜解及明已远至桐
登嵩山十首 峰顶寺
孙宾臾道人
和韩宗弼暴雨〈次韵〉
舟次大云仓回寄孔武仲
次韵陈师仲主簿见寄
朽株难刻画,枯叶任凋零。旧友频相问,村酤独未醒。
山牙收细茗,江实得流萍。颇似申屠子,都忘足被刑。
和李邦直学士沂山祈雨有应
留题石经院三首 其一
岧峣山上寺,近在古城中。苦恨河流远,长教眼力穷。
李公麟阳关图二绝
记病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986篇诗文
立秋後
和子瞻凤翔八观八首 其七 李氏园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露香亭
故成都尹陆介扶挽词
次韵徐正权谢示闵子庙记及惠纸
次韵和子瞻归去来辞并引
赠德仲
寄张芸叟
欧阳文忠公夫人挽词二首 其一
赠写真李道士
次韵李抚辰屯田修州门
次韵子瞻广陵会三同舍各以其字为韵 刘贡甫
秋社分题
次韵答王巩
蜀人旧食决明花耳颍川夏秋少菜崇宁老僧教人
学士院端午贴子二十七首 太皇太后阁六首
江州五咏 庾楼
答孔平仲二偈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木叶山
雨中宿酒务
赠杭僧道潜
安厚卿枢密母夫人挽词二首
宿荥阳宁氏园
奉使契多二十八首 出山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六太白山祈雨诗五首
赠吴子野道人
送梁交之徐州
试院唱酬十一首 次韵吕君兴善寺静轩
游西湖
因旧
荆门惠泉
蔡州任氏阅世堂
示资福谕老
次韵王适留别
戏题三绝
次韵子瞻游罗浮山
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 闲燕亭
送董扬休比部知真州
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 将至桃园阻
唐修撰义问挽词二首 其一
安厚卿枢密母夫人挽词二首 其二
将至南京雨中寄王巩
和子瞻监试举人
送王璋长官赴真定孙和甫辟书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无言亭
洪休上人少年读书以多病出家居泐潭为马祖修
画叹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八筠州圣祖殿诗
宜徽使张安道生日
寒食游南湖三首
利路提刑亡伯郎中挽词二首
次韵道潜见寄
上元不出
次韵子瞻南溪微雪
茶花二首 其一
劝子瞻修无生法
送周思道朝议归守汉州三绝
除日二首
种花二首
东西京二绝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