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苏辙
初闻得校书郎示同官三绝
游庐山山阳七咏 白鹤观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天汉台
大行皇太后挽词二首
亡嫂靖十君蒲氏挽词二首
留题石经院三首 其一
岧峣山上寺,近在古城中。苦恨河流远,长教眼力穷。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霜筠亭
李公麟阳关图二绝
和李邦直学士沂山祈雨有应
和毛国镇白云庄五咏 平溪堂
郿坞
雪中呈范景仁侍郎
和毛君州宅八咏 翠樾亭
送梁交之徐州
送王宗望郎中赴河东漕
登南城有感示文务光王遹秀才
次韵张昌言给事省中直宿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其三十 北园
使君美且仁,遍地种桃李。岂独放春花,行看食秋子。
寒食游南湖三首
次韵广州陈绎谏议和陈荐宋敏求二龙图二首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986篇诗文
和子瞻和陶渊明杂诗十一首
次韵王适州学新修水阁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燕山
渔家傲·和门人祝寿
次韵子瞻雨中督役夜宿水陆寺诗二首
除日二首
过张天骥山人郊居
江州五咏 庾楼
次韵李公朝著作见赠二首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赠右番赵侍郎
次韵子瞻将之吴兴赠孙莘老
和毛国镇白云庄五咏 眺远台
次韵子瞻相送使胡
赋园中所有十首 其四 石榴
次韵子瞻道中见寄
韩干二马
思贤堂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南园
次韵王适游陈氏园
次韵吴兴李行中秀才见寄并求醉眠亭诗二首 其二 醉眠亭
景福顺老夜坐道古人搐鼻语
试院唱酬十一首 戏呈试官
答文与可以六言诗相示因道济南事作十首
次韵子瞻系御史狱赋狱中榆槐竹柏 竹
上巳日久病不出示儿侄二首
次远韵齿痛
筠州二咏 黄雀
予昔在京师画工韩若拙为予写真今十三年矣容
宿荥阳宁氏园
自柘城还府马上
正旦夜梦李士宁过我谈说神怪久之草草为具仍
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 梁山泊
水调歌头 徐州中秋
次韵子瞻初出颍口见淮山
孙宾臾道人
次韵子瞻游罗浮山
次韵吴兴李行中秀才见寄并求醉眠亭诗二首 其一 和见寄
北京送孙曼叔屯田权三司开坼司
次韵子瞻好头赤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出山
十月二十九日雪四首
望嵩楼
子瞻与李公麟宣德共画翠石古木老僧谓之憩寂图题其后
饮酒过量肺疾复作
和子瞻次孙觉谏议韵题郡伯闸上斗野亭见寄
送戴朝议归蜀中
登嵩山十首 将军柏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十日南归马上口占呈同事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十三神水馆寄子瞻兄四绝
次韵鲜于子骏游九曲池
次韵王巩上元见寄三首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其十八 溪光亭
郭尉愿惇夫以琳上人书诗为示次韵
送元老西归
曾子宣郡太挽词二首
次前韵示杨明二首
次韵刘贡父従驾
中秋见月寄子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