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苏辙
郭尉愿惇夫以琳上人书诗为示次韵
送表弟程之元知楚州
试院唱酬十一首 次韵吕君兴善寺静轩
再次前韵示元老
次韵毛君烧松花六绝 其一
茅庵纸帐学僧眠,炉爇松花取易然。唯有未能忘酒在,手倾金盏斗垂莲。
赠吴子野道人
次韵子瞻将之吴兴赠孙莘老
黄几道郎中同年挽词二首
和子瞻濠州七绝涂山
送饶州周沃秀才免解
同陈述古舍人观芍药
寄题密州新作快哉亭二首
寒食赠游压沙诸君
次韵子瞻饮道者院池上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四古北口道中呈同事二首
次韵宋构朝请归守彭城
熙宁壬子八月于洛阳妙觉寺考试举人及还道出嵩少之间至许昌共得大 ...
登封事已遥,大碑摧风雨。灵坛久销秃,古木中梁柱。
峰峦至此尽,苍石无寸土。俯视万仞高,悲辛但狂顾。
送李昭叙移黎阳都监归洛省亲
思归二首 其二
我老不待言,有女年四十。念我客汝南,无与具朝食。
翩然乘肩舆,面有风土色。许蔡虽云近,传舍三经夕。
衰老累汝曹,愧叹心不怿。磨刀鲙缕红,洗盏酒花白。
母老行役难,女来生理葺。外孙跨鞍马,遇事亦闲习。
居然数口家,解我百忧集。厄穷须父子,他人非所及。
次韵钱勰待制秋怀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986篇诗文
子瞻惠双刀
省事
登嵩山十首 吴道子画四真君
九日家酿未熟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荻浦
曾子固舍人挽词
送元老西归
移花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书轩
西湖二咏 食鸡头
遗老斋绝句十二首
读史六首 其四
再次前韵四首
戏次前韵寄王巩二首
次迟韵复雪
次韵子瞻登望海楼五绝
劝赠李朝散
送周思道朝议归守汉州三绝
春旱弥月郡人取水邢山二月五日水入城而雨
次韵子瞻临皋新葺南堂五绝
过王介同年墓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虏帐
赠司空张公安道挽词三首
求黄家紫竹杖
次韵王适游陈氏园
曾子宣郡太挽词二首
次韵李公择以惠泉答章子厚新茶二首
次韵子瞻游孤山访惠勤惠思
次韵孔武仲到官后见寄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蓼屿
次韵顿起考试徐沂举人见寄二首
题东坡遗墨卷後
李诚之待制挽词二首
送排保甲陈佑甫
游庐山山阳七咏 三峡石桥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吏隐亭
记岁首乡俗寄子瞻二首 其一 踏青
病愈二首 其一
和毛国镇白云庄五咏 平溪堂
送侄迈赴河间令
上高息轩起亭二绝
次韵王适雪晴复雪二首
次远韵
初春游李太尉宅东池
次韵子瞻系御史狱赋狱中榆槐竹柏 槐
秦虢夫人走马图二绝
送杨孟容朝奉西归
藏菜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二学士院端午帖子二
江州五咏其二浪井
和孔教授武仲济南四咏 鹊山亭
复次前韵答潜师
次韵毛君感事书怀
中秋见月寄子瞻
初葺遗老斋二首
范丞相尧夫挽词二首
和王适炙背读书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竹坞
次韵子瞻感旧
过张天骥山人郊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