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苏辙
舟次磁湖以风浪留二日不得进子瞻以诗见寄作
孔毅父封君挽词二首
送文太师致仕还洛三首
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 其十六
家居简馀事,犹读内景经。浮尘扫欲尽,火枣行当成。
清晨委群动,永夜依寒更。低帷閟重屋,微月流中庭。
依松白露上,历坎幽泉鸣。功从猛士得,不取儿女情。
劝赠李朝散
次韵张刍谏议燕集
游泰山四首 灵岩寺
次韵程相公以柳湖久涸辄引蔡水溉注感而成咏
中秋无月同诸子二首
初葺遗老斋二首
水调歌头 徐州中秋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
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
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三日上辛祈谷除日宿斋户部右曹元日赋三绝句
复赋河冰四绝
次韵张恕九日寄子瞻
次韵王巩游北禅
题王诜都尉画山水横卷三首 其一
摩诘本词客,亦自名画师。平生出入辋川上,鸟飞鱼泳嫌人知。
山光盎盎著眉睫,水声活活流肝脾。行吟坐咏皆自见,飘然不作世俗词。
高情不尽落缣素,连峰绝涧开重帷。百年流落存一二,锦囊玉轴酬不訾。
谁令食肉贵公子,不学父祖驱熊罴。细毡净几读文史,落笔璀璨传新诗。
青山长江岂君事,一挥水墨光淋漓。手中五尺小横卷,天末万里分毫釐。
谪官南出止均颍,此心通达无不之。归来缠裹任纨绮,天马性在终难羁。
人言摩诘是前世,欲比顾老疑不痴。桓公崔公不可与,但可与我宽衰迟。
次韵子瞻连雨江涨二首
次韵门下吕相公同访致政冯宣猷
送杨孟容朝奉西归
过九华山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986篇诗文
宜徽使张安道生日
饮饯王巩
次韵门下刘侍郎直宿寄苏左丞
自柘城还府马上
学士院端午贴子二十七首 皇帝阁六首
予初到筠即於酒务庭中种竹四丛杉二本及今三
送颜复赴阙
欧阳文忠公夫人挽词二首 其二
过韩许州石淙庄
宋城宰韩秉文惠日铸茶
次韵子瞻与邓圣求承旨同直翰苑怀武昌西山旧游
大行太皇太后挽词二首 其二
郿坞
次韵知郡贾蕃大夫思归
次韵蒋夔寒夜见过
次韵王君 其三
吕司空挽词三首
扬州五咏 蜀井〈在大明寺。〉
次前韵示杨明二首
蔡州壼公观刘道士
送王宗望郎中赴河东漕
次韵子瞻南溪微雪
同李倅钧访赵嗣恭留饮南园晚衙先归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望云楼
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 其八
和孔武仲金陵九咏 定林院
次韵和子瞻归去来辞并引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二十三荼醾洞
县中诸花多交代江君所栽牡丹已过芍药方盛偶
颍州择胜亭诗
和子瞻司竹监烧苇园因猎园下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古北口道中呈同事二首△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八筠州圣祖殿诗
次韵和人丰岁
和孔教授武仲济南四咏 环波亭
题李公麟山庄图〈并叙〉
和子瞻铁拄杖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次韵王巩见寄
次韵道潜见寄
次韵光庭省中书事
约洞山文老夜话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木叶山
次韵刘敏殿丞送春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吏隐亭
将使契丹九日对酒怀子瞻兄并示坐中
梦中反古菖蒲
次韵侯宣州利建招致政汪大夫
登嵩山十首 石径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其十八 溪光亭
次子瞻夜字韵作中秋对月二篇一以赠王郎二以
九日阴雨不止病中把酒示诸子三首 其三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过溪亭
见儿侄唱酬次韵五首
欧阳文忠公夫人挽词二首 其一
和子瞻三游南山九首 其五 玉女洞
所寓堂后月季再生与远同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