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苏辙
汲阳阻风
喜王巩承事北归
和毛君州宅八咏其八山房
南堂新甃花坛二首
次韵黄庭坚学士猩毛笔
燕贡士
所寓堂后月季再生与远同赋
客背有芳丛,开花不遗月。何人纵寻斧,害意肯留蘖。
偶乘秋雨滋,冒土见微茁。猗猗抽条颖,颇欲傲寒冽。
势穷虽云病,根大未容拔。我行天涯远,幸此城南茇。
小堂劣容卧,幽阁粗可蹑。中无一寻空,外有四邻市。
窥墙数柚实,隔屋看椰叶。葱茜独兹苗,悯悯待其活。
及春见开敷,三嗅何忍折。
送戴朝议归蜀中
和王定国寄刘贡父
范蜀公挽词三首
送董扬休比部知真州
章氏郡君挽词〈子厚母。〉
方筑西轩穿地得怪石
留题仙都观
答孔平仲二偈
颍州择胜亭诗
次韵王君 其三
禁籞封金殿,清河贯石门。时平馀古木,兵散有空屯。
形胜山围阔,蕃宣海内尊。川原不论顷,云梦可胜吞。
次韵毛君烧松花六绝 其三
松老香多气自严,馀烟勃郁透疏帘。须臾过尽惟灰在,借问谁收一番炎。
次韵张耒学士病中二首
咏霜二首 其二
清霜欺客病,乘夜逼窗扉。坐睡依炉暖,细声闻叶飞。
蕉絺空满箧,砧杵旋催衣。起看庭前草,松筠未觉非。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986篇诗文
送杨孟容朝奉西归
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 竹轩
九日三首 其三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赠右番赵侍郎
再和十首
次韵洞山克文长老
丁亥生日
韩干二马
次韵朱光庭司谏喜雨
次韵李抚辰屯田修州门
鲁元翰中大挽词二首 其一
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其八梁山泊见
傅银青挽词二首
筑室示三子
次前韵示杨明二首
寄梅仙观杨智远道士
次韵毛君烧松花六绝
次韵子瞻连雨江涨二首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二十七此君庵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禊亭
次韵景仁招宋温之职方小饮
次韵子瞻广陵会三同舍各以其字为韵 刘莘老
赠三局能师二绝
集贤殿考试罢二首 其一
次韵子瞻祈雨
开窗
蚕麦
次韵刘贡父登黄楼怀子瞻二首 其一
次韵侯宣城题叠嶂楼
和子瞻玉盘盂二首 其一
上元後一日观灯寄王四
次韵子瞻相送使胡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待月台
和子瞻三游南山九首其四大秦寺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书轩
中秋无月同诸子二首
送张睡奉南京签判二首
移陈州牡丹偶得千叶二本喜作
次韵毛君游陈氏园
立秋后
次韵李公朝著作见赠二首
次韵柳子玉谪官寿春舟过宛丘见寄二首
子瞻和陶公读山海经诗闲同作而未成梦中得数
堂成
送刘道原学士归南康
乾荔支
次韵和子瞻归去来辞并引
次迟韵千叶牡丹二首
送李诚之知瀛州
奉同子瞻荔支叹
壬辰生日儿侄诸孙有诗所言皆过记胸中所怀亦自作
孙宾臾道人
郭尉愿惇夫以琳上人书诗为示次韵
次韵温守李钧见寄兼简毛大夫
次韵子瞻余杭法喜寺绿野亭怀吴兴太守孙莘老
次韵子瞻与安节夜坐三首
次韵子瞻再游径山
丙戌十月二十三日大雪
次远韵齿痛
次韵孔平仲著作见寄四首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