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苏辙
次韵子瞻与安节夜坐三首
和子瞻新居欲成二首
次韵子瞻题长安王氏中隐堂五首
蚕市
上元夜适劝至西禅观灯
初春游李太尉宅东池
题王生画三蚕蜻蜓二首 其一
饥蚕未得食,宛转不自持。食蚕声如雨,但食无复知。
老蚕不复食,矫首有所思。君画三蚕意,还知使者谁。
七十三岁作
登南城有感示文务光王遹秀才
同迟赋千叶牡丹
西湖二咏其二食鸡头
李钧寿花堂〈并叙〉
泉城田舍
泉城欲治麦禾囷,五亩邻家肯见分。莫问三吴朱处士,似胜吾乡扬子云。
阴晴卒岁关忧喜,丰约终身看逸勤。家世本来耕且养,诸孙不用耻锄耘。
次韵邦直见答二首
思归二首 其二
我老不待言,有女年四十。念我客汝南,无与具朝食。
翩然乘肩舆,面有风土色。许蔡虽云近,传舍三经夕。
衰老累汝曹,愧叹心不怿。磨刀鲙缕红,洗盏酒花白。
母老行役难,女来生理葺。外孙跨鞍马,遇事亦闲习。
居然数口家,解我百忧集。厄穷须父子,他人非所及。
游净因院寄琏禅师
堂成
次韵子瞻饮道者院池上
送赵㞦
世人何局促,奔走鬓苍苍。闻道馀杭守,独游何有乡。
禅心朝吐月,元气夜生光。清静安罢瘵,宽仁服暴强。
声名高一世,风采见诸郎。谒帝朱为绂,还家綵作裳。
经过留画舫,谈笑接清觞。问讯颜依旧,峥嵘岁自长。
人生真几许,世味不堪尝。归去闻诗罢,求余却老方。
和孔武仲金陵九咏其二览辉亭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986篇诗文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七舜泉诗
次韵子瞻自普照入山独游二庵
宿荥阳甯氏园
次韵温守李韵见寄兼简毛大夫
送琳老还大明山
次韵刘泾见寄
熙宁壬子八月于洛阳妙觉寺考试举人及还道出嵩少之间至许昌共得大 ...
答文与可以六言诗相示因道济南事作十首
七十吟
寄张芸叟
游景仁东园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金橙迳
和毛君州宅八咏 磨剑池
次韵吴兴李行中秀才见寄并求醉眠亭诗二首
游泰山四首 初入南山
次韵毛国镇赵景仁唱和三首一赠毛一赠赵一自
画叹
益昌除夕感怀
和韩宗弼暴雨〈次韵〉
和柳子玉地炉
筠州二咏其一牛尾狸
次韵讲律李司理宪见赠
示资福谕老
次韵子瞻将之吴兴赠孙莘老
张公生日〈是岁己未初致仕。〉
答颜复国博
饮饯王巩
后省初成直宿呈子瞻二首
和毛国镇白云庄五咏 白云庄偶题
盆池白莲
次韵程相公以柳湖久涸辄引蔡水溉注感而成咏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虏帐
扬州五咏 僧伽塔
雪中访王定国感旧
梦中咏西湖
寄范丈景仁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二乐榭
次韵子瞻过淮见寄兼简孙奕职方三首
移陈州牡丹偶得千叶二本喜作
送王宗望郎中赴河东漕
过登封阎氏园
次韵王适兄弟送文务光还陈
寒食赠游压沙诸君
同王适曹焕游清居院步还所居
十一月一日作
次韵子瞻南溪避世堂
藏菜
去年秋扇二绝句
学士院端午贴子二十七首 夫人阁四首
次远韵
和子瞻司竹监烧苇园因猎园下
次韵子瞻题泗州监仓东轩二首
次韵张刍谏议燕集
喜雪呈李公择
曾子宣郡太挽词二首
送梁交之徐州
胡长史祠堂
上元前雪三绝句
杨主簿日本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