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苏辙
饥蚕未得食,宛转不自持。食蚕声如雨,但食无复知。
老蚕不复食,矫首有所思。君画三蚕意,还知使者谁。
堂成
筠州二咏其二黄雀
将筑南屋借功田家
先人敝庐寄西南,不归三纪今何堪。卜营菟裘阅岁三,西成黍豆馀石甔。
借功田家并钁杴,农事未起来不嫌。并遣浮客从丁男,芒鞋秃巾短后衫。
杵声登登骇闾阎,期我一月久不厌。我方穷困人所谙,有求不答心自甘。
一言见许不妄谈,饮汝信厚心怀惭。晨炊暮饷增醯盐,归时不碍田与蚕。
次韵子瞻特来高安相别先寄迟适远却寄迈迨过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披锦亭
送表弟程之元知楚州
四月二十八日新热寄仇池
次韵王适新燕
次韵毛君经旬不用鞭扑
寓居二首其一东亭
七十吟
寒食游南湖三首 其三
携手临池路,时逢卖酒垆。柳斜低系缆,草绿荐倾壶。
波荡春心起,风吹酒力无。冠裳强包裹,半醉遣谁扶。
送元老西归
学士院端午贴子二十七首 皇太妃阁五首
次韵张耒学士病中二首
留题仙都观
次韵光庭省中书事
次子瞻夜字韵作中秋对月二篇一以赠王郎二以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望云楼
次韵韩宗弼太祝送游太山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986篇诗文
和王晋卿都尉荼醾二绝句
闭居五咏其三读书
同迟赋千叶牡丹
宛丘二咏
次韵姚道人二首
次韵汪琛监簿见赠
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 其八
集贤殿考试罢二首 其一
次韵侯宣州利建招致政汪大夫
约洞山文老夜话
调啸词(效韦苏州·二之一)
同陈述古舍人观芍药
和毛国镇白云庄五咏 其三 眺远台
登嵩山十首 法华岩
次韵子瞻南溪避世堂
次韵吴兴李行中秀才见寄并求醉眠亭诗二首 其一 和见寄
癸丑二月重到汝阴寄子瞻二首
次韵吴兴李行中秀才见寄并求醉眠亭诗二首
次迟韵复雪
和张安道读杜集
送赵?几秘书还钱塘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二十七此君庵
城南访张恕
表弟程之邵奉议知泗州
次远韵
和毛君州宅八咏 翠樾亭
次韵子瞻与苏世美同年夜饮
咏霜二首 其二
学士院端午贴子二十七首 太皇太后阁六首
赋丰城剑
秦虢夫人走马图二绝
以蜜酒送柳真公
丙戌十月二十三日大雪
蔡州任氏阅世堂
次子瞻夜字韵作中秋对月二篇一以赠王郎二以寄子瞻 其二
过豫章
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 梁山泊
黄几道郎中同年挽词二首
和毛国镇白云庄五咏 眺远台
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 宿迁项羽庙
土牛
新霜
和子瞻濠州七绝四望亭
上高息轩起亭二绝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其十五 无言亭
和子瞻三游南山九首其四大秦寺
次韵刘贡父登黄楼怀子瞻二首
试院唱酬十一首 次韵吕君兴善寺静轩
次韵子瞻系御史狱赋狱中榆槐竹柏 槐
颍川城东野老
喜王巩承事北归
席上再送
次韵子瞻临皋新葺南堂五绝
和柳子玉地炉
病后白发
次韵王适落日江上二首
次韵张恕春莫
题三游洞石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