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苏辙
过登封阎氏园
和子瞻自徐移湖将过宋都途中见寄五首 其一
东武厌尘土,彭门富溪山。从兄百日留,退食同跻攀。
轻帆过百步,船底惊雷翻。肩舆上南麓,眼界涵川原。
爱此忽忘归,愿兄且三年。我去已匆匆,兄来亦崩奔。
永怀置酒地,绕郭多云烟。
茶花二首
雨中陪子瞻同颜复长官送梁焘学士舟行归汶上
辛丑除日寄子瞻
次韵子瞻登望海楼五绝
病退
舟次磁湖以风浪留二日舟得进子瞻以诗见寄作
扬州五咏 平山堂〈欧阳永叔所建。〉
过九华山
绩溪二咏 豁然亭
次韵子瞻游富阳普照寺
思归二首 其一
汝南百日留,走遍三男子。思归非吾计,聊亦为尔耳。
行装归肩舆,客舍卷床笫。儿言世情恶,平地风波起。
舟行或易摇,舟静姑且已。匏系虽非愿,蠖屈当有俟。
老人思虑拙,小子言有归。晨炊廪粟红,晓市淮鱼美。
索居庖无人,归去迎伯姊。终岁得安闲,幽居无彼此。
赋园中所有十首
自柘城还府马上
省事
蔡州壼公观刘道士
九日独酌三首 其三
平昔交游今几人,后生谁复款吾门。茅檐适性轻华屋,黍酒忘形敌上樽。
东圃旋移花百本,西轩恨斫竹千根。舍南赖有凌云柏,父老经过说二孙。
送排保甲陈佑甫
次韵王君 其三
禁籞封金殿,清河贯石门。时平馀古木,兵散有空屯。
形胜山围阔,蕃宣海内尊。川原不论顷,云梦可胜吞。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986篇诗文
荥阳唐高祖太宗石刻像〈并叙〉
上枢密韩太尉书
宿荥阳宁氏园
游泰山四首 岳下
送贾讷朝奉通判眉州
次韵子瞻题泗州监仓东轩二首
游庐山山阳七咏 三峡石桥
和子瞻玉盘盂二首 其一
次韵邦直见答二首
河冰稍解喜呈王适
故枢密签书赠正议大夫王彦霖挽词二首
和子瞻三游南山九首其四大秦寺
闻诸子欲再质卞氏宅
次韵王适东轩即事三首
河冰
蹇师嵩山图
和子瞻次孙觉谏议韵题郡伯闸上斗野亭见寄
登嵩山十首 登封坛
白须
答孔平仲惠蕉布二绝
次韵子瞻南溪微雪
同子瞻次梅圣俞旧韵题乡舍木山
宋城宰韩秉文惠日铸茶
雨中招吴子野先生
过豫章
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 竹轩
初闻得校书郎示同官三绝
试制举人呈同舍诸公二首
丙戌十月二十三日大雪
过张天骥山人郊居
次韵朱光庭司谏喜雨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禊亭
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 桐轩
次王适韵送张耒赴寿安尉二首
喜王巩承事北归
游金山寄扬州鲜于子骏従事邵光
欧阳伯和仲纯挽词二首
和毛君州宅八咏 磨剑池
次韵子瞻颍州留别二首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竹坞
江上早起
中秋见月寄子瞻
题王生画三蚕蜻蜓二首
除日二首
登封道中三绝 少林寺赠顿起
送逊监淮西酒并示诸任二首
九日三首
次韵子瞻见寄
送吕由庚推官得替还洛中二首
和毛君新葺囷庵船斋
和子瞻新居欲成二首
披仙亭晚饮
和子瞻涡口遇风
次韵子瞻与安节夜坐三首
送李诚之知瀛州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虏帐
和毛君州宅八咏 方沼亭
许州留别顿主簿
雪後小酌赠内
次韵毛君感事书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