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苏辙
七十吟
李公麟阳关图二绝
元绛参政挽词
安厚卿枢密母夫人挽词二首 其二
早岁参戎幕,开门对粉墙。初闻寡兄弟,共羡好姑章。
一别飞腾速,全归福禄长。遗芳在子舍,它日望岩廊。
食樱笋二首
欧阳太师挽词三首
上元
赠王复处士
林笋复生
和毛国镇居云庄五咏 掬泉轩
次韵姚道人二首
次韵子瞻寄眉守黎希声
汲阳阻风
次韵毛君山房遣兴
欲就阳崖暖,新开石磴斜。谁言太守宅,自是野人家。
燕坐收心鉴,冥观阅界沙。退公长寂寞,外物自喧哗。
缺径移松补,斜阳种竹遮。白云生后础,孤鹜伴残霞。
破闷时寻鹤,呼眠亦任鸦。喜闻糟出瓮,屡问菊开花。
古井元依斗,丹砂旧养芽。蚍蜉频上案,猿狖巧分楂。
客到扁舟远,年侵两鬓华。心摇挂风旆,眼暗隔轻纱。
强拨横肱睡,来从插版衙。隐居惭弃掷,胜地每咨嗟。
顽钝终何取,彫磨岂复加。焦先夙所尚,圜舍恰如蜗。
次韵毛君烧松花六绝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其十八 溪光亭
溪亭新雨馀,秋色明滉漾。鸟渡夕阳中,鱼行白石上。
次韵子瞻相送使胡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十九渡桑乾
雨后游大愚
和子瞻喜虎儿生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986篇诗文
七十三岁作
次韵迟初入宣河
宋城宰韩秉文惠日铸茶
次韵广州陈绎谏议和陈荐宋敏求二龙图二首
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 其一 梁山泊见荷花忆吴兴五绝
立秋後
次韵子瞻祈雨
去年秋扇二绝句
和胡教授蒙太守策试诸生
郭纶
次韵景仁正月十二日访吴缜寺丞二绝
学士院端午贴子二十七首 皇太妃阁五首
上元夜适劝至西禅观灯
寓居二首其一东亭
次韵毛君经旬不用鞭扑
荥阳唐高祖太宗石刻像〈并叙〉
读乐天集戏作五绝
和毛国镇白云庄五咏 濯缨庵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吏隐亭
补种牡丹二绝
次韵子瞻过淮见寄兼简孙奕职方三首
次韵宿州教授刘泾见赠
初到陈州二首
登嵩山十首 捣衣石
石盆种菖蒲甚茂忽开八九华或言此华寿祥也远因生日作颂亦为赋此
次韵王巩游北禅
次韵发运路昌衡淮见山堂
东西京二绝 其二
秦虢夫人走马图二绝
送吕希道少卿知滁州
次韵子瞻题张公诗卷后
送陈侗同年知陕府
游庐山山阳七咏 开先瀑布
次韵蒋夔寒夜见过
思归二首 其二
留题石经院三首
乾荔支
次韵刘泾见寄
次韵知郡贾蕃大夫思归
和毛国镇白云庄五咏 白云庄偶题
和子瞻监试举人
次韵毛君烧松花六绝 其一
王诜都尉宝绘堂词
次韵和人丰岁
戏题三绝
次韵王适游陈氏园
舟过严陵滩将谒祠登台舟人夜解及明已远至桐
题郾城彼岸寺二首其一文殊院古柏
赠三局能师二绝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荻浦
次韵毛国镇赵景仁唱和三首一赠毛一赠赵一自
自黄州还江州
再游庐山三首
和青州教授顿起九日见寄
次韵范景仁侍郎移竹
大雨後咏南轩竹二绝句
将使契丹九日对酒怀子瞻兄并示坐中
欧阳文忠公夫人挽词二首 其一
高邮
寄张芸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