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寄谢周天统先生惠以银鱼

寄谢周天统先生惠以银鱼

明代 苏仲

冰肌雪骨且敷腴,水族中间可少渠。沧海未离珠母穴,寒潭曾共玉龙居。

水晶宫里真堪荐,白璧盘中品绝殊。疏懒郎官兼老病,此君何事到吾庐。

诗人苏仲的古诗

贺刘克柔正郎严慈俱七十有五以人生七十古来稀为韵七首 其二

明代 苏仲

高享朱门富寿,荣封紫诰家声。贤郎举觞称庆,祷祝不老长生。

用陈石斋对酒韵寄故乡诸友

明代 苏仲

我爱山中宅一区,半生风月笑谈馀。花间鸟到知人意,树底风来得我娱。

历览江湖千载兴,懒拈灯火十年书。白头偶入鹓行里,争奈屠牛术已疏。

病中偶作

明代 苏仲

遭际风云起海涯,赤心谋国已忘家。扣囊正欲扶公道,补衮无能敢自誇。

病骨久淹三月里,衰颜今作几分加。驰驱未了平生愿,全仗通神药鼎嘉。

哭景贤侄丧子

明代 苏仲

青天无所主,黄口亦何知。毒病应难起,归魂未定之。

九泉怜老父,五岁痛慈帷。万古青山在,空遗贾岛悲。

游君山六首 其一

明代 苏仲

万顷沧茫寄一山,山中元自隔尘寰。四围古木撑云汉,一带长藤锁石关。

柳毅井边青草绕,轩辕台上白云闲。老僧也解知人意,山果供茶送客还。

道中忆钟美彰因寄以诗

明代 苏仲

流落相随二十秋,宦途分散各悠悠。君持途铎鸣兴国,我忝催科老岳州。

诗酒逢春怀往事,梦魂清夜感同游。诸郎已振抟风翼,南海扁舟共我不。

九日与庞太守赏菊于吕仙亭三首 其二

明代 苏仲

节到重阳敢放过,吕仙亭上客情多。莫嫌老态簪花丑,其奈歌童劝酒何。

对面君山藏暮景,捲帘秋水漾清波。醉来逐客忘归路,醉倚江天双鬓皤。

元日寓临湘有感

明代 苏仲

东风吹上碧桃花,春思无穷日影斜。老大思乡怜病客,寂寥无酒负诗家。

坐看夜半留残烛,度过时光唤煮茶。自愧菲才耽禄久,天涯流落敢咨嗟。

辛未一日试笔

明代 苏仲

烛影摇红拜圣君,两朝臣子受深恩。眼看几百年前事,身过五十六回春。

门地雅看无改旧,桃符空换一番新。醉来感慨多时事,青草湖边看白云。

象州写怀二首 其一

明代 苏仲

一片荒山锁瘴烟,黄茅千里断还连。蛇蟠古洞潭生毒,蚓结春沙水似涎。

鼓角喧天人送鬼,松灯照屋夜防蚿。自怜老子何为者,共对荒凉过老年。

责子赋此自解

明代 苏仲

不为痴顽怒,那知气数穷。省躬虽老子,得性自天公。

每见黎民变,难教圣子聪。顾非湖海地,安得有鱼龙。

杂咏五首 其一

明代 苏仲

法士慕观音,想像如或见。我心观世音,常向人间现。

题萧以忠主事心怀两愧卷

明代 苏仲

世短官迟事事忙,君亲无地著情长。鸡豚报答心当缺,犬马驱驰鬓已苍。

欲补衮衣徒梦寐,每看花木独悲伤。知君却抱无穷恨,一目江山两泪行。

答爱菊花

明代 苏仲

隐逸之花归隐人,高标幽致自天真。严霜冷月见晚节,素香佳色淩清晨。

诗酒门墙堪托迹,王侯池馆岂容身。春风笑杀千红紫,都向园林学媚人。

和陈方伯试院中有作二首 其一

明代 苏仲

天人眉宇自堂堂,百世文章百世香。求马本能忘牝牡,遗珠休更问沧茫。

请看天上风云会,敢道人间傀儡场。他日更逢云五色,莫将温饱待湖湘。

偶题八首 其二

明代 苏仲

得莫欣欣失莫悲,一毫荣辱不须疑。白云舒卷自舒卷,有酒在壶斟酌之。

登飞仙台

明代 苏仲

轩辕遗迹几千秋,世故消沈万事休。论道客归空白日,垂湖龙去不回头。

仙台有迹留今古,丹法无传已缪悠。逐客偶来寻往事,青山无恙水长流。

奉和洪尚书见寄谒诸葛庙韵二首 其一

明代 苏仲

欲把君臣大义张,行藏都为正纲常。新祠落落祥云护,古柏阴阴夹道傍。

汉鼎未归心不死,帝禅犹在义难忘。若将三国人才论,北斗孤高万古香。

梅主为家兄题二首 其二

明代 苏仲

是梅依我我依梅,素分相投碧水隈。有雪有花谁共赏,携诗携酒我还来。

清癯骨格怜同趣,洁白风声果异材。莫谓东家无管刺,腊前催得一枝开。

和陈祐卿主事病中见寄时予亦有宿疾

明代 苏仲

两年襟枕病魔留,几度春风不上楼。梦逐老牛依水草,盟寒南海钓鱼舟。

园林明媚花争晓,水阁清光月爱秋。好景易过人易老,是谁先我得遨游。

苏仲

苏仲

苏仲(一四五六—一五一九),字亚夫。顺德人。葵弟。明孝宗弘治十五年壬戌(一五〇二)进士,官户部主事。旋忤宦官刘瑾意,出为岳郡散官。十八年,皇帝赐命进防承德郎。武宗正德七年(一五一二),任广西象州知州。九年,退居归田。十四年,卒于家。有《古愚集》,诗三卷,文一卷。清康熙《顺德县志》卷七有传。其来孙天琦又有《奉直大夫象州知州前户部主事古愚公传》,见《古愚集》卷首。苏仲诗,以清光绪七年(一八八一)顺德苏仲德堂藏板重刻本《古愚集》为底本。► 201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