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一四二 宋度宗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一四二 宋度宗

明代 孙承恩

度宗绍图,国事日去。奸邪肆行,忠义屏气。忘情军国,恣乐宫闱。

天亡由人,巳矣曷悲。

诗人孙承恩的古诗

舟中闻时事有感五首 其四

明代 孙承恩

百年后死痛无涯,地下宁追执论差。云暗九疑天路杳,欲从何处诉重华。

寿图提学谢侍御请赋

明代 孙承恩

春阳煦物浓若饴,蟠桃结子何累累。仙童捧出来瑶池,大可如盎鲜凝脂。

太和孕毓流华滋,三千年方一见之。当年曾许曼倩窥,岂知后世更有偷桃儿。

谢子纯孝天应知,奉亲爱日拳拳私。阿母圣善仁且慈,庭前兰桂森葳蕤。

高堂长日薰风吹,祝釐设帨当此时。飞飞青鸟来致辞,桃今再熟为子贻。

助尔上侑长生卮,福禄单厚生期颐。

碧云寺泉亭二首 其二

明代 孙承恩

轻烟冉冉草侵沙,野水桥边一树花。忽忆江南思无那,绿阴深处是吾家。

和戴龙山丁祭十二韵

明代 孙承恩

殷祭宵当午,良辰日在丁。生民匪吾道,长梦竟谁醒。

陛遣温纶重,筵铺黍稷馨。肃雍昭礼乐,于穆俨神灵。

宇宙资元化,删脩正大经。聋闻儆雷电,㫧昧识丹青。

木铎疑徇座,弦歌或近屏。驰神劳仰极,想像愧中扃。

道与乾坤并,恩当肺腑铭。登天悲伎俩,志学惜年龄。

瀚海将探蠡,洪钟拟举莛。礼成馀敬在,翘首立宫庭。

题小画六首 其四

明代 孙承恩

朝伐木丁丁,暮伐木丁丁。一担归去晚,带月煮参苓。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三十三 孔子

明代 孙承恩

道具太极,化行二气。统合群圣,参赞天地。删述垂宪,日星炳明。

立我纲常,万世作程。

天地非夫子,曷纬曷经。生民非夫子,曷范曷程。通天地人,为三才主。

三才有终,夫子之道乃已。

鲁用夫子,道亦小试。天用夫子,道济万世。鲁用非天,天用非鲁。

卒老于行,天意可睹。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一三○ 贾浪仙

明代 孙承恩

冥思犯尹,夺册忤君。寄兴清苦,刊落华纷。人亦有言,士附青云。

识拔昌黎,子乃有闻。

拟古二十七首 其十四

明代 孙承恩

幽居悄长夜,孤吟步中庭。澄澄天宇静,金波淡微明。

众星何历历,八九罗纵横。仰首望星月,低头念平生。

星月岂不光,无缘表忠诚。四顾将何依,黯然独伤情。

书扇赠刘生子仁三首 其一

明代 孙承恩

君家素业梯云术,折取天香代有之。闻道今秋花更好,期君为折最高枝。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一八二 吕成公

明代 孙承恩

气备中和,心涵古今。克治之勇,涵养之深。宗程翼朱,共相斯道。

中原文献,惟子是绍。

题小景画册十首 其五

明代 孙承恩

浮图屹亭亭,乘暇一俯仰。忽然风雨来,檐铃一齐响。

珠泾睡觉口号

明代 孙承恩

纷纷饯别醉深杯,忘却离愁笑口开。夜半睡魂和酒醒,一时依旧上心来。

千龙寨

明代 孙承恩

山径一何恶,一岭复一溪。初言舟行苦,陆走更险巇。

晨发千龙寨,豗隤马行迟。偪侧欲无路,草深与人齐。

依稀见村落,竹屋多倾欹。野人惊使节,骇走如鹿麋。

阳春遍海宇,穷谷犹有遗。诹询苦不悉,向风长嗟咨。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一六六 邵康节

明代 孙承恩

学探造化,穷高极微。德安以成,清和坦夷。安乐窝中,包宙括宇。

击壤千篇,诗家异趣。

李白祠迎送神词三章 其三 送神

明代 孙承恩

灵杳眇天神轩轩,烂宫锦天翩翩。墨花天飞雨,俨龙鸾天腾翥。

欢弗固天易离,望天门天君欲辞。灵风生天极浦,倏其旋天不涉以遥度。

吁莫顾天扳莫留,褰余袂天愿从子于昆崙之丘。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一一九 颜鲁公

明代 孙承恩

乌合抗胡,白首陷贼。秉执节义,甘蹈鼎镬。坐斥降奴,视若蚁虱。

劲气孤忠,严霜烈日。

秋日杂咏二十三首 其十一 咏妓馆

明代 孙承恩

青楼映朱箔,深院连曲房。清飔涤残暑,白苧生微凉。

银筝御瑶席,宝鼎煨沉香。芙蓉红隐褥,芭蕉绿上窗。

五陵屡经过,千金赋高唐。冉冉粉香丛,长年乐未央。

使交舟中杂诗 其四

明代 孙承恩

山断村居出,江空郡郭浮。夕阳鸣鼓吹,候吏立沙头。

清江引 其五

明代 孙承恩

篷窗雨声长复短。半是风吹乱。鹧鸪巫峡中,杜宇潇湘岸。

平生壮游今已懒。

舟中有怀张石川

明代 孙承恩

江心话别意匆匆,舵转杯停酒未终。忽漫去帆看不见,斜风细雨独推篷。

孙承恩

孙承恩

(1485—1565)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756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