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涌泉寺八咏 其五 寒松戛汉

涌泉寺八咏 其五 寒松戛汉

明代 孙传庭

郁彼千岁枝,偃盖寒光映。奇耸龙鹤形,冷具霜雪性。

长风拂汉来,谡谡动清听。铿声散寥廓,寥廓如相应。

诗人孙传庭的古诗

赋赠袁临侯督学

明代 孙传庭

柏台磊落振孤踪,直道终应圣主容。殿上道惊人是虎,斗间今识剑为龙。

文章自系千秋业,礼乐原推一代宗。吾党相期殊不浅,河汾佳士正云从。

园居 其三

明代 孙传庭

迂僻真成性,终朝静掩门。就中微有会,此外复何言。

种得花千树,沽来酒一樽。自非庭畔鹤,不许破苔痕。

九日邀诸友同集 其一

明代 孙传庭

招携素友共清嬉,倾倒高斋九日期。应节茱萸看自好,经秋菡萏讶全衰。

乾坤此会人同健,风雨连宵酒更宜。酩酊不禁狂态发,偶然落帽未为奇。

山中杂吟 其九

明代 孙传庭

辍卷入山来,搜吟非自苦。好景携不去,只合倩诗取。

侯木庵编修请告赋送

明代 孙传庭

此日真成离别难,正逢秋色满长安。西山泉石开新爽,北阙云霞散晓寒。

世事祗消君拂枕,风尘犹笑我弹冠。应知多病不胜感,但去无劳回首看。

酒筹

明代 孙传庭

共觅清宵醉,消磨付酒筹。参差分夜月,来往促春瓯。

爱客宜苛令,撩人喜暗投。漫言探海屋,此饮足千秋。

大梁道中

明代 孙传庭

桃花烂漫水潺湲,何事风尘恼客颜。四海事人堪定乱,百年吾道合投閒。

怀中有璧羞逢主,囊里无钱欲买山。事度言归归未得,梦魂空绕雁门关。

黄年伯京兆招饮园亭留咏 其一

明代 孙传庭

招游忽漫问名园,把酒偏怜北海樽。花径芳菲通近沼,竹篱宛转护高轩。

三春浍水烟光远,一曲芒山夜色繁。尽醉不妨归去晚,几将时事坐中论。

九日邀诸友同集 其二

明代 孙传庭

霜天摇落动清哀,词客相将自快哉。雅兴不随枫叶落,芳樽好共菊花开。

百年胜日登高会,四座雄风作赋才。新酿正饶看菊饮,门前不用白衣来。

送别武子有感 其一

明代 孙传庭

看君明日动归帆,把酒西风泪满衫。人在关河难作别,时当离乱易逢谗。

一龙早起青云色,双鲤先飞白苧缄。江上故交如有问,王乔久拟脱嚣凡。

山行 其四

明代 孙传庭

不识五峰路,真游杳霭间。回岩行欲住,曲径往疑还。

惜马知僮健,寻僧信客閒。翠微如见许,投老键柴关。

送友人还里 其一

明代 孙传庭

隋堤春望草离离,愁是天涯惜别时。沦落非关才独短,迂疏自合众相疑。

风尘世上吾青眼,文酒场中尔白眉。此去故园应有赋,好将云树动遐思。

过访黎尔瞻留饮

明代 孙传庭

相怜何必叹沉沦,小酌扳留臭味真。于我正宜宽礼数,如君岂合老风尘。

自矜藏酒能供客,更喜移花解傍人。忽尔酩酊翻可爱,当筵起舞倒乌巾。

得萧武子书喜赋

明代 孙传庭

去岁知君文战靡,遣使迎君江之沚。那知一往绝音耗,我心忡忡曷其已。

纵横道路满豺狼,浩淼况隔大江水。咄嗟逾夏复秋冬,屈指殷勤数景晷。

疑君昔别语疏狂,羞堕青云淹乡里。又思君固饶襟期,岂为敝貂遂尔尔。

云何彭蠡一月期,经年曾不致双鲤。愁来两鬓为君秋,庐岳嶙峋暮山紫。

出门有客揖余言,袖出一函磨折齿。开函惊见君姓名,令我大叫发狂喜。

持读彷佛见颜色,离绪纚纚披满纸。为道芒山下榻时,吏隐朋亲同兰芷。

问我梦兰事若何,又道蚌珠新添子。我读未竟欲起舞,僮仆相咤胡若此。

吁嗟武子,我本乾坤落漠人,为君忧复为君喜,两人之情可知矣。

亳都秋兴 其三

明代 孙传庭

山海徒闻尚可支,堪怜一线系安危。客兵况老三年戍,边马偏肥九月时。

永夜寒随霜气结,穷秋愁听角声吹。丸泥不是封关计,仗剑谁歌出塞词。

涌泉寺八咏 其二 霜林归鸟

明代 孙传庭

根尘无了息,性真日以深。悟彻无早晚,元始自可寻。

肃杀满天地,泬寥秋气清。有鸟忽归来,凄然霜满林。

九月七日署中小酌

明代 孙传庭

小院惊秋老,天涯忽二霜。干戈连五月,风雨近重阳。

作赋惟乡思,当歌任酒狂。巡檐频感事,丛菊为谁黄。

宁署壁间刻马端甫公咏竹诗而竹与人俱不可睹矣次以志感

明代 孙传庭

偶从题咏想琅玕,春老空亭客梦寒。渭水老竿何处挹,沱阳三径几时看。

残枝未许喧乌雀,遗韵犹堪下凤鸾。惆怅此君不可作,惟馀汗简照心丹。

映碧园产并头莲三十首 其二 二冬

明代 孙传庭

虚心知有约,一壑解相容。馥馥香如和,翩翩影自重。

台箫齐下凤,津剑并飞龙。混迹污泥里,忻然得所从。

秋夜不寐 其七

明代 孙传庭

顽愚长笑赋余偏,秋思翻成默照禅。凉夜强斟求醉酒,清风虚送买眠钱。

目光漫拟夏侯隐,腹笥宁同边孝先。感激幸生明盛世,华胥无梦愧尧天。

孙传庭

孙传庭

孙传庭(1593年-1643年),字伯雅,又字白谷,代州镇武卫(今山西代县)人,明朝名将。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进士。崇祯十五年(1642年)任兵部侍郎,总督陕西。次年升为兵部尚书(改称督师)。带兵镇压李自成、张献忠民变。由于时疫流行,粮草不足,兵员弹药缺少,朝廷催战,无奈草率出战,后兵败,在陕西潼关战死,马革裹尸,年约51岁。《明史》称“传庭死,而明亡矣”。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清廷追谥“忠靖”。 ► 206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