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圆照寺

圆照寺

明代 孙传庭

圆照旌幢望欲遮,我来空自问袈裟。㫋■寂寞香花冷,几杵疏钟撞晚霞。

诗人孙传庭的古诗

九日邀诸友同集 其一

明代 孙传庭

招携素友共清嬉,倾倒高斋九日期。应节茱萸看自好,经秋菡萏讶全衰。

乾坤此会人同健,风雨连宵酒更宜。酩酊不禁狂态发,偶然落帽未为奇。

樊淑鲁以九日灯下作见示次答 其二

明代 孙传庭

九日偏怜得句奇,诗情惟许素秋知。风尘落落谁青眼,文采翩翩尔白眉。

閒品霜枝飞玉屑,清分露气倒琼饴。遥惊夜半挥毫处,笔阵犹嫌刻漏迟。

涌泉寺八咏 其一 疏钟撞月

明代 孙传庭

疏钟古刹传,秋月空山朗。深听自相闻,如从月得响。

素影不可扣,清籁竟安往。如何林莽间,一一皆鸣爽。

秋夜不寐 其十二

明代 孙传庭

中夜怦怦意未休,不堪秋气搅离忧。浇肠渴欲吞宵露,洗耳清思枕上流。

浣沐栖迟成小隐,招提潦草负前游。空馀远志羁尘网,期向庄周梦里求。

秋夜饮贡二山同年醉后漫歌书赠

明代 孙传庭

江南有客狂且清,我一对之爽气生。见人先乞宽礼数,索笔每能赋秋声。

有时举杯横白眼,有时起舞狎青萍。嗟尔长我三十岁,爱我慷慨相结契。

醉来执手共唏嘘,意气淋漓轻身世。自言天地总浮沤,醒持一杯醉即休。

堪笑竖儒何尔尔,一日长怀千岁忧。

秋夜不寐 其五

明代 孙传庭

秋暮愁心入夜偏,呼樽觅醉浪逃禅。五峰烟月馀诗料,百亩桑麻足酒钱。

叶坠空阶同我落,霜添短发合谁先。不禁凭槛增惆怅,徙倚明河欲曙天。

至日二十韵

明代 孙传庭

谷旦迎长至,昌期应大来。复临三极转,泰履一阳回。

建子周为历,书云鲁有台。严凝初地拆,寥落乍天开。

金翼驰南陆,璇衡指北垓。乾坤终不改,日月故相催。

广漠占风远,元冥识气该。荔生乘岁亚,梅敛待春魁。

真宰殊堪信,浮生漫自哀。有为皆骈拇,不尽是枯荄。

半世吾将老,两仪尔更孩。斋居探混沌,兀坐辟喧豗。

淡取匏樽酌,寒将炉火煨。忝亲多夙夜,报国少涓埃。

久分鱼鸥侣,都忘鹓鹭陪。懒疑能惜病,拙敢望怜才。

意气消三鼓,行藏滞一雷。绪添同绣线,名断异葭灰。

冰雪馀心在,风霜任鬓摧。尽看时辈弃,合付彼苍裁。

送王彭伯先生北上 其一

明代 孙传庭

轺车明日问长安,尊酒离筵且尽欢。论将酒原豪杰动,谈兵午夜斗星寒。

新秋早见边声急,时政深怜外吏难。圣主久虚前席待,伫成霖雨到江干。

涌泉寺八咏 其六 松落烟萝

明代 孙传庭

深径萝冉冉,弥望烟漠漠。遥闻鸡犬声,知有人居错。

老幼总无营,第不废耕作。辟地余有心,此中良不恶。

酒筹

明代 孙传庭

共觅清宵醉,消磨付酒筹。参差分夜月,来往促春瓯。

爱客宜苛令,撩人喜暗投。漫言探海屋,此饮足千秋。

大梁道中

明代 孙传庭

桃花烂漫水潺湲,何事风尘恼客颜。四海事人堪定乱,百年吾道合投閒。

怀中有璧羞逢主,囊里无钱欲买山。事度言归归未得,梦魂空绕雁门关。

谒台初发

明代 孙传庭

炎天城市畏喧豗,特觅清凉谒五台。暑溽觅从兹日去,山灵应道此人来。

驱车翠巘排空出,卷幔新花夹路开。为语奚囊休索莫,尽教领取入诗裁。

送冯生修隐暨弟宸居元振赴试

明代 孙传庭

相看意兴总纵横,入夜星夜照举觥。累代夜章重振响,一时兄弟尽知名。

无衣合为吾侪赋,有酒当同尔辈倾。留酌莫辞持共醉,阶前明月正多情。

新正十三夜李念腾招饮署中赋谢 其一

明代 孙传庭

良宵清宴酒如渑,剧饮酣歌逸兴增。我欲问天宜有月,君堪照夜不关灯。

慨慷元自空三辅,裘马何妨似五陵。玉树临风殊皎皎,阶前火树漫相矜。

园居 其三

明代 孙传庭

迂僻真成性,终朝静掩门。就中微有会,此外复何言。

种得花千树,沽来酒一樽。自非庭畔鹤,不许破苔痕。

涌泉寺八咏 其三 象坞云深

明代 孙传庭

谁将大士座,寘向山之阿。因以象名坞,猛气狎烟萝。

坞上经挂衲,无雨云自多。我来探灵迹,或恐是龙窝。

赠冯忝生侍御 其二

明代 孙传庭

圣朝使节重乘骢,况复艰危满晋中。被寇遗黎仍苦旱,杀良诸将总多功。

此时正藉车前雨,近日谁高柱下风。绣斧忽来舆望洽,咸云何幸得吾公。

初夏小憩映碧园

明代 孙传庭

小憩山园静,清和四月天。柳飞琼玉乱,荷散碧钱圆。

腊酒邻翁送,芽茶稚子煎。声声布谷鸟,惊破午窗眠。

映碧园产并头莲三十首 其四 四支

明代 孙传庭

清溪标异致,灼烁照涟漪。元以一生两,翻因偶见奇。

季昆畴命玉,伯仲孰操篪。芍药轻相谑,故因事可离。

万年社

明代 孙传庭

合受清凉福,还依云水僧。到来莲社寂,真似玉壶澄。

夏日犹飞雪,东风不解冰。家乡逾百里,三伏苦炎蒸。

孙传庭

孙传庭

孙传庭(1593年-1643年),字伯雅,又字白谷,代州镇武卫(今山西代县)人,明朝名将。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进士。崇祯十五年(1642年)任兵部侍郎,总督陕西。次年升为兵部尚书(改称督师)。带兵镇压李自成、张献忠民变。由于时疫流行,粮草不足,兵员弹药缺少,朝廷催战,无奈草率出战,后兵败,在陕西潼关战死,马革裹尸,年约51岁。《明史》称“传庭死,而明亡矣”。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清廷追谥“忠靖”。 ► 206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