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寄江州陈徵士

寄江州陈徵士

明代 孙蕡

匡庐山色倚晴天,君住香炉若个边。松里云巢应伴鹤,竹间棋局或逢仙。

义门诗礼京华重,翰苑文章相府传。岁晚王猷清兴发,凌寒思泛九江船。

诗人孙蕡的古诗

送翰林典籍张敏行之官西土

明代 孙蕡

敦煌城下沙如雪,敦煌城头无六月。关西劲卒筑防秋,捷书夜半飞龙楼。

九重下诏徵貔虎,推毂上将开都府。黄旗卷日大军行,旄头化石夜有声。

敦煌迢迢五千里,十月即渡黄河水。上将翩翩才且雄,平戎不数贰师功。

叱咤犹在轮台北,匹马已入渠黎国。左校偏裨晚射雕,倚鞍醉索单于朝。

西山黑风吹堕瓦,霜角吹秋塞垣下。太平今见远宣威,君往从戎几日归。

幕下文儒兼解武,词林从此耀关西。

饯宋承旨潜溪先生致仕归金华七首 其一

明代 孙蕡

鳌峰朝日鹊声稀,内使传宣下紫微。予告不须留秘阁,许归仍及赐春衣。

恩浓玉检天书湿,人去金茎瑞气稀。况是阳和二三月,都门柳色正依依。

送张典籍讷之官大同经历三首 其一

明代 孙蕡

春风鸣玉下天阶,万里从戎亦快哉。远仗皇威清朔漠,更依云气望蓬莱。

参军孙楚登瀛客,草檄陈琳补衮才。边事太平烟火息,柳营羌角为谁哀。

闺怨一百二十首 其二十五

明代 孙蕡

薄寒犹可夜藏阄,向晚何堪独倚楼。最是着人添懊恼,海棠枝上月如钩。

峡山寺三首,其三与郑御史李逾国同登时再召赴阙 其一

明代 孙蕡

峡束沧江万壑雷,梵王楼阁倚天开。山从王宿城边去,水自连州港口来。

云叶卷时猿献果,雨花飞处客登台。青鞋未访和光洞,奏赋金门亦壮哉。

闺怨一百二十首 其七十七

明代 孙蕡

绣阁朝来兴颇新,试拈钱卜问归人。花言巧语梁间燕,旧馆新妆镜里尘。

闺怨一百二十首 其九十二

明代 孙蕡

误透单居一味禅,丹光如月静中圆。人间若有蓬莱岛,也合乘风作女仙。

闺怨一百二十首 其八十

明代 孙蕡

一从君去负芳春,几叹容华误妾身。也似崔徽啼别后,萧条不及巷中人。

送翰林宋先生致仕归金华二十五首 其二十四

明代 孙蕡

凤翥龙飞御制文,人间未见墨花新。恩荣独为词林重,亲向宫门赐老臣。

拟古诗十九首 其八 冉冉孤生竹

明代 孙蕡

青楼何高高,绮疏临道旁。美人娱永夜,皓齿发清倡。

玉颜羞掩媚,妙曲婉成章。含宫亦泛羽,忽复转徵商。

行云驻远汉,飞尘连虹梁。识曲世所稀,遗音空飘扬。

歌竟夜阒寂,悠悠哀思长。

闺怨一百二十首 其五十四

明代 孙蕡

雨态云容恼杀人,虚无似梦复疑真。陈留子建多才思,莫向江皋赋洛神。

过黄石公祠

明代 孙蕡

尘编寥落千秋事,野客停舟问隐居。烟月高名兴汉后,风云远略避秦馀。

赤松仙子依丹室,黄石山精护素书。岁晚圮桥风物改,泥中履迹近何如。

幽居杂咏七十四首,自洪武十一年平原还家作也 其七十一

明代 孙蕡

炼得梅花白雪颜,关元静夜浴金丹。呼龙起种春田玉,白日山精倚树看。

田家欢

明代 孙蕡

田家养牛如养龙,妻孥望岁长防冬。耕田得暇缚屋茅,编竹著泥防北风。

山田不雨水欲涸,田头水车鸣角角。归来夜半犹未眠,新妇悬灯照蚕箔。

田家作苦无休时,夏来粜谷春卖丝。无因昨夜到城郭,羡杀狂游轻薄儿。

次九江

明代 孙蕡

日出烟沙开远汀,白鸥南畔九江城。迎船山色多吴望,隔浦渔歌南楚声。

青草瘴销云叶掩,鲤鱼风歇浪花平。旅怀牢落新诗少,怪得行囊数日轻。

聊城见荷二首 其二

明代 孙蕡

花不成妆藕未乾,嫩红新叶卷轻寒。官河水落南风小,不似贺家湖上看。

异橘图

明代 孙蕡

宪郎高隐林泉日,种得江南几株橘。春日荧荧吐瑞花,秋风磊磊悬嘉实。

去年起作京华游,台端六月如九月。乌啼翠柏玉柯冷,鹤唳璧山琪树秋。

归来风景慰吟目,依旧繁阴盖书屋。万颗重垂丹井黄,千头再结龙洲绿。

绿映红稀压四邻,洞庭隐映波粼粼。羲之帖就霜凝笔,巴叟棋敲香满身。

广文有才过屈宋,解撰王孙楚声颂。烦君采摘笼白鹅,载酒谈玄作清供。

杂画十首 其九

明代 孙蕡

沾恩几载入承明,云冷渔矶白鹤盟。忽见新图被山恼,欲辞簪组乞归耕。

闺怨一百二十首 其五十一

明代 孙蕡

月色花开滚滚来,不容些子暂开怀。杜鹃啼血方停舌,芍药移阴紧上阶。

昭君五首 其三

明代 孙蕡

阊阖龙鳞开玉陛,嫖姚马影度旌旗。谁怜汉道升平日,是妾漂流薄命时。

孙蕡

孙蕡

(1334—1389)广东顺德人,字仲衍,号西庵。博学工诗文。明兵下广东,蕡为何真作书请降。洪武中历虹县主簿、翰林典雅。预修《洪武正韵》。出为平原簿,坐事被逮,罚筑京师城垣。旋得释。十五年,起苏州经历,坐累戍辽东。又以尝为蓝玉题画,论死。有《西庵集》。► 44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