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夜寻司空文明逢深上人因寄晋侍御

夜寻司空文明逢深上人因寄晋侍御

唐代 李端

鹤裘筇竹杖,语笑过林中。正是月明夜,陶家见远公。
自嫌山客务,不与汉官同。

诗人李端的古诗

送客东归

唐代 李端

昨夜东风吹尽雪,两京路上梅花发。行人相见便东西,
日暮溪头饮马别。把君衫袖望垂杨,两行泪下思故乡。

忆故山赠司空曙

唐代 李端

汉主金门正召才,马卿多病自迟回。旧山暂别老将至,
芳草欲阑归去来。云在高天风会起,年如流水日长催。
知君素有栖禅意,岁晏蓬门迟尔开。

送韩绅卿

唐代 李端

春雨昨开花,秋霜忽沾草。荣枯催日夕,去住皆须老。
君望汉家原,高坟渐成道。

送戴徵士还山

唐代 李端

柔桑锦臆雉,相送到烟霞。独隐空山里,闲门几树花。
草生杨柳岸,鸟啭竹林家。不是谋生拙,无为末路赊。

送马尊师(一作送侯道士)

唐代 李端

南入商山松路深,石床溪水昼阴阴。云中采药随青节,
洞里耕田映绿林。直上烟霞空举手,回经丘垄自伤心。
武陵花木应长在,愿与渔人更一寻。

元丞宅送胡濬及第东归觐省

唐代 李端

登龙兼折桂,归去当高车。旧楚枫犹在,前隋柳已疏。
月中逢海客,浪里得乡书。见说江边住,知君不厌鱼。

荆门歌送兄赴夔州

唐代 李端

余兄佐郡经西楚,饯行因赋荆门雨。sC々燮燮声渐繁,
荆里人家收市喧。重阴大点过欲尽,碎浪柔文相与翻。
云间怅望荆衡路,万里青山一时暮。琵琶寺里响空廊。
熨火陂前湿荒戍。沙尾长樯发渐稀,竹竿草屩涉流归。
夷陵已远半成烧,汉上游倡始濯衣。船门相对多商估,
葛服龙钟篷下语。自是湘州石燕飞,那关齐地商羊舞。
曾为江客念江行,肠断秋荷雨打声。摩天古木不可见,
住岳高僧空得名。今朝拜首临欲别,遥忆荆门雨中发。

送义兴元少府

唐代 李端

逢君惠连第,初命便光辉。已得群公祖,终妨太傅讥。
路长人反顾,草断燕回飞。本是江南客,还同衣锦归。

慈恩寺怀旧

唐代 李端

去者不可忆,旧游相见时。凌霄徒更发,非是看花期。
倚玉霄文友,登龙年月久。东阁许联床,西郊亦携手。
彼苍何暧昧,薄劣翻居后。重入远师溪,谁尝陶令酒。
伊昔会禅宫,容辉在眼中。篮舆来问道,玉柄解谈空。
孔席亡颜子,僧堂失谢公。遗文一书壁,新竹再移丛。
始聚终成散,朝欢暮不同。春霞方照日,夜烛忽迎风。
蚁斗声犹在,鸮灾道已穷。问天应默默,归宅太匆匆。
凄其履还路,莽苍云林暮。九陌似无人,五陵空有雾。
缅怀山阳笛,永恨平原赋。错莫过门栏,分明识行路。
上智本全真,郄公况重臣。唯应抚灵运,暂是忆嘉宾。
存信松犹小,缄哀草尚新。鲤庭埋玉树,那忍见门人。

送友入关

唐代 李端

闻君帝城去,西望一沾巾。落日见秋草,暮年逢故人。
非才长作客,有命懒谋身。近更婴衰疾,空思老汉滨。

送郭参军赴绛州

唐代 李端

登车君莫望,故绛柳条春。蒲泽逢胡雁,桃源见晋人。
佐军髯尚短,掷地思还新。小谢常携手,因之醉路尘。

晚春过夏侯校书值其沉醉戏赠

唐代 李端

欹冠枕如意,独寝落花前。姚馥清时醉,边韶白日眠。
曝裈还当屋,张幕便成天。谒客唯题凤,偷儿欲觇毡。
失杯犹离席,坠履反登筵。本是墙东隐,今为瓮下仙。
卧龙髯乍磔,栖蝶腹何便。阮籍供琴韵,陶潜馀秫田。
人逢毂阳望,春似永和年。顾我非工饮,期君行见怜。
尝知渴羌好,亦觉醉胡贤。炙熟樽方竭,车回辖且全。
噀风仍作雨,洒地即成泉。自鄙新丰过,迟回惜十年。

杂曲歌辞。古别离二首

唐代 李端

水国叶黄时,洞庭霜落夜。行舟闻商估,宿在枫林下。
此地送君还,茫茫似梦间。后期知几日,前路转多山。
巫峡通湘浦,迢迢隔云雨。天晴见海樯,月落闻津鼓。
人老自多愁,水深难急流。清宵歌一曲,白首对汀洲。
与君桂阳别,令君岳阳待。后事忽差池,前期日空在。
木落雁嗷嗷,洞庭波浪高。远山云似盖,极浦树如毫。
朝发能几里,暮来风又起。如何两处愁,皆在孤舟里。
昨夜天月明,长川寒且清。菊花开欲尽,荠菜拍来生。
下江帆势速,五两遥相逐。欲问去时人,知投何处宿。
空令猿啸时,泣对湘潭竹。

奉和秘书元丞杪秋忆终南旧居

唐代 李端

高门有才子,能履古人踪。白社陶元亮,青云阮仲容。
田园忽归去,车马杳难逢。废巷临秋水,支颐向暮峰。
行鱼避杨柳,惊鸭触芙蓉。石窦红泉细,山桥紫菜重。
凤雏终食竹,鹤侣暂巢松。愿接烟霞赏,羁离计不从。

相和歌辞。度关山

唐代 李端

雁塞日初晴,胡关雪复平。危竿缘广漠,古窦傍长城。
拔剑金星出,弯弧玉羽鸣。谁知系虏者,贾谊是书生。

代弃妇答贾客(一作妾薄命)

唐代 李端

玉垒城边争走马,铜鞮市里共马舟。鸣环动珮恩无尽,
掩袖低巾泪不流。畴昔将歌邀客醉,如今欲舞对君羞。
忍怀贱妾平生曲,独上襄阳旧酒楼。

旅次岐山得山友书却寄凤翔张尹

唐代 李端

本与戴征君,同师竹上坐。偶为名利引,久废论真果。
昨日山信回,寄书来责我。

归山招王逵

唐代 李端

日长原野静,杖策步幽巘.雉雊麦苗阴,蝶飞溪草晚。
我生好闲放,此去殊未返。自是君不来,非关故山远。

送友人还洛

唐代 李端

去国渡关河,蝉鸣古树多。平原正超忽,行子复蹉跎。
去事不可想,旧游难再过。何当嵩岳下,相见在烟萝。

赠郭驸马(郭令公子暧尚升平公主令于席上成此诗)

唐代 李端

青春都尉最风流,二十功成便拜侯。金距斗鸡过上苑,
玉便骑马出长楸。熏香荀令偏怜少,傅粉何郎不解愁。
日暮吹箫杨柳陌,路人遥指凤凰楼。
方塘似镜草芊芊,初月如钩未上弦。新开金埒看调马,
旧赐铜山许铸钱。杨柳入楼吹玉笛,芙蓉出水妒花钿。
今朝都尉如相顾,原脱长裾学少年。
李端

李端

李端(约737年—约784年),字正已,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204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