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孙一元
安庆合围久莫摧,中原保障有奇才。半夜缒城三死士,艨冲百万只空回。
秋日简王与时方伯
九月江南风色幽,狂歌长日爱林丘。酒杯歌拟东篱醉,汗马未收西国忧。
鸿雁鸳鹅俱自逸,芦花枫叶各知秋。眼中今有王夫子,曲槛新开看水流。
曾大尹世荣自江鱼
平生味道腴,藜苋心自足。邑侯念此意,远自春江玉。
惊犬吠成群,打门走健仆。雪花初出水,鸾刀破银腹。
风味极不常,更倒床头醁。隔座目力穷,到手杯盘速。
粗粝得解围,吟声动花竹。
休宁汊口十咏 其三 笔峰
山势南来远,笔峰独不群。烟岚晴露颖,草木碧成文。
人物千年秀,道源百世闻。夕阳重回首,高望入寒云。
餐气
开窗见山气,餐之不盈口。端在阿堵中,笑入无何有。
收菊花贮枕
呼童收落英,晨起晞清露。满囊剩贮秋,寒香散庭户。
夜来梦东篱,枕上得佳句。
春日吴门和李献吉见寄二首 其一
春水动幽兴,江行人迹稀。青枫随浦断,远雁与云归。
过雨花经眼,停舟山近衣。长吟愁落日,霞外看馀晖。
寿杨氏母九十
阿母逢初度,北堂风日晴。花光动酒影,玉笛转春声。
女阁清樽在,华筵白发明。膝前供笑语,愿祝到云礽。
西爽亭会别周参政杨顾二参议
对酒山亭上,清秋思更豪。轻鸥动江色,片雨带林皋。
兴逐王司马,诗当何水曹。分携聊一笑,日暮上渔舠。
浩啸
浩啸竹林间,来过湖水湾。晚花馀色净,双鹤照衣閒。
用拙思深隐,时危惭独还。狂歌聊自得,随意弄潺湲。
送杭东卿宪副入京
对面意不尽,长风吹别襟。江湖浮树杪,鹳鹤下秋阴。
群盗还多难,诸方虑已深。治平望公等,尧舜格君心。
溪堂落成邻渔以箬笠草蓑见遗
卜筑苕溪上,幽居景自赊。杜陵今避地,庞老喜移家。
石榻青霞满,山樽白月斜。邻翁惠钓具,云水足生涯。
山中石菖蒲雨过忽开九花喜而尽采食之
山中一雨凉,窗前晓气清。菖歜忽开花,一叶冒九英。
文石带浅碧,照我几簟明。尝读古仙传,此草天之精。
出有灵物护,时见云气成。上帝怜我苦,服之令长生。
玉杯收玄露,采花浮轻盈。但觉五情好,旋茹毛骨轻。
便当谢人世,去去东蓬瀛。
戏效汪京兆西湖六首为孙道甫书于湖之南屏山居 其三 固争
我亦归来事隐沦,山灵已许不须嗔。乾坤风月无常主,要有当时领略人。
重过南屏山
白帻长歌湖水隈,两年风物是重来。吟边忽漫乘高兴,亭上依然笑举杯。
独树山花还自照,深春江燕故相回。寻幽此日真吾事,随意看云坐石苔。
春日游慧山
留许天赉宿山中
皇极閒窥天地心,只容高卧华山阴。枕边鼻息君来候,政是人间韶濩音。
尚书许公挽词
四海哀良弼,百年忆老成。西风吹画翣,落月照丹旌。
相绂怀当日,戎冠识旧名。我为天下念,回首一沾缨。
题许氏夫妇节义
夫因为弟死,妇乃守夫节。一门节义俱,声光继前哲。
呱呱膝下儿,衣食赖提挈。夜窗机杼声,孤灯半明灭。
白发映青裙,投老志愈烈。磊磊涧底松,凛凛岩上雪。
感慨歌此诗,灯前声呜咽。
休宁汊口十咏 其九 乡约
休阳万山里,民物义相敦。耕凿犹前古,诗书自一村。
应看风俗厚,尚有典刑存。遗训追先哲,年来德业温。
宿归云庵
沙清竹碧鸥出飞,野老候余开石扉。暮云捲雨日初落,木叶满山风乍稀。
酒杯入夜意自好,篝灯向人寒相依。穷幽览胜乃吾事,坐爱名山忘独归。
孙一元
(1484—1520)明人,自称关中(今陕西)人,字太初,自号太白山人。风仪秀朗,踪迹奇诘,乌巾白帢,铁笛鹤瓢,遍游名胜,足迹半天下。善为诗,正德间僦居长兴吴珫家,与刘麟、陆昆、龙霓、吴珫结社倡和,称苕溪五隐。有《太白山人稿》。► 272篇诗文
席上分韵同咏红梅忌绛雪胭脂丹砂霞色酒晕二首 其二
李参戎汝盛手持白羽扇见遗口占奉答
石林
得彭济物总制书
春来两月懒不读书萧然无一事
坐竹林精舍
赠黄得之二首 其二
访许进士台仲九杞山中二首 其二
思贤书院十首 其三 学礼亭
仲冬一日闻雷有感
梦采药王屋山小有洞
郎住竹堋口
西湖山居
阳羡山人
曾大尹世荣馈江鱼
休宁汊口十咏 其八 凤林
谒孤山林和靖处士祠
月夜过凌时东
休宁汊口十咏 其二 鼓石
戏效汪京兆西湖六首为孙道甫书于湖之南屏山居 其五 解和
中秋夜携诸友澉墅湖泛月望海
濯发
春晚归山中草堂
茅屋清溪上
靖江西浦与殷近夫别
浔阳歌十首 其一
宜兴吴克学雨中远访予于吴山一宿而别咏此送之
寄越中诸友
率溪书院和韵
林侍御过访留坐竹下问武夷山水
偶然成诗
幽居杂兴(二首)
春日游惠山以老杜一径野花落孤村春水生衍韵次第得诗十首 其九
寻天台山水
题文徵明画春江图二首 其一
避寇吴兴山中二首 其一
孟秋十六日孙道甫范文一昆仲邀予同汪进之京兆方质夫逸人泛舟西湖 ...
赠别顾华玉谪全州
晚泊江村
泛高士湖
题范文予臞庵卷
浔阳歌十首 其八
浔阳歌十首 其六
梦游华山
梁溪舟中遇吾廷介廷顺昆仲口歌送之
江南大水歌六首 其六
哭吾惟可
题美人图六首 其一 斗草
毛贞夫参政别予笼一白鹤与丹书一函见遗即席戏成二首答之 其二
访许进士台仲九杞山中二首 其一
田园卜居
席上沈启南先生限韵赋白荷花因柬钱士弘水部
江南大水歌六首 其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