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孙一元
山势南来远,笔峰独不群。烟岚晴露颖,草木碧成文。
人物千年秀,道源百世闻。夕阳重回首,高望入寒云。
寄越中诸友
自别西湖上,逃名人不闻。饭甘黄独味,身在野鸥群。
俗病难相恼,静居已策勋。何时还一笑,采秀入閒云。
谢方方伯寿卿惠米
耽贫自笑山人瘦,饱饭还歌方伯贤。白石铛中消岁月,漫炊松火汲清泉。
醉着
瓦瓶倒尽醉难醒,独抱渔竿卧晚汀。风露满身呼不起,一江流水梦中听。
仰则堂为吴孟昌题
竹洲洲上有幽居,为继先人结搆初。野径古梅春事旧,石池孤月夜光虚。
当时人去斯名重,绝代堂成仰则馀。须信乾淳经济在,异时家学有遗书。
题范文予臞庵卷
道人黄山梅花仙,瘦骨崚嶒神苍然。饮泉骨石幽涧底,衣草食木青厓边。
汊川风物久作计,工部家学犹堪传。夜深兀骨松月静,独鹤一声柴庵前。
题梅花赠太守黄子和
使君作郡沧洲边,我曾一见神翛然。长髯曾瞳有仙骨,种梅犹记罗浮巅。
琼盘铁曲一万本,茅屋正在春风前。寒姿自照日杲杲,白鹤下叫青溪烟。
我归管领君勿嗔,采花拾实还候君。
和刘元瑞参政夜归见寄
林下轻凉惬素裾,雨晴薄暮景偏馀。闭门晴好香残后,捣药声高月上初。
世上风尘元自厌,山中静业未全疏。他年杖屦来寻我,同在罗浮顶上居。
席间戏和近夫
江上风烟好,依依俗更敦。故人有傲吏,唤客共清樽。
觅句开梅阁,投壶对竹根。一春狂未了,头戴小乌巾。
侣鱼
清池耀明镜,绿萍净相依。水面散寒花,树相风生微。
主人时夕来,释杖坐苔矶。丛石围小岛,游鱼吹浪飞。
眼中银泼剌,鳞光乱斜晖。物我澹无言,相对两忘机。
余亦观化者,愿与子同归。
送杭东卿宪副入京
对面意不尽,长风吹别襟。江湖浮树杪,鹳鹤下秋阴。
群盗还多难,诸方虑已深。治平望公等,尧舜格君心。
送李剑州白甫
发船挝鼓使君行,望里连云栈阁横。此日黎元犹在念,十年格斗喜初平。
铁堂峡绕秦山远,玉垒峰连汉水清。更喜文翁今在蜀,此行须见治功成。
春日王氏池亭一首
别浦渔歌近,临流水槛开。主人时杖屦,斜日在莓苔。
沙净新篁出,亭幽群鸟来。习池风景异,喜有葛强陪。
率溪书院和韵
构得茅堂枕石矶,矮篱匝匝槿相围。通渠水煖鱼知乐,隔坞梅开春有机。
半引短帘供野望,漫搜奇句了残晖。阶前尽日无人到,绿上莓苔几片衣。
江上饯别友人四章 其一
晨起促征鞍,薄言驾舟楫。送子赴脩河,不忍与子别。
兰苕会摧残,茑蔓不堪结。悽悽情未宣,恻恻心欲折。
江南大水歌六首 其三
日黄抱晕天风号,海若鶱腾白浪摇。连山浮石来喷雪,恰似曲江八月潮。
春日游惠山以老杜一径野花落孤村春水生衍韵次第得诗十首 其八
短策时寻句,高怀自领春。山禽莫相避,我是住山人。
吴女词三章 其二
当窗织锦字,抛梭声咿哑。阿弟不肯閒,拆我牵牛花。
休宁汊口十咏 其七 龙山
蜿蜒山脉好,神物欲飞翔。乱石苍鳞动,千松翠鬣长。
地形接闽越,人物自梁唐。山脚遗祠在,题诗仰末光。
山寺对雪
寒入山中寺,今晨雪意逢。清樽留客过,野兴对僧浓。
别渚迷鸥影,深林印虎踪。此时谁会我,倚杖立高松。
月夜登台和彭济物韵
凌虚有古榭,入夜月同幽。桂影吹欲散,水光凝不流。
酒杯落吾手,诗句破高秋。见说卢敖在,同追汗漫游。
孙一元
(1484—1520)明人,自称关中(今陕西)人,字太初,自号太白山人。风仪秀朗,踪迹奇诘,乌巾白帢,铁笛鹤瓢,遍游名胜,足迹半天下。善为诗,正德间僦居长兴吴珫家,与刘麟、陆昆、龙霓、吴珫结社倡和,称苕溪五隐。有《太白山人稿》。► 272篇诗文
收菊花贮枕
月夜过凌时东
南窗下芭蕉盛开五月潇然有秋意
幽居杂兴十首 其十
登吴山绝顶望钱塘江潮
曾大尹世荣自江鱼
避寇吴兴山中二首 其一
新筑苕溪草堂成
幽居杂兴十首 其九
忆王屋山人
林侍御过访留坐竹下问武夷山水
赠钝翁
春日游惠山以老杜一径野花落孤村春水生衍韵次第得诗十首 其二
秋日简王与时方伯
有感二首简休阳程世大 其二
饮惠宪副北屏别墅
失鹤六首 其六
浔阳歌十首 其八
春日游惠山以老杜一径野花落孤村春水生衍韵次第得诗十首 其七
诗成
毛应奎副使隐居严陵钓台赴召小诗赠之
乌啼
耽酒
中秋夜携诸友澉墅湖泛月望海
孟佥事望之载酒晚访湖上
毗陵李太守禦贼
净业二首 其一
席上分韵同咏红梅忌绛雪胭脂丹砂霞色酒晕二首 其一
杂咏四首 其三
浔阳歌十首 其三
坐竹林精舍
饮龙井
寿杨氏母九十
同凌时东吴介夫僧古心游虎跑寺泉头分韵得空字
发漕河
书张山人壁
闻郡使者救水荒
石川子夜半相访
席上分韵同咏红梅忌绛雪胭脂丹砂霞色酒晕二首 其二
哭吾惟可
幽居杂兴十首 其八
浔阳歌十首 其十
休宁汊口十咏 其九 乡约
戏效汪京兆西湖六首为孙道甫书于湖之南屏山居 其五 解和
春来两月懒不读书萧然无一事
题孙道甫小景五首 其二
王野云见寄华山志忽忆余曩昔月下著羽衣醉吟莲花峰上今已三载自过 ...
梦游黄山吟
江南大水歌六首 其二
席上沈启南先生限韵赋白荷花因柬钱士弘水部
同沈启南吴门载酒泛月二首 其一
剑阁行寄彭济物总制
寻天台山水
跨驴游西山天竺寺
郎住竹堋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