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孙一元
初日浮高树,清鸥散浅沙。挂帆湖水上,闻笛野渔家。
岸坼菰蒲合,云迷山郭斜。芳洲动幽兴,自起采蘋花。
浔阳歌十首 其二
画舰彫戈兵势来,南康已破九江摧。鄱阳潋滟空愁目,庐阜崔嵬作战台。
秋日简王与时方伯
九月江南风色幽,狂歌长日爱林丘。酒杯歌拟东篱醉,汗马未收西国忧。
鸿雁鸳鹅俱自逸,芦花枫叶各知秋。眼中今有王夫子,曲槛新开看水流。
程节妇
君身椅桐枝,妾身葛藟草。相感缠绵意,永言百世好。
一朝讵摧伤,妾身宁自保。生死愿从君,寸心日杲杲。
不学浮萍花,东西荡风沼。
解所佩日本小剑遗殷近夫作公莫舞
晴空一夜走白螭,河鼓下照寒江湄。葛卢之山元气裂,神物将化天有为。
镡头惊见赤花古,辘轳纯钩皆莫数。千年碧血燐火明,万里阴风髑髅语。
帝王气象佳葱葱,玉虹提携行相从。座上酒酣公莫舞,要是当时隆准公。
戏效汪京兆西湖六首为孙道甫书于湖之南屏山居 其二 和靖答不允
占断孤山五百春,暗香疏影句犹真。六桥烟月春无数,元属梅花旧主人。
江南大水歌六首 其五
海侧江翻地不毛,崖危石断日吞潮。时闻西北犹巡狩,不见东南亲射蛟。
春日吴门和李献吉见寄二首 其一
春水动幽兴,江行人迹稀。青枫随浦断,远雁与云归。
过雨花经眼,停舟山近衣。长吟愁落日,霞外看馀晖。
题美人图六首 其三 鞦韆
花下罗裳映縠文,鞦韆彩架簇春云。回头偶道金钗落,深院风清笑语闻。
吴兴浮碧亭
浮碧亭前湖水平,拍槛呼酒双眼明。青天槛动钓丝捲,白鱼入手渔舠轻。
悲风万里动南纪,落日一望摇东瀛。沙鸥野鹜少机事,道人亦有沧洲情。
毛贞夫参政别予笼一白鹤与丹书一函见遗即席戏成二首答之 其二
半世徒誇万卷功,埋头今作蠹鱼虫。元知天上多文字,云篆烟书更不同。
梦采药王屋山小有洞
夜来何所梦,所梦在名山。采药小有洞,长镵乱云间。
忽觉异人境,已知自不凡。青厓贴天日,下照芝草斑。
双辕驾白虎,遥见仙人还。向前心自喜,飞步相追攀。
手把翠云盖,恳求启秘关。长日不肯语,相待神自閒。
但教食云霞,要留好容颜。一笑还自悟,白日游尘寰。
首夏一日坐钱员外仕宏竹间小楼戏简
首夏鸣禽繁,晏坐竹间楼。天风洒琳琅,碧云衣上流。
焚香了长日,短童具茶瓯。枕簟对青山,顿觉五内幽。
地僻不受尘,主人更清修。何当拜庞老,同入鹿门游。
春日王氏池亭一首
别浦渔歌近,临流水槛开。主人时杖屦,斜日在莓苔。
沙净新篁出,亭幽群鸟来。习池风景异,喜有葛强陪。
宿江干
宿鸟不移林影静,春旗犹飐晚风虚。城头明月夜如水,江口小舟人打鱼。
春日游慧山
李郎中元任过别湖上
苦竹泠泠沙雨青,秋风别我钓鱼汀。好持使节朝天子,莫道江湖有客星。
北固云回山历历,洪河龙斗浪冥冥。眼中经济须公等,殿上夔龙有典刑。
脩竹亭
脩竹何年种,虚亭散翠阴。清风自长夏,赤日避高林。
袅袅山云净,娟娟溪雾深。地偏人不到,来往动高吟。
席上分韵同咏红梅忌绛雪胭脂丹砂霞色酒晕二首 其一
皎皎从来忌太尤,司花别处与风流。就中根拨无人会,眼底还将物色求。
寄青空道人
斗酒长歌对夕曛,相思无那隔重云。夜来梦到西湖路,白石滩头鹤是君。
江南大水歌六首 其三
日黄抱晕天风号,海若鶱腾白浪摇。连山浮石来喷雪,恰似曲江八月潮。
孙一元
(1484—1520)明人,自称关中(今陕西)人,字太初,自号太白山人。风仪秀朗,踪迹奇诘,乌巾白帢,铁笛鹤瓢,遍游名胜,足迹半天下。善为诗,正德间僦居长兴吴珫家,与刘麟、陆昆、龙霓、吴珫结社倡和,称苕溪五隐。有《太白山人稿》。► 272篇诗文
简程确斋
醉着
海盐陈用明朱元素僧明秀见访山中酒次作诗赠之
居定慧禅院
东郭草堂和王济之阁老韵
送杭东卿宪副入京
与杭东卿宪副论宋人诗
中酒闭门一月偶出晚步戏成小句
江南大水歌六首 其二
江上逢春感兴
题美人图六首 其五 弹琴
夜访吾舍人廷介留酌
与甘泉老人入董㠗山
王与时方伯顾与成参议见访山中
避客
题孙道甫东园卷
次韵答邵国贤少司徒
杂画(二首)
文徵明为其友人伍君求作山水小幅十年甫成君求出示予因赋绝句
偶然成诗
寄斗笠翁
王与时方伯求予制濂溪巾兼作小句赠之
陶潜
宜轩为吴孟端赋
奉和文徵明元日见访
李参戎汝盛手持白羽扇见遗口占奉答
幽居杂兴(二首)
春日游惠山以老杜一径野花落孤村春水生衍韵次第得诗十首 其二
留许天赉宿山中
鹅湖费阁老见访山中作诗赠之
发漕河
枕上漫尔成诗
戏效汪京兆西湖六首为孙道甫书于湖之南屏山居 其一 问林和靖争 ...
南窗下芭蕉盛开五月潇然有秋意
吴女词三章 其二
闻刘元瑞按察使弃官与甘泉山人候久不至
晨起见菊花盛开有怀青田令殷近夫
送别彭冲老
南轩下梅数花初放对酒尽日
餐气
重过南屏山
曾大尹世荣馈江鱼
蓬窗
浔阳歌十首 其十
题美人图六首 其二 围棋
夜起煮茶
睡起效赵子昂
浔阳歌十首 其一
席间戏和近夫
春日游惠山以老杜一径野花落孤村春水生衍韵次第得诗十首 其一
净业二首 其一
彭济物宪副雨中访予于吴山三茅观时予方醉卧分付童子未报伫久驰归 ...
山寺对雪
率溪书院和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