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无题和竹桥丈韵二十四章 其二十

无题和竹桥丈韵二十四章 其二十

清代 孙原湘

蛇报灵珠鹊报环,深情难报隐微间。香投异域嫌轻亵,丝绣平原只等閒。

素约敢消乌鲗誓,丹诚空渍杜鹃斑。酬恩自保千金体,捣药拚为悦己颜。

诗人孙原湘的古诗

梳头词 其三

清代 孙原湘

懒梳云髻太峨峨,挽个家常髻似螺。一幅白描南海像,只差莲瓣瘦凌波。

舟中月夜

清代 孙原湘

蓬窗深闭奈愁何,恐见姮娥愁更多。此际夜明帘底月,有人无那注横波。

双红豆辞 其一

清代 孙原湘

称出双株红豆红,暗将心事卜东风。意中人病朝朝减,梦里欢归夜夜同。

翡翠楼高天共远,鸳鸯湖判水难通。春愁化作杨花点,半入清波半碧空。

朝来

清代 孙原湘

朝来座客向余誇,亲睹红妆展碧纱。秋水神凝如有待,早梅光碧两无瑕。

关心偏在屏风近,错眼真成薄雾遮。辜负临邛深爱意,翻教人得见如花。

娇妒 其二

清代 孙原湘

要试檀奴一片心,忽然调笑忽深沉。花中望见佯佯去,月下闻声缓缓寻。

徐敛欢容浑不采,屡排冷语故相侵。此身恰与风鸢似,直被柔丝七纵擒。

自持 其二

清代 孙原湘

不矜风格转超群,委地湘波拂拂裙。逼眼光华花上月,荡心仪态水中云。

任教离间情终合,尽意绸缪界自分。深感琴心通委曲,自怜无福作文君。

个人 其四

清代 孙原湘

个人第一是双腮,酒晕微涡笑靥堆。一缕睡情支不住,红云飞上限梢来。

天生

清代 孙原湘

天不轻生是美人,每逢佳节始生辰。香偏耐冷霜为骨,影只宜秋月是神。

肌雪愈添眉上翠,眼波微透意中春。玉杯浇取双红豆,不化湘梅定楚筠。

记言 其一

清代 孙原湘

胆娘小胆却多情,鹦鹉才呼便吃惊。错过今生好时节,泥人苦苦订来生。

翠袖

清代 孙原湘

翠袖亭亭倚暮寒,手裁慈竹护平安。临风玉臂娇难举,平日金条约渐宽。

霜杵敢辞亲和药,银匙还要劝加餐。暂偷半晌支颐坐,缫笔无心拂素纨。

为兰风题天上人间图即以志别 其一

清代 孙原湘

聘玉盟处玉化烟,生天小像写婵娟。侬心别有兰香影,知在华鬟第几天。

闲情

清代 孙原湘

走马寻春得得忙,嫣红姹紫尽芬芳。归来静对寒梅嗅,始觉閒花带草香。

春芜婉仙夫人侍儿也风致婉妙年甫及笄其父将为择耦夫人送之以诗余 ...

清代 孙原湘

来是嫣然去黯然,盈盈未是嫁时年。鸟犹带绫方呼熟,草亦如花要趁鲜。

曾学大家羞更好,便为贫妇德须贤。遥知此去芦帘下,魂绕璚楼玉镜前。

重来 其二

清代 孙原湘

湘帘高揭字如丁,认得秦楼小凤翎。十索歌成嫌夜促,四弦弹彻当秋听。

偶提往事颜微赤,偏遇才人眼最青。珍重海棠休易落,杨花犹得化浮萍。

仙梦 其二

清代 孙原湘

绛蜡生珠泪未挑,石鸡无奈应春潮。合欢慢揭青绫帐,团聚从春紫玉箫。

洞草尚含仙露湿,峡花犹带梦云摇。风光瞥去馍糊甚,才著思量似昨朝。

生辰日 其一

清代 孙原湘

卖冰声唤小窗眠,梦想江南远似天。记得年年今日事,并头花下拜双仙。

舟中书感时阻风暨阳

清代 孙原湘

无数新愁并旧愁,暗风吹雨入孤舟。寒梅未肯藏金屋,清梦先孤到玉楼。

花落忽闻天女病,珠寒偏值洛妃游。封姨苦把归期阻,想杀多情是石尤。

借得

清代 孙原湘

借得神仙七宝床,梦魂先到白云乡。鄂君绣被真奇煖,荀令熏炉是异香。

花气袭人如二月,竹声含雨似三湘。青天定有星辰影,暂宿银河便渺茫。

题闺人团扇

清代 孙原湘

秋天薄如纸欲飞,秋云乱卸秋罗衣。碧空无人紫箫响,灵风来往皆真妃。

月中素娥面如月,青女霜中带霜骨。清气都乘白帝凝,冰心共守青天活。

相对婵娟秋夜长,看他织女度银潢。月作明珠来赠嫁,霜为铅粉助亲妆。

须臾花发黄金粟,玉杵捣香香万斛。纨扇遥开三界闻,霓裳舞散诸天馥。

分明擎出一枝斜,要与人间富贵家。赢得少年齐仰首,不知若个得簪花。

卿家扇子清风发,洁若秋霜激如月。欲识云中缥缈仙,先参画里芙蓉阙。

霜月同时藻鉴开,一双仙影下瑶台。意中早有探花客,故著青衣仔细猜。

楚云

清代 孙原湘

楚云飞破洞庭秋,应是神娥夜出游。乐府定誇三妇艳,仙家犹带一生愁。

眉如翠羽天难学,手解明珠水共流。肠自九回湘九曲,通辞何处托横眸。

孙原湘

孙原湘

孙原湘(1760 ~1829)清代诗人。字子潇,一字长真,晚号心青,自署姑射仙人侍者,昭文(今江苏常熟)人。清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不久得疾返里不出,先后主持玉山、毓文、紫琅、娄东、游文等书院讲席,学生多有成就。他擅诗词,主张“性情为诗之主宰”。又工骈、散文,兼善书法,精画梅兰、水仙。诗文与同时期的王昙、舒位鼎足,并称“后三家”或“江左三君”。著有《天真阁集》。► 627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