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有感示舍弟端孺

有感示舍弟端孺

宋代 唐庚

一出湟关五见梅,愚忠几欲伴黄埃。弟兄手足穷孤竹,母子肝肠泣老莱。

好语忽从天上落,行人直向海边回。此生报国无他事,力穑供输莫待催。

诗人唐庚的古诗

大熟行

宋代 唐庚

去年大雪埋尺箠,水北荔枝遭冻死。共嗔北客带寒来,我欲分疏谁受理。

今年诸峒十分熟,东江不下龙川米。南翁北客两欣然,孰与忍饥餐荔子。

风树吟

宋代 唐庚

树欲静兮风不止,子欲养兮亲不待。归飞反哺八九子,我曾不如毕逋尾。

树欲静兮风不休,子欲养兮亲不留。旦自梅兮暮至棘,当年饲我如鸤鸠。

赠泸倅丘明善二首 其一

宋代 唐庚

吴头楚尾秀山川,一分才华占得全。和气暖敷冬有日,清风寒压瘴无烟。

分麾共领南门钥,簪笔终归北阙天。寄语江阳夷落道,安排春织待新编。

送舍弟干事广州

宋代 唐庚

欲罢愧决策,拟行愁索居。人心旱魃后,旅色飓风馀。

击柝秋江夜,开帆晓雾初。他乡仗神理,沥胆奠扶胥。

送外甥之广州

宋代 唐庚

由也久从我,牢之真有甥。时情为客老,秋色进船清。

拨刺朝朝味,钩辀处处声。越台休吊古,旅魄向来惊。

次勉翁送客韵

宋代 唐庚

仕宦方誇四十强,江山那复恋苍茫。征鞍过我横春色,别酒斟君釂野芳。

青史功名时执手,红尘岐路一愁肠。神锥可是藏锋物,要使儿曹看脱囊。

送赵安道下第归乡

宋代 唐庚

大官危,小官卑,君不得官君勿悲。君不见前日宰相今海涯,胡椒八百斛,流落知为谁。

又不见州县官,折腰事细儿。常忧一语不中治,敢对西山笏拄颐。

大官危,小官卑,君不得官君勿悲。愿君酒量如鸱夷,勿作瓶罂居井眉。

与君赌取醉为期,明日乌帽风披披。

题郎官湖

宋代 唐庚

湖边冷艳浸秋蒲,湖上寒光转夜乌。太白持杯问月罢,为子题作谪官湖。

题温泉观

宋代 唐庚

温泉宫里行人宿,温泉池上行人浴。人自多情感盛衰,泉固无心任荣辱。

细路蟠蟠入疏竹,万年秦山皆在目。吾皇高拱九重深,一株松萝为谁绿。

游天池院

宋代 唐庚

上方细路蟠如绾,下有晴川平似坂。近水远山皆可人,跃踊来供搜句眼。

小池中有江湖春,孤洲便可呼白蘋。团团倚槛看清澈,不敢洗耳山僧嗔。

黎城酒

宋代 唐庚

黎城酒贵如金汁,解尽寒衣方一吸。狱曹尽军到骨穷,簿书吻燥何由湿。

夜来细雨落檐花,对客惟有尝春茶。明朝踏月趁早衙,免使路中逢曲车。

上益昌守李大夫

宋代 唐庚

标致自清流,知名二十秋。诸儒堂上席,群十帐前筹。

南渡衣拖绣,西来幕建油。食葱逢屈突,封户识荆州。

襦裤三巴国,櫜鞬九郡侯。道兴期变鲁,文盛拟从周。

讼矢虽关听,宾壶不废投。未妨登衮衮,暂屈布优优。

望府多奇士,华颠愧督邮。崎岖缘底事,憔悴此重游。

举目江山是,翻身岁月遒。十愁移带眼,乡思咏刀头。

技痒论文在,心阑触事休。那堪趋冉冉,祗是判悠悠。

揣分宜长引,忧贫复少留。长裙何处曳,门馆傥容邹。

上张安抚

宋代 唐庚

一剑纵横敌万夫,少年功业负雄图。时平不佩将军印,任重来分刺史符。

膝上细弦调雅操,塞前蛮栅长平芜。自惭子美诗才少,难咏花卿绝世无。

题崔令曲海后

宋代 唐庚

崔令饮酒五七斗,崔令唱辞一千首。时时令饮辄高歌,利锁名缰总无有。

人称崔令为颠狂,我知崔令非颠狂。承流宣化有馀方,高歌令醉也何妨。

何执中挽词

宋代 唐庚

白璧就黄壤,忘情良独难。观生六十化,比没九迁官。

笔下无时俗,胸中有岁寒。雅怀嗟不遂,欲挂死前冠。

有感示舍弟端孺

宋代 唐庚

一出湟关五见梅,愚忠几欲伴黄埃。弟兄手足穷孤竹,母子肝肠泣老莱。

好语忽从天上落,行人直向海边回。此生报国无他事,力穑供输莫待催。

富乐山

宋代 唐庚

富乐之名谁所留,建安年中刘豫州。拥兵安蜀万貔貅,孱璋送国来迎头。

军中酾酒椎千牛,炙如巴山酒如涪。酒酣握手登高丘,极目紫芋蹲春畴。

富乐之名此其由,君闻此说还信不。当时兵起四十秋,拆屋不足供诛求。

生灵嗷嗷鼎中油,山中胡为乃尔优。想今富乐万倍刘,端能容我逃穷愁,山僧笑言客罢休。

棕花

宋代 唐庚

斫破夜叉头,取出仙人掌。鲛人满腹珠,鮰鱼新出网。

题泸川县楼

宋代 唐庚

百斤黄鱼鲙玉,万户赤酒烧霞。榆甘渡头客艇,荔枝林下人家。

寄题张志行醉峰亭

宋代 唐庚

先生饱酝藉,表里皆纯粹。独推糟与粕,施之为政事。

百里饮其德,陶陶有欢意。馀醺落嘉陵,一江醇酒味。

沉酣到山骨,颓然偃苍翠。亭中时把酒,坐对青山醉。

醉乡在何许,祗此中间是。先生况多文,为续醉乡记。

唐庚

唐庚

  唐庚,1070年~1120年在世,北宋诗人。字子西,人称鲁国先生。眉州丹棱(今属四川眉山市丹棱县)唐河乡人。哲宗绍圣(一○九四)进士(清光绪《丹棱县志》卷六),徽宗大观中为宗子博士。经宰相张商英推荐,授提举京畿常平。商英罢相,庚亦被贬,谪居惠州。后遇赦北归,复官承议郎,提举上清太平宫。后于返蜀道中病逝。 ► 160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