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塞下曲赠翁东厓侍郎总制十八首 其四

塞下曲赠翁东厓侍郎总制十八首 其四

明代 唐顺之

山前山后兵马雄,斧钺衣裳在掌中。狭士献刀承赐酒,贵侯免冑为趋风。

诗人唐顺之的古诗

漂布架二首 其二

明代 唐顺之

娟娟素质寄孤标,出浴仙娥湿未销。弄影自知迎日早,凭虚特觉去尘遥。

将乘灏气晞冰骨,一任轻飔扬舞腰。移向海傍堪望处,错疑鲛室挂寒绡。

明代 唐顺之

枕书觉已倦,挺剑忽相求。惊起游仙梦,虚疑贾客舟。

赍粮十日少,载橐一身浮。澹汨堪为笑,将何谢尔偷。

题张学士仰宸楼楼藏赐书

明代 唐顺之

瀛洲别馆切清虚,诏赐绨缃出石渠。秘典自惊坟索上,祥光遥映壁奎余。

檐前鸟下疑翻字,草际萤来为照书。借问邺侯三万卷,何如今日沐恩殊。

赠张赣州致仕还吴次达夫韵

明代 唐顺之

田园旧在海东头,海上新归张翰舟。种菊上辞三径晚,采莼将及五湖秋。

人情历尽惟看奕,世事忘来独好楼。剩有著书心尚在,知君原上为穷愁。

次万思节韵萧芝田二首 其一

明代 唐顺之

屠龙老已知无用,一遇时艰见术精。淬就遇矛皆吐火,幻成狮象总疑兵。

空中堕语人无迹,地底藏雷贼不惊。战胜何心邀重赏,由来只欲赌声名。

会远楼

明代 唐顺之

层楼对回溪,溪边草新绿。不是伤春人,聊骋千里月。

灵芬精舍

明代 唐顺之

山人爱长生,辟谷亦云久。何以济朝饥,紫芝大如手。

元阳洞

明代 唐顺之

混沌遇倏忽,误被凿一窍。寄语谈玄人,此中可观妙。

送程翰林松溪谪居朝阳四首 其四

明代 唐顺之

南溟君泛棹,北地我驱车。忽作分飞鸟,深惭比目鱼。

啼猿三下泪,明月两离居。岭外梅花发,逢人早寄书。

送杨训导擢曹州掌教二首 其二

明代 唐顺之

皋比几岁卧江城,绛帐谈经复此行。广文不厌青毡冷,京兆犹传白雪声。

又迭前韵 其二

明代 唐顺之

混合高低齐鴳凤,经过老少变鸠鹰。屈伸禽戏凭何诀,篆刻虫雕误谓能。

尽日闭关非酒圣,廿年猜谜是番僧。此身本自无觔两,月旦先生若么称。

休沐家居简陈约之

明代 唐顺之

祗役趋东观,校雠良以疲。偶乘青简暇,复与白云期。

任性形骸豁,忘机鸟雀知。裘羊何不至,三径坐相思。

丹阳别王道思三首 其三

明代 唐顺之

书生多落魄,羡子最逢时。绣服官方显,青衿职所司。

铸人称道术,倚马见文辞。徒抱弹冠意,迂疏自可嗤。

酬徐养斋尚书见怀之作亦以少颂盛德并为扣关先容云耳二首 其一

明代 唐顺之

卜居秪为谢尘缘,三尺绳床亦稳眠。纵是炎天非雪夜,终须乘兴到前川。

病中食江鱼作自海寇乱此鱼不至者六年矣

明代 唐顺之

腥风暂说静鲛潭,石首新尝到草庵。常味首令食指动,病身未觉水鲜甘。

试和芹子心仍在,欲荐椿庭恨岂堪。莫谓有无关口腹,安危消息系江南。

游汤泉四首 其二

明代 唐顺之

坐看池底绚霞光,疑是莲花火里藏。借问幻师谁会此,乾坤炉冶炭阴阳。

息中山亭子

明代 唐顺之

日日尘沙里,深愁行路难。孤亭自超旷,过客暂盘桓。

霜重飘梧叶,云轻度石栏。不能千日醉,幸托一枝安。

答陈澄江佥事村居韵八首 其一

明代 唐顺之

番嫌结社闹,独往筑秋场。已谢二千石,何须八百桑。

站站夕时鸟,欣欣雨后秧。感时聊一适,不是阮生狂。

万思节以集中无名作诗见贻二首 其一

明代 唐顺之

学道频年慕屡空,支离犹堕语言中。不是离生表人物,徙然杨子戏雕虫。

书字书名吾岂敢,得皮得髓子应同。他年郊畤传中说,倘借名卿孰过公。

卢龙行咏田畴

明代 唐顺之

公孙昔日据玄菟,北连蹋顿骋狼顾。曹公万里动征师,到此沮洳不得渡。

田生义侠久知名,驻车虚左亲邀迎。屏人慷慨谈心腹,兵家诡道先虚声。

卢龙小路才一骑,佯言返旆潜度兵。夜半遂斩名王首,天矢不折鲸鲵清。

功成笑掷封侯印,依然被褐返茅荆。当时策士如云拥,奇谋却属一书生。

山川寂历霸图歇,薜萝满眼高踪绝。瀚海阴风鼓角悲,燕山寒月挂旌旗。

秪余今人守塞处,犹似昔人出塞时。俛仰乾坤一回首,贤达伏藏何不有。

不见华阴鬻屐生,□□□原卖浆叟。自怜局促畏简书,安得停车访岩薮。

唐顺之

唐顺之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 35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