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游神墩寺次壁间韵二首 其一

游神墩寺次壁间韵二首 其一

明代 唐顺之

新雨郊原草木柔,葛巾黎杖此寻幽。藤垂小径蝉声满,苔合荒庭鸟迹留。

隐几翻经聊习静,凭高望远一销忧。相逢更是烟霞客,携手同为汗漫游。

诗人唐顺之的古诗

送朱建阳

明代 唐顺之

故人三十北上书,行到蓟门曾弃繻。故人今去蓟门道,双绶垂腰一何好。

道旁桃李烂春晴,可怜仙令看花行。殷勤斗酒与君别,落花片片如飞雪。

昨岁春花满蓟门,垂杨陌上始逢君。偶然倾盖输情素,交欢每会披云雾。

春来春去脦几时,聚散匆匆各自知。把袂追攀情未已,为问闽中几千里。

武夷之山天下奇,翠壁丹崖共蔽亏。可但王乔多道气,应传潘岳有新诗。

题清溪庄三首赠顾副使 其三

明代 唐顺之

地即梁鸿宅,溪连范蠡湖。霜天荣橘柚,秋水戏鸥凫。

从宦元非巧,名丘亦是愚。欣君遂始愿,绕屋树枌榆。

壬子陆生南阳褚生滔赴试与之叙别不觉坐至夜分因作二首 其二

明代 唐顺之

汨没嗟来久,前儒与后生。争矜腐鼠得,谁逐冥鸿征。

默坐蛩秋语,窥书萤夜明。旧游看籍湜,应悉此时情。

游铁壁

明代 唐顺之

一峰特竦如削铁,古松根透石纹裂。我欲峰头看八荒,安得手中凭九节。

泊淮上作

明代 唐顺之

枫林望尽见苍山,桐柏飞流入楚关。潮散海门孤岛出,月明渡口数帆还。

客梦祗惊青琐远,沧波长羡白鸥闲。闻道淮南多桂树,朝来杖策一相攀。

送人赴真定幕

明代 唐顺之

幕下绣鞍来,滹沱冰未开。股肱称大郡,帷幄选名才。

雁起分秦塞,雀栖辨魏台。云山自可乐,况得庾公陪。

塞下曲赠翁东厓侍郎总制十八首 其十五

明代 唐顺之

君侯生长在炎洲,塞外层冰草木愁。祗怜军士犹寒色,腊尽辕门不御裘。

登喜峰古城时三卫贡马散牧塞外

明代 唐顺之

绝顶孤峰见废关,短衣落日试跻攀。三秋豹旅方乘障,万里龙媒正满山。

候雁似随乡思去,寒花将送使臣还。筹边迂薄真无补,空望伊吾抵掌间。

海上凯歌九首赠汤将军 其七

明代 唐顺之

锦纨爱子亦从军,长鬣苍头总策勋。谁夺强王万金首,帐前齐说小郎君。

过清溪庄值主人不在

明代 唐顺之

岸岸夹丛竹,清溪几许深。君从城市隐,余向碧山寻。

翳翳孤村景,刁刁众木吟。还看题壁字,想见闭关心。

三沙抱病夜坐柬默林督府

明代 唐顺之

领军韦睿本清癯,药裹常随倚剑余。日御短衣巡壁垒,夜支倦体阅军书。

莫愁深苇难搜矱,试算穷巢易扫除。虎将眼中谁可仗,伫闻幕府策何如。

袜架二首 其二

明代 唐顺之

袜材温厚剪羔群,绒□初匀湿未熏。就日且须缘峻木,凌波将不让罗文。

色逃玉磬齐悬簴,影伴仙凫半入云。终属美人施锦系,画檐风起暂缤纷。

息中山亭子

明代 唐顺之

日日尘沙里,深愁行路难。孤亭自超旷,过客暂盘桓。

霜重飘梧叶,云轻度石栏。不能千日醉,幸托一枝安。

答赠胡柏泉

明代 唐顺之

赤囊前日奏边书,皂帽何时掩故庐。鸣剑岂知孤愤切,请缨争笑少年疏。

自甘淡泊看松菊,耻学浮沉逐里闾。春日黄鹂西涧草,忆君归去灌园初。

寓城西寺中杂言五首 其一

明代 唐顺之

金马违朝谒,云林久卧疴。阶寒鸣蟪蝈,庭古荫藤萝。

束带知围减,观书厌帙多。无人来问疾,独坐似维摩。

送程翰林松溪谪居朝阳四首 其四

明代 唐顺之

南溟君泛棹,北地我驱车。忽作分飞鸟,深惭比目鱼。

啼猿三下泪,明月两离居。岭外梅花发,逢人早寄书。

贺陈吏部父母荣赠二首 其二

明代 唐顺之

翠鸐裁新服,丹沙驻旧容。为问天书宠,何如石窌封。

漂布架二首 其二

明代 唐顺之

娟娟素质寄孤标,出浴仙娥湿未销。弄影自知迎日早,凭虚特觉去尘遥。

将乘灏气晞冰骨,一任轻飔扬舞腰。移向海傍堪望处,错疑鲛室挂寒绡。

至常熟陈中丞白训导邀登福山看海二首 其二

明代 唐顺之

久缘迫陕悲时俗,海峤春临思若何。地涌峤蛇争起陆,天投星斗横翻波。

封疆坐觉华夷并,气候常看雾雨多。才谢枚生能作赋,观潮恰对曲江阿。

漂布架二首 其一

明代 唐顺之

皎皎亦知尘易染,置身特在半虚空。素娥身浴仍余湿,靓女凭高欲御风。

潮翻净练江楼上,雾卷轻绡海市中。□向太阳蒙一暴,剪裁谁使得成□。

唐顺之

唐顺之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 35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