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出东门行

出东门行

明代 汤珍

出东门,何所之,倚行剑,对酒卮。耻为儿女剑相持,青春游子当及时。

西指秦中道,北踰燕赵陲。陇首白云远,天涯紫雁悲。

劝君不若返故乡,衡门之下堪栖迟。

诗人汤珍的古诗

赠别全州四友

明代 汤珍

南州实楚壤,湘水分洮阳。兹维五岭表,带洮襟蛮荒。

土风霭清淑,秀发人文昌。济济多士美,接迹参翱翔。

二唐本华胄,崛起名相望。经君流朗照,邓子葆真光。

挹之信可亲,测之愈汪洋。绝群峙鸾鹄,炫目森璆琅。

投怀滥追厕,披写何能忘。云霄有程期,行行去辙长。

缅增离析叹,春色违河梁。

答蔡子煎茶治平寺之约

明代 汤珍

试茶曾发山中使,紫笋椿芽巳过时。今日文园人病渴,竹林疏雨梦幽期。

鲁秋胡诗二首 其二

明代 汤珍

自君之出矣,五岁恒食贫。力田非所任,力食由妾身。

色养给晨夕,一意待良人。惜哉不相谅,片辞难重陈。

食叶何青青,蚕蠕亦振振。黄金高累屋,视若飘风尘。

白璧诚少玷,有如此河津。全躯眩昭昧,孰克表千春。

出东门行

明代 汤珍

出东门,何所之,倚行剑,对酒卮。耻为儿女剑相持,青春游子当及时。

西指秦中道,北踰燕赵陲。陇首白云远,天涯紫雁悲。

劝君不若返故乡,衡门之下堪栖迟。

夏日寓感四首和陆子传作 其二

明代 汤珍

巍巍弘治圣功垂,大渐犹传顾命词。四海臣民俱涕泪,一王家法有纲维。

明禋祀合三宗典,观德亲当七世期。统系本明登享正,叔孙何事敢相疑。

奉和文太史怀吴下诸名蓝之作

明代 汤珍

朝衫微染洛京尘,故国旃林入梦频。八解不迷灵鹫石,七花长绕给园轮。

秋风香钵莼犹细,夜雨莲堂句独新。即拟慈航乘觉海,烟波何处问前津。

三月晦日作

明代 汤珍

江南樱笋候,浥浥绿阴鲜。雨涨桃花水,春催麦秀天。

燕泥增旧垒,槐火接新烟。腻叶留残萼,啼莺亦解怜。

顾氏园赏罂粟花

明代 汤珍

四月馀春春事凋,竹阑石径剩炎韶。殊妆各自矜颜色,缦立相将学舞腰。

蝶趁风香狂不奈,日烘霞锦丽难消。海棠屏障梨花㩜,肠断芳魂拟共招。

五龙堂

明代 汤珍

乌鹊桥南访古游,五龙祠宇湛灵湫。荒台半蚀穹碑字,潜窦遥通大海流。

玉册金文昭往锡,金书玉简赴冥投。腥风白昼犹云气,寂历墙花径自幽。

广武行

明代 汤珍

噫嘻广平古战场,据敖仓而倚荥阳。负山阻塞扼险要,楚汉相持壁垒当。

是时龙虎方交斗,结阵连军昏白昼。重瞳取霸实暴兴,丰沛真人乃天授。

平沙落雁下高城,戍草屯云夕照明。蚀泥断镞犹封血,夷灶馀基尚有茔。

山川好在殊今昔,往事销磨但陈迹。鸿沟即使遂中分,儿戏舆图轻一掷。

慷慨何人阮嗣宗,醉眸傲睨乾坤中。览古黄河气填臆,长啸茫茫徐泗空。

凭高指画争衡地,怅惜英雄生不世。彼竖子者岂数名,鼠窃翻能盗神器。

神器虽可盗,天意宁可欺,太阿不久柄倒持。弱人孤寡还自敝,覆辙循环空尔为。

重阳后二夜对月寄孔加式如

明代 汤珍

络纬鸣螀傍草堂,纷纷凉月照衣裳。空云散落星河影,叶露漙来竹树光。

好景正缘怜永夜,清言无奈隔华觞。高阳多少登临兴,尽把閒情付葛强。

许摄泉见过山中失迓赋此解嘲

明代 汤珍

久孤南望约,枉沐北山临。扫壁真题凤,攀云独抱琴。

午斋留石钵,寒日静珠林。自是攒眉去,非因白社深。

简袁五永之

明代 汤珍

高才流落意何如,谪宦苕溪好卜居。雪后屡移安道楫,秋来真钓季鹰鱼。

飞腾江表曾无匹,著述周南独有馀。准拟书成囊箧满,荆山原不掩璠玙。

夏日寓感四首和陆子传作

明代 汤珍

迂回左掖赴东厢,曾是三公论道堂。
密勿几闻宣制美,保衡真和咏时康。
华旃对御天颜近,玉漏穿花化日长。
翘首可怜清切地,令人寤寐忆明良。

润州舟行作

明代 汤珍

河州春茁紫芦芽,绿水清晖弄客槎。
十日南风吹未息,残梅犹发短墙花。

长安门西道苑墙雨后经眺作

明代 汤珍

紫宫黄屋邃森沉,驰道周庐肃羽林。
树里道莺清禁切,雨余流水御沟深。
松篁并落钟山翠,云雾长依汉殿阴。
此日歌讴欢在镐,草茅何以嗣华音。

晚酌汤以远侄

明代 汤珍

山居分涧壑,邻卜并烟霞。地胜秋依竹,人幽晚对花。

解衣披石藓,飞斝散城鸦。楚楚吾宗秀,无嫌玉倚葭。

浪淘沙(三首)

明代 汤珍

淮河一道达清河,如此风波可奈何。
东岸沙崩西岸长,南船来较北船多。

秋日临浴贤池

明代 汤珍

嵌石穿云历翠微,地中哀壑一泉飞。晴光中日沈苔碧,秋色题诗度叶绯。

萦岸霜花低袅袅,傍人沙鹭炯依依。要知昔日临雍意,真脉流源自有机。

送苏子升往万川 其一

明代 汤珍

荆门西去接夔门,三峡波涛不可论。一曲骊歌临别酒,楚云巴树总销魂。

汤珍

汤珍

苏州府长洲人,字子重。以岁贡授崇德县丞,迁唐王府奉祀,不赴。有《迪功集》。► 7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