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陶安
今年二十四,稼穑识艰难。处约精神瘦,居安意思宽。
星辰天上拱,松柏雪中看。贫富能无累,持身始可观。
咏史十五首 其十三 世忠
边尘净扫寂无哗,第一中兴不浪誇。居士晚称清隐号,贤才弗用用奸邪。
阅兵奏凯 其八 奏凯三
征讨凶残奏凯旋,圣皇功德并尧天。从今汛扫华夷净,海晏河清万万年。
和张景中经历三首 其三
林外云霞曙色明,落梅点点入帘轻。东风有意消残雪,现出郊原似掌平。
首尾吟二十首 其十
达观万象付评量,司造神功挈纪纲。刬尽剑门除割据,荡平滟滪作康庄。
太空日月明无蚀,永夜星辰净敛芒。长愿清宁天地好,达观万象付评量。
首尾吟二十首 其十五
达观万象付评量,治日无多乱日长。汉火日寒三国战,晋疆顿削五湖攘。
诫忘金鉴成天宝,法变青苗厄靖康。一统山河忽如此,达观万象付评量。
寄题依绿亭
黄山衍馀秀,云峦结层城。溪泉抱林麓,苍莹有馀清。
肯堂贤主人,缔此松竹盟。作亭宅幽胜,辟园莳芳荣。
波光照帘几,天影涵空明。依绿意何如,聊以濯吾缨。
汉水鸭头色,锦江春碧晴。向来远游处,恍惚当轩楹。
仰视金芙蓉,千峰郁峥嵘。丹崖浮紫气,上接白玉京。
仙人粲云裾,下顾如有情。翩翩鹤书来,闭户懒出迎。
俛首玩澄泚,但觉轩冕轻。机心晏然息,肯使鸥鹭惊。
洗耳慕高躅,深居憺无营。
次韵画松二首 其二
苍标当入凌烟笔,相去青天不盈尺。独持劲节冬雪寒,长带恩光朝露湿。
回枝忽变老蛟形,托根不向悬崖石。按图必求如此材,待搆明堂价增十。
葆和观
曾是元晖旧隐居,忽看珠境现仙都。池沤昼涌泉根活,岩木秋凋石骨臞。
栗壳黄腴猿哺子,松巢碧冷鹤温雏。道人鍊罢芙蓉鼎,紫玉箫横凤绕梧。
次黄观澜韵二首 其一
治古麟在郊,山气结丹甑。淳风变禾黍,列国事吞并。
秦隋虽富强,莫与仁义竞。所以王者兴,四海苏久病。
埋金地脉宽,遐壤悉退听。大致文武才,总握造化柄。
江汉日以清,嘉鱼荐芳饤。邂逅有君子,知几适天性。
公子二首 其二
翩翩贵公子,新自塞垣归。雕翅珠玑帽,龙纹锦绣衣。
花前牙板按,灯下羽觞飞。愿汝崇清素,农桑业尚稀。
貂蝉冠
尾裁丹黑蟪纹苍,簪插缨垂列庙堂。毳锦柔温摇采弁,翼绡清洁附金珰。
鵔鸃制度存遗意,獬豸锋棱接后行。台鼎选贤非狗续,玉阶风露鬓边凉。
寄示从子旻
苍秀须眉一丈夫,有才能称此躯无。儒家盛业当名世,老屋残书尚满厨。
壮岁光阴浑易过,古人名节要齐驱。自怜远泊淮南叟,拟傍溪流抚竹梧。
晚至白兔河
风雨日来数,夕阳晴色初。聊登沙岸步,忽到野人居。
白兔何年出,黄花夹路舒。喜闻邮舍报,附至玉堂书。
镇守太平杨侯致仕
金虎横腰世爵传,功成谢事享高年。营家绿野闲方乐,报国丹心老愈坚。
刀剑于今买牛犊,兜鍪自昔换貂蝉。江城久驻多遗爱,军政承风尚肃然。
送易长卿二首 其一
南仕衣难绿,东归鬓欲皤。儒流淹赞佐,官事辍吟哦。
春动芝兰砌,秋澄菡萏波。长官前进士,降揖礼容多。
首尾吟二十首 其十三
达观万象付评量,气化参差亦泛常。美矣化松生涧底,时哉雌雉在山梁。
数年许史荣西汉,千古夷齐饿首阳。往事纷纭何止此,达观万象付评量。
望家信不至
船去四十日,家无消息传。江头人不到,客旅眼徒穿。
当暑衣无葛,愆期榻有毡。何当来土物,免使贷盐钱。
秋山曙色图
树含晓色护林峦,重露如岚滴翠寒。猿鸟尽逢山叟惯,未尝惊怪竹皮冠。
宿老鸦港
狭港寒流数尺馀,停舟一宿即蘧庐。晚来饭饱人无事,脚踏青泥冷捕鱼。
遣役
裹粮荷锸阵桓桓,凿堑营城往六安。老子凝情不成寐,挑灯愁听雨声寒。
陶安
(1315—1371)明太平府当涂人,字主敬。元顺帝至正四年举人。授明道书院山长,避乱家居。朱元璋取太平,安出迎,留参幕府,任左司员外郎。洪武元年任知制诰兼修国史,寻出任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卒官。有《陶学士集》。► 479篇诗文
送汪一初归淳安二首 其二
奉赓御制中秋诗韵
碧云亭
病中友人寄诗遂以次韵
惠山观泉
咏史十五首 其十 令公
次韵贺汪炳叔董贯道二典签同寄诸博士余掌兵曹与博士厅隔一壁耳
桐城杂咏四首 其一
腊月四日
寄示从子旻二首 其二
首尾吟二十首 其十六
九月蜂蝶
至安庆闻廖玉溪宪副等东下
赠程希孟
闻友人童溺
富池㈠遇顺风
送黄文敬长岱山
次宝公韵
次杨舜中教授韵
泊沙口
舟中望虎丘
送易德辉
淩歊台
故人刘彦英见过喜而赋诗
湖口二首 其二
渊明醉图
官舍谩题
题江阴侯杜安道宅画马二首 其二
偶成四首 其四
首尾吟七首 其六
习静
石假山歌
送湖北宪佥亦普刺金
泊江州
三月三十日费安中山长告别走赋六首 其一 送安中
时雨为平章公作
郡寓偶成
除教职
次韵刘彦炳典签感秋七首 其六
龟头山
底底松
杨山矶
过枞阳
雁鹊二图 其一
应制次韵石城秦淮二首 其一
烟波亭
泊慈湖
送赵心德赴番禺令
甲午六月旦日登屿山观海
挽汤子允
河如带
武昌城西观战
秋浦雪中
龙湾舟师二首 其一
锄草二首 其一
补陀岩
寄示晟二首 其一
杂谣六首 其六
次蒲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