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黄文敬长岱山

送黄文敬长岱山

明代 陶安

都门烟柳去年时,回首文光照岛夷。半石琢成司寇像,空庠留得侍郎祠。

坐看贾舶分盐利,自笑行囊少俸资。最是郡城文献地,不妨来往结相知。

诗人陶安的古诗

幽居九首次监郡韵 其五

明代 陶安

幽居无限好,梦不到琼林。菜甲珊瑚脆,松根琥珀深。

勤催耕陇犊,频费买山金。不逐浮云变,能坚铁石心。

溧水湖乡夏末述事二首 其二

明代 陶安

江海机心久已灰,白鸥见客莫惊猜。天连一水山浮动,地接三州路拆开。

野竖冲炎耘稻去,掉郎唱晚采菱回。征途亦有归田梦,意恐清盟负菊梅。

溧水湖乡夏末述事二首 其一

明代 陶安

浅碧湖漪没草莱,柳阴坐石浣尘埃。流光老我添文债,溽暑酣人却酒杯。

六月鱼龙随浪起,五更风雨送秋来。离家见说门无客,鸟雀群飞啄绿苔。

水调歌头 其三 送天门山长马玉相

明代 陶安

江上两峰立,门户自天开。香芹翠绕精舍,畅望美人来。

麟凤洲中仙骨,龙虎榜中文物,绛帐育英才。椽笔泚银浪,澎湃走风雷。

锦盈机,冰作鉴,玉无埃。笑谈驰骋,今古况是旧经魁。

培植三年盛业,脩举前时旷典,回首把离杯。老桂吐清馥,飞步上瑶台。

樵荅

明代 陶安

举网江心得锦鳞,新鲜滋味胜担薪。却欣身与风涛远,榾柮烹茶雪屋春。

石砌方池

明代 陶安

石砌小方池,四面皆一丈。仅同碧簟舒,未易测限量。

地底泉脉通,江海发清涨。光涵浩浩天,星河漭摇荡。

譬如方寸间,莹澈万里畅。移床狎清泚,宛在鉴湖上。

送戴生

明代 陶安

姑孰亭前绿藻肥,会稽山上白云飞。四郊兵气频闻警,一榻灯光只梦归。

舟子争潮喧熟路,海鱼修馔奉重闱。姚江在望浑非远,肯踏梭船访钓矶。

桐城杂咏四首 其一

明代 陶安

寂寂山之阿,佳菊发崖谷。人言采其英,延崖且明目。

紫萧间杂生,修茎密不曲。荫此婆娑丛,见萧不见菊。

筮人求灵蓍,指萧即其属。刈为五十筹,捧之进玄椟。

尊閤洁室中,焚香致恭肃。解韬左右分,假尔吉凶告。

恐此或未神,掇取无乃速。金蕤岂不芳,一时意未欲。

悠悠岁云暮,凌寒抱幽独。

偶成四首 其二

明代 陶安

八珍罗水陆,五采绣文章。美矣孰无好,用之非可常。

古今天地运,昼夜日星光。何必惊人眼,相看共久长。

水调歌头 九首 其一 送汪教授

明代 陶安

都城柳丝绿,曾跨锦骢游。玉堂紫薇花发,不听故人留。

却忆江东云树,薄采浙西芹藻,毡冷亦风流。移榻谢山下,菡萏碧波浮。

煮茶垆,题诗笔,庋书楼。潇潇官舍,如此疏鬓不胜秋。

教雨润流名郡,爱日晴烘归路,未许久林邱。回首五云里,鸣玉凤池头。

渔家傲 敬次上所赋

明代 陶安

驻马坡前观虎踞。金陵都会兴龙处。共沐陵天恩似雨。

芳草渡。江边营垒人家住。

御柳映街笼翠雾。锦衣银甲青骢驭。文武百官班簉鹭。

呼好侣。军门献纳勤来去。

咏史十五首 其十 令公

明代 陶安

战无不克算皆全,忠义优存智勇先。策立功勋塞天地,复安唐室旧山川。

杂谣六首 其一

明代 陶安

东南风起水流东,折转双帆横使风。莫言不及顺风速,还胜撑篙急浪中。

舟中望虎丘

明代 陶安

郁葱殿塔倚斜曛,树色岚光杳莫分。今夜名山当借宿,不教间却半床云。

首尾吟七首 其五

明代 陶安

人于物外莫容心,古淡情怀付雅琴。山阁淡风贞白氅,野窗梅月杜陵衾。

入厨空寂惟存菜,锄地清高不拾金。须信豪奢非久耐,人于物外莫容心。

首尾吟二十首 其十

明代 陶安

达观万象付评量,司造神功挈纪纲。刬尽剑门除割据,荡平滟滪作康庄。

太空日月明无蚀,永夜星辰净敛芒。长愿清宁天地好,达观万象付评量。

寄示从子旻二首 其一

明代 陶安

旧居数椽屋,昔别八经霜。兵后琴书少,城南畎亩荒。

家传存朴素,兄老喜安康。久病吾衰矣,唯期汝自强。

阅兵奏凯 其二 阅兵二

明代 陶安

巍巍左纛领干旄,百万神兵涌怒涛。战舰际天笳鼓震,定堪江海戮鲸鳌。

秋胡图

明代 陶安

春风车马拥归途,桑下娉婷绿映襦。尺璧绝尘心自许,千金为土眼如无。

未酬堂上慈亲养,误认城隅静女姝。何事须眉一男子,愧渠粉黛凛然殊。

次黄观澜韵二首 其二

明代 陶安

作室贵杞楠,炊黍资釜甑。雄才萃天策,六合遂兼并。

古今一俛仰,维人信无竞。勿言岁云迈,学老无疵病。

高飞择木栖,好音动清听。右掖苍柏阴,挥笔司文柄。

时相最好贤,招邀共觞饤。偶幸接微吟,独惭野夫性。

陶安

陶安

(1315—1371)明太平府当涂人,字主敬。元顺帝至正四年举人。授明道书院山长,避乱家居。朱元璋取太平,安出迎,留参幕府,任左司员外郎。洪武元年任知制诰兼修国史,寻出任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卒官。有《陶学士集》。► 479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