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陶安
县市无城堵,坡陀枕水滨。铜坑寒凿矿,炭户晓担薪。
兵后姜芽少,岩深箭竹新。沙蹊浮石子,戛戛履声频。
赠孙希孟
孤怀轩豁无滞碍,四坐友朋闻笑谈。苦茗瓯中水清冽,绿槐枝上日西南。
鸡豚布野民痍减,虎豹濒江武备谙。鲠直复全端厚德,贤如汲魏更何惭。
挽方兼山先生
家世渊源汉太常,乡闾德望鲁灵光。苍颜白发今何处,老竹枯芸尚满堂。
物外懒窝闲晚境,濠东小圃瘁秋香。深衣社里前修远,士类相逢重感伤。
登高凌歊台
粉黛香消辇路荒,雨晴菊意媚重阳。长江落木秋无际,短帽西风鬓有霜。
千嶂马腾环重镇,万松龙舞荫禅房。英雄多被繁华误,蜀雪湘云旧恨长。
次韵溪居六绝 其六
暖天涨雾结春阴,花片随波半欲沈。病鹤翎疏飞不起,却输黄鸟占高林。
雪洞
太素中含月窟圆,凿开冰玉万重坚。明生虚室疑无夜,冷积阴岩自有天。
琪树飞花迷鹤侣,石门掣锁露棋仙。玲珑相对同高洁,宛在华阳福地眠。
太真玩月图
华清浴后上龙楼,得与冰娥共素秋。貌对妆台金照面,光涵宫髻玉搔头。
梨园彻乐承欢暇,桂阙当天为我留。翠辇何缘不同到,宵衣应是罢宸游。
题袁氏卧雪堂二首 其二
雪满横山晓冷严,华堂帐暖蔽重帘。纵然邑宰来相见,不似当时举孝廉。
桐城杂咏四首 其三
晚窗坐未久,忽若松风鸣。问言何所鸣,荅云涧水声。
我来已再旬,不闻此声清。今夕特尔殊,潺湲复錝铮。
岂非冬寒候,万树凄风生。飘荡震原野,廛嚣杂营营。
群响有时辍,原泉独流行。昼夜无息机,天然发韶英。
去为江与河,洪涛播大瀛。因念古君子,名扬耻过情。
美德有根本,广誉久益荣。
写情四首 其四
年少儿郎久不归,营中长夜守孤帏。馀粮买得绫丝绢,留待妻来裁作衣。
忆别三首 其一
七年同在省东厅,回首征途夜戴星。南国远猷资幕府,西山爽气挹江亭。
壮年报国心常赤,贤主知人眼为青。鸿雁未秋音信少,每思好语似兰馨。
至安庆闻廖玉溪宪副等东下
李郭仙舟不可攀,我来惆怅夕阳间。料得对床篷底话,顺流一夜到龙湾。
首尾吟二十首 其八
达观万象付评量,楼殿如星起宝坊。唱佛狂谈如有理,参禅兀坐畏无常。
法传心印皆文字,形寓阎浮即色香。未必真空都绝物,达观万象付评量。
次韵贺汪炳叔董贯道二典签同寄诸博士余掌兵曹与博士厅隔一壁耳
虎旅传呼晓坐厅,千官如拱北辰星。昼长馆阁无尘到,时诵文章隔壁听。
席上恩光在莲炬,杯馀风味想茶经。诸贤同力扶持处,红日升天破晦冥。
悼故妻喻氏(壬寅卒于黄州官舍)
新晴 石径新晴步屧迟半因访友半寻诗东风虽老春还好开到荼蘼第一 ...
山市初看霁色新,痴云四野妒馀春。蝶蜂自动闲愁怨,欲逐莺花意未伸。
山东山行至绝顶
地峻清寒刮鬓毛,烟林雪麓几周遭。乾坤林国风云阔,海岱诸峰日月高。
远堠忽逢心少慰,小车难坐足频劳。蓬莱不隔千馀里,便欲飞身踏翠鳌。
太常引 壬寅季夏即事
江城六月雨声寒。河汉倒云端。白浪渺怀汉。笑门巷、撑船往还。
龙吟水面,鱼游砌上,田野势漫漫。稼穑本艰难,问何事、天公太悭。
寄示晟昱
兄弟年踰冠,儒门业贵精。别离春忽半,生理日须营。
汝母遗清范,娇儿动语声。寸心思念切,不寐到天明。
赠江有源
紫芝云冷隐臞仙,起傍星垣步列躔。世学有源难坠地,客游无处不谈天。
秋窗揽镜风欺鬓,夜榻评诗月透笺。台阁公卿暂留住,几回访我话流年。
苦斋 其二
力学在辛勤,才识观今古。譬如适远国,历险冒寒暑。
客有居深山,卓行独无侣。苦节励志操,苦药清肺腑。
焦思废寝食,坚忍能自许。旨美于此得,勿为艰难沮。
始信荼如饴,何殊隽膏乳。我生清苦多,薄命天赋予。
耐守久自安,相顾乐无语。
陶安
(1315—1371)明太平府当涂人,字主敬。元顺帝至正四年举人。授明道书院山长,避乱家居。朱元璋取太平,安出迎,留参幕府,任左司员外郎。洪武元年任知制诰兼修国史,寻出任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卒官。有《陶学士集》。► 479篇诗文
即景(二首)
寄示从子旻二首 其二
渊明醉图
纪志
咏张同知
富池㈠遇顺风
月蚀次韵张诚之
上命赋诗送枢判吴国兴回镇建兴并寄其弟元帅国宝
霜露
渔问
白莲社图
三月三十日费安中山长告别走赋六首 其五 述怀
九月蜂蝶
三月三十日费安中山长告别走赋六首 其二 寄察德元
奉赓御制中秋诗韵
方晴又雨
送黄文敬长岱山
次董参政送杨季常诗韵
赠风鉴雷霆电
水调歌头 九首 其一 送汪教授
大明铙歌鼓吹曲 其三 凯旋
浩气
镇守太平杨侯致仕
仲春雅集分韵得染字
龙江阅兵
送徒伯渊
写情四首 其二
次韵画松二首 其二
至正戊子下第南归与同贡黄章仲珍雷燧景阳同
有省
寄钱彦良二首 其二
寄胡仲渊
重阳二首 其一
送天门山长孙伯明归富春
送赵心德赴番禺令
送庸田佥事
写情四首 其三
次韵溪居六绝 其五
寄潘章甫二首 其一
浔阳道中二首 其二
送樊照磨
重登凤凰台献歌奉进时岁丙午剪除群凶殆尽喜而有作
为刘博士题画二首 其一
题刘履道行卷
鹤笼
次杨舜中教授韵
咏凫山
送程子厚
癸卯九月二十一日作
送朱仲良
咏史十五首 其四 葛武侯
芒种前雨
送易长卿二首 其一
寓姑苏半塘寺
首尾吟七首 其七
秋江雁影
次韵嵩溪悼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