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次韵王衡甫

次韵王衡甫

宋代 陶梦桂

野径溪桥取次行,山青水秀眼增明。
身居尘外年年健,心到灰时事事轻。
文阵挥戈吾退舍,诗坛歃血子同盟。
直将修月拿云手,拾得人间句见成。

诗人陶梦桂的古诗

寄王良佐

宋代 陶梦桂

高高林木带烟霞,短短茅檐寄水涯。
尽有清风疎种竹,苦无倾家荡产地密栽花。
云停栗里渊明屋,月满剡溪安道家。
会待子猷清兴发,扁舟一叶看平沙。

记初第时赠相士诗

宋代 陶梦桂

觅得荷衣亦偶然,三壬三甲莫虚传。
知无壬盖朱幡分,奈有清泉白石缘。
今日为贫行作吏,他时有路即归田。
头颅自断只如许,但问闲居得几年。

八月十三夜月

宋代 陶梦桂

人情何待十分圆,满目金波已浩然。
明到目陵头上发,寒侵郑老客中毡。
中秋未必似今夕,好景其如又隔年。
多谢望舒知此意,冰轮缓碾冰加鞭。

送舒用之葬有感

宋代 陶梦桂

藕塘三亩宅,松竹荫兰荪。
有酒曾留客,无香可返魂。
亲朋惟我老,心事与谁论。
苦泪如縻绠,随风洒墓门。

次韵同舟诸丈

宋代 陶梦桂

古岸留云色,晴江老日华。
捉船人上水,挝鼓客还家。
已自身如叶,何堪眼更花。
摇摇强招饮,茅店酒旗斜。

山礬

宋代 陶梦桂

香远花繁叶耐冬,人人道与木犀同,
一般赛得木犀过,能为人间报岁丰。

望郡城酬舟中诸丈

宋代 陶梦桂

归路宁迂三两程,落霞孤鹜近乡城。
水连霞浦天然碧。秋入西山雨后清。
鹿梦已醒谙世事,鸥盟独在见交情。
近来一事君知否,耳畔全无鼙鼓声。

良佐留别诗颇凄惋次韵叙闲居之乐以释之二首

宋代 陶梦桂

困人天气昼沉沉,饭罢茶瓯尽放深。
笑领故人游竹洞,因寻诗句到梅林。
已教儿去将诗写,又唤孙来把酒斟。
行乐既知明日少,合如吾祖惜分阴。

次韵汪山园

宋代 陶梦桂

泉石相干兴味长,梦魂飞不到钱塘。
病来弘景难忘药,老去渊明不御觞。
旧馆溪山勤检校,新收风月懒平章。
读书事业依然在,一目犹惭不十行。

赠神眼相士

宋代 陶梦桂

边檄烟尘日涨天,天教老病唤归田。
从君试问平塘水,更照衰容得几年。

感怀五首

宋代 陶梦桂

记得当年宴杏园,旁人尽道似神仙。
全家自此废耕织,枉费公家多少钱。

游永福寺二首 其一

宋代 陶梦桂

二十馀年不入山,重来疑是梦魂间。薰炉已冷灯犹在,经卷才收磬自闲。

寂寂禅关人罕到,茫茫人世事多艰。朅来细说无生话,稳坐蒲团不忍还。

感怀五首 其三

宋代 陶梦桂

佐岳归来得自如,依然服色似芙蕖。儿童痴绝牵衣问,腰下如何不见鱼。

次韵张彦谟

宋代 陶梦桂

沧海张公子,秋来会面稀。携诗晓相访,话旧夜忘归。

德劭吾身润,道行天下肥。穷通都莫问,一炷篆烟微。

赠眼科舒医士

宋代 陶梦桂

此老年来医有灵,病眸才洗便增明。
教侬还尽读书债,头白依然对短檠。

同子兴赋雪中折带冰梅

宋代 陶梦桂

雪里攀梅冷不胜,归来分插几空瓶。
花间来缀未凋玉,窗下细看元是冰。
旋觉暖回还易散,只愁冻损独先零。
诗翁贪看横斜影,未暝呼童急上灯。

平塘三首次子辉韵

宋代 陶梦桂

归来荒却旧田园,手自诛锄又一番。
江上清风终耐久,依然和月到柴门。

舟次卷雪楼四首 其二

宋代 陶梦桂

踏遍三边过剑关,故山风月几年闲。如今著我中间住,风月无缘独占山。

同子辉月下观梅二首 其一

宋代 陶梦桂

风声不作寒无力,云翳才收月有华。清兴牵人眠不得,开门共看古梅花。

重次龚子辉平塘韵三首

宋代 陶梦桂

梦觉归来涉旧园,共寻幽事有梅仙。
乍穿绿竹教成径,莫踏苍苔破却钱。
陶梦桂

陶梦桂

陶梦桂(一一八○~一二五三),字德芳,隆兴府(今江西南昌)人。宁宗嘉定十三年(一一二○)进士,调德安府司户参军。辟为安陆军节度推官。入荆南、四川安抚司幕。历知吉州万安、鄂州武昌县,通判辰州、岳州。官至朝请郎。理宗嘉熙三年(一二三九),命知容州,未赴。閒居十五年,宝祐元年卒,年七十四。有《平塘陶先生诗》三卷(卷三为附录),今仅存民国宜秋馆翻刻清雍正十二年修补明崇祯元年裔孙陶文章刊本。事见本集卷三宋罗必先《故知容州朝请陶公墓志铭》及近人李之鼎跋。 陶梦桂诗,以宜秋馆翻刻本(藏浙江图书馆)为底本,底本明显错讹酌予订正。► 61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