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阎仲彬山水歌

阎仲彬山水歌

明代 童冀

总章右相之子孙,丹青名家今尚存。老来寓隐吴市门,白头未觉两眼昏。

荆关范郭久擅场,彬也醉来下笔亲。吴兴作者何纷纷,眼中忽复见此人。

高堂雪壁垂缣素,白日苍茫起烟雾。长林大谷少人行,海阔天低风景暮。

蓬莱圆峤不可到,咫尺仙凡隔归路。丹崖瀑布悬秋旻,入耳飒飒悲风度。

重冈复岭云气连,阴洞或有蛟龙眠。人间霖雨不易至,便欲辟谷求神仙。

丈人偶立秋风前,怅望落日心悠然。明朝拂衣下衡霍,采芝共入商山烟。

诗人童冀的古诗

题秋江送别图

明代 童冀

江上西风急,维舟待晓行。前山新月上,正是晚潮生。

题太白小像

明代 童冀

不到长安久,帝乡风月閒。面馀山水色,知是夜郎还。

题红梅三首 其二

明代 童冀

月殿春风早,瑶姬试晚妆。为怜□□□,□□□霓裳。

寄宋景濂太史

明代 童冀

太史东归未赐环,菟裘营就白云间。九重一夜思前广,丹陛经年辍近班。

视草玉堂登要地,紬书金匮记名山。颇闻尚抱烟霞疾,天上蓬莱足燕閒。

刘氏二子诗

明代 童冀

君不闻卞壸二子真孝子,以身殉父从父死。又不闻刘璹二子家被兵,以身捍父同父生。

一生一死幸不幸,同博千秋万古名。身亦何所有,子职所当为。

独怜彼寇心,天理曾不亏。呜呼人心天理曾不亏,毁常败俗夫何为。

再次韵酬中孚时新卜筑优游洞中 其二

明代 童冀

故人归隐优游洞,对客清谈似泰初。旧栽露果猿能摘,新构云巢鹤共居。

市上三人传有虎,山中一月食无鱼。汉庭当有公车召,莫学虞卿穷著书。

题扇面小景二首 其一 云山

明代 童冀

前山新雨过,碧树晚风寒。可惜清秋景,无人共倚阑。

黄河舟中述怀二首 其一

明代 童冀

昔年承召沐恩波,投老飘零感慨多。清梦常时怀绛阙,白头今日过黄河。

朔云鸿雁来边塞,落日牛羊散近坡。最忆故山茅屋好,春风日夜长烟萝。

效何水部一首

明代 童冀

看梅东阁上,遥忆帝京时。梁园雪未下,华林春已归。

香飘鳷鹊观,影落天渊池。已伤白发暮,敢怨清光迟。

陇首成异域,何用寄相知。

云林书舍

明代 童冀

少微轩冕累,雅志在林坰。读书三十年,乃为尘事婴。

束装去京国,遥遥抵南荆。疾风吹单舻,五月凌洞庭。

东还岂不乐,尚阻千里程。永怀园田芜,岁月忽屡更。

披图觌斯境,依依念平生。云山谅悠邈,缅焉起深情。

庚午立春日偶成

明代 童冀

一别乡关十五年,寸心日夜望归田。孤舟心雨沧江上,茅屋秋风夕照边。

归梦常时随越鸟,倦游何意复幽燕。小楼昨夜东风起,又见天边斗柄旋。

次苏平仲编修北山记游韵二十四首 其十二

明代 童冀

精蓝结构自前朝,金地庄严映绮寮。台殿四时常五色,觚棱初日绚重霄。

黄龙听法空山静,白马驮经故国遥。尚忆禅房曾借榻,松声午夜撼江潮。

庚午中秋贡院述怀呈同志

明代 童冀

夜久棘闱风露凉,盍簪邂逅至公堂。百年几度看明月,千里相逢各异乡。

谩把金尊斟绿醑,羞将白发对清光。少年独羡蟾宫路,折桂归来两袖香。

谢王雪舟惠楮衾

明代 童冀

楮生家住剡溪濆,每念无毡郑广文。月夜念谙尘榻冷,春风今向雪舟分。

玉堂天上无清梦,茅屋山中有白云。见说梅花消息近,好将心事问东君。

次本存客居感时韵二首 其二

明代 童冀

小斋枕水系流槎,老屋栖云近钓家。半榻夕阳间贝叶,一庭春色净苔花。

劳生何异蚁旋磨,阅世遽如蝇集瓜。昨夜故山垂入梦,一窗白月正鸣蛙。

次庄孟敬韵二首 其一

明代 童冀

日暮谁令涉远途,此身天地一蘧庐。清宵无梦追班马,白日何心校鲁鱼。

万事已师齐物论,一愁未有绝交书。故人有意怜岑寂,时致香醪为破除。

次苏平仲编修北山记游韵二十四首 其十九

明代 童冀

金陵双阙屹岧峣,台殿参差上九霄。阊阖殿云浮王气,石城午夜撼江潮。

中华文物衣冠盛,上苑春风莺燕娇。四海梯航效庭贡,信知干羽格三苗。

次苏平仲编修北山记游韵二十四首 其十四

明代 童冀

枕流亭子碧山围,石涧桥危过客稀。流水落花春自老,湿云栖树晚犹飞。

山人和露收松子,木客临池制芰衣。欲向丹崖同采药,黄精雨后渐应肥。

次苏平仲编修北山记游韵二十四首 其二十一

明代 童冀

丹砂未就二毛新,却向名山访异人。庭下樵夫讶种放,山中羽客似吴筠。

看云日日浮松酿,临水时时正葛巾。欲向桃源营草阁,故人还许卜比邻。

次韵酬衍师

明代 童冀

白首论交得衍公,片云犹恨隔西东。百年谩说三生旧,十日曾无一笑同。

大药何能消鬓雪,新诗自可愈头风。岁寒心事如松柏,不学春花旦暮红。

童冀

童冀

浙江金华人,字中州。洪武时征入书馆。与宋濂、姚广孝等相唱和。出为全州教官,官至北平教授。以罪死。有《尚絅斋集》。► 229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