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题江村片雨图

题江村片雨图

明代 童冀

斜日江村外,苍茫片雨秋。披图忽相忆,曾上岳阳楼。

诗人童冀的古诗

题宋道君画二首 其一 鸡冠花

明代 童冀

绛帻秋风里,青城夜月中。君王有先见,应写雁来红。

寄武昌吴广文二首 其一

明代 童冀

大江东下鄂州城,千里频烦远寄声。壮志每怜人易老,异乡犹喜月同明。

云萍半世偶相遇,胶漆十年无此情。闻道归来黄鹤语,五湖曾许白鸥盟。

即事次李本存少府韵 其一

明代 童冀

镜里功名白发新,青衫犹复困黄尘。十年厌听双溪雨,一策相依万里身。

老觉有情皆梦境,穷将无愧事心神。莫言未卜归何日,在处青山许隐沦。

再次韵酬中孚时新卜筑优游洞中 其六

明代 童冀

碧山学道幽居好,新种筼筜绕屋齐。客至时时尊有酒,春来日日醉如泥。

但须百斛斟云液,不用千金买月题。却笑山公骑款段,秋风摇曳玉山低。

次金中孚韵寄陈一山鍊师六首 其三

明代 童冀

枕流亭下青山近,过雨岚光照碧窗。宇宙黄尘清气少,江湖秋水白鸥双。

山中有客如孙楚,床下何人拜老庞。犹喜山田多种秫,西成看酿酒盈缸。

次庄孟敬韵二首 其一

明代 童冀

日暮谁令涉远途,此身天地一蘧庐。清宵无梦追班马,白日何心校鲁鱼。

万事已师齐物论,一愁未有绝交书。故人有意怜岑寂,时致香醪为破除。

江上雨晴晓望

明代 童冀

老去情怀厌雨声,篷窗晓起坐新晴。云间一鹤从天下,江上群山照眼明。

身世悠悠浑是梦,客乡事事总关情。白头竟为徵书起,深愧当年鲁两生。

小游仙四首次金中孚韵 其三 刘阮天台

明代 童冀

桃花流水旧天台,万丈红尘眯不开。见说白云天路远,当年刘阮若为来。

庚午立春日偶成

明代 童冀

一别乡关十五年,寸心日夜望归田。孤舟心雨沧江上,茅屋秋风夕照边。

归梦常时随越鸟,倦游何意复幽燕。小楼昨夜东风起,又见天边斗柄旋。

谒卞将军祠

明代 童冀

五湖云扰鏖中原,五马渡江江欲浑。关中帝子已北狩,洛下士族争南奔。

新亭英雄相对泣,国体艰危仅能立。姑熟甫见欃枪沉,历阳又闻䝟貐入。

江左夷吾身退高,廊庙重臣刘与刁。幼君母后等孤注,元舅鼠伏先遁逃。

将军精忠贯白日,气吞馀子前无敌。身冒白刃如无人,此身不知知有国。

二子从父身争先,父前子后同九泉。当时豪杰谁不死,一门忠孝今千年。

六朝往事随流水,将军至今犹庙祀。世间万事等飘风,只有忠孝传无穷。

次苏平仲编修北山记游韵二十四首 其二十二

明代 童冀

少日论文似马迁,要将勋业勒燕然。青云无力追才彦,黄卷穷年对圣贤。

老去肯为题柱客,时来惧作出山泉。东风昨夜吹芳草,又见西楼斗柄旋。

效李长吉一首次中孚韵

明代 童冀

白露下百草,庭阶陨红兰。愁肠剧车轮,夜夜相回环。

青灯照鱼目,梦向交河还。枕冷珊瑚枝,不知双涕潸。

送郡守入觐

明代 童冀

陌头官柳绿依依,三月春风上帝畿。京口月移双阙近,钟山日上五云飞。

天开阊阖瞻龙衮,乐奏箫韶有凤仪。想见在廷称治最,归来五马足光辉。

戊午生旦次丁己生旦诗韵

明代 童冀

去岁三湘把酒卮,洞庭烟浪渺无涯。云山庭地怀乡国,风木终天感岁时。

客里交情贫独在,镜中勋业鬓先知。半生旧学皆荒落,只有归心不外驰。

荒州行

明代 童冀

永州荒州多宿草,永州州多人苦少。南村州荒无人耕,北村草深人不行。

往年峒徭据城壁,驱迫编户充军役。十户迨今无一存,当时宁望长儿孙。

壮者随军入军伍,老者尽作泉下土。少者仅存虽长成,十家九户惟单丁。

应当门户倦奔走,岂有馀力到农亩。荒州积草如人长,熟州近年亦抛荒。

男啼女号饭不足,草根木实常充腹。荒州幸免官徵科,熟州徵科真奈何。

永民自叹生来苦,不信人间有乐土。君不见隔岸即是全州山,四时耕垦无时閒。

次苏平仲编修北山记游韵二十四首 其二

明代 童冀

梯航重译会京都,喜见皇风冒海隅。郏鄏万年新定鼎,玉关千里罢飞刍。

匡时有志随群彦,学道无成惜壮图。已遂鹪鹩一枝愿,春风宁羡上林乌。

送王镇抚

明代 童冀

将军官陇西,家住东海头。陇水岂不长,不入东海流。

将军归东海,

次前韵奉简范景先先生 其二

明代 童冀

种学须时习,工夫似力田。终身似穮蓘,不必问丰年。

读山海经二首 其一

明代 童冀

古来学仙者,汉武殊可怜。后宫降王母,东狩封泰山。

青鸟去不返,巨石乃能言。空留蟠桃核,谁能待千年。

题扇面小景二首 其二

明代 童冀

玉钩半榻水晶帘,金鸭馀香晚倦添。睡熟纱厨天似水,绿荷凉月夜厌厌。

童冀

童冀

浙江金华人,字中州。洪武时征入书馆。与宋濂、姚广孝等相唱和。出为全州教官,官至北平教授。以罪死。有《尚絅斋集》。► 229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