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古诗十首 其五

古诗十首 其五

明代 童冀

空斋阒无事,焚香坐清晨。客至惟清谈,客去常杜门。

兹辰偶惬意,驾言出城闉。昔游岁未殚,今来已徂春。

冉冉四序换,种种双鬓新。盛年不重来,俯仰愧古人。

诗人童冀的古诗

题凝清轩三首 其二

明代 童冀

少无簪组念,雅志在丘岑。结庐古涧阿,栖迹嘉树林。

南轩纳朝阳,北牖延夕阴。踵门无深辙,入室有鸣琴。

良朋以时至,清坐谈古今。秫田秋向熟,浊醪行可斟。

倾筐撷园蔬,持竿钓清浔。欢饮聊共适,过满非所钦。

再次韵酬中孚时新卜筑优游洞中 其一

明代 童冀

徵君久客厌城府,年来旋买碧山栖。墙头来荔秋阴合,屋角筼筜云影齐。

人言遗逸似柳下,我忆画图如竹西。有约明年定相过,杖藜随处踏春泥。

赴京遇雨留客邸次公叙韵

明代 童冀

积雨青灯暗,羁人白发生。愁知清夜永,老觉黑貂轻。

宾馆悲长铗,泥涂畏远程。故山茅屋好,漂泊愧浮名。

次苏平仲编修北山记游韵二十四首 其一

明代 童冀

上方台殿倚新晴,曾忆当年此地行。松籁半天惊雨过,竹窗中夜听泉鸣。

黄金未炼丹砂就,青镜先催白发生。欲访旧游还自笑,故山猿鹤肯相迎。

次彦德广文迁居韵二首 其一

明代 童冀

十年烽火照吴中,环堵空怀一亩宫。客舍惊乌翻夜月,宦途飞鹢退天风。

梁园宾客馀枚叟,楚国衣冠老白公。昨夜壮游还入梦,东华日逐软尘红。

种德堂

明代 童冀

种竹期作林,种松望成阴。种德何所期,乃在方寸心。

勿谓寸心小,生意无古今。勿谓萌蘖微,拱把可十寻。

柯叶日以茂,根本日以深。尚虑斧斤伐,莫使牛羊侵。

我歌聊自儆,持用比心箴。

再次前韵赠别 其一

明代 童冀

一第功名负壮心,先鸣宁复记平阴。乾坤又见朝周正,湖海谁怜尚越吟。

兵火十年双鬓改,家山千里暮云深。汉庭未信冯唐老,青镜侵寻雪满簪。

送孙架阁掾淮南省

明代 童冀

二月江南芳草青,送君此行空复情。掾曹颇胜州县职,男儿须勒彝鼎铭。

襟怀无愧范孟博,姓名似是孙子荆。落日重城莫回首,长淮吹浪东风腥。

次苏平仲编修北山记游韵二十四首 其十八

明代 童冀

故人天上辍朝班,日向云林载酒还。阊阖九重天帝所,蓬莱方丈道家山。

一年春色二分过,百岁浮生几日閒。颇怪沧洲陈逸士,抗尘时复到人间。

次前韵奉简范景先先生 其六

明代 童冀

乱后居城府,青山每见留。晚来新雨过,秀色满墙头。

送朱长史致仕还乡

明代 童冀

凤城晓日软尘红,鹤发承恩出九重。千里乡关淮水北,五云宫阙大江东。

汉廷清议贤疏傅,楚地耆年重白公。想见到家频致客,击鲜酾酒醉春风。

次前韵简衡阳王俊华广文一首

明代 童冀

八咏楼前婺女城,一年不听早莺声。登楼年喜青山在,览镜羞添白发明。

故国春风频入梦,异乡啼鸟最关情。愁来更忆王文学,何日东归共结盟。

即事次李本存少府韵 其二

明代 童冀

论交久叹白头新,况复关河有战尘。道在乾坤非外物,人生疾痛举吾身。

青灯永夜泣山鬼,玄牝何年养谷神。慎勿乘风破高浪,世间陆海正渊沦。

小游仙四首次金中孚韵 其四 芙蓉城仙

明代 童冀

三生应误读黄庭,谪向人间老月明。欲蹑凤翎寻旧梦,刚风秋隔五云城。

次则中见赠韵

明代 童冀

海鹤东游久未还,青田芝老白云寒。前身己悟三生石,大药难逢九转丹。

好景每从愁里过,乡山长在梦中看。百年身世真何物,白首劳生未得安。

移竹次以贞韵兼怀湘中士友

明代 童冀

泮水秋风吹鹤发,江湖夜雨忆鱼竿。客乡赖有书声好,官舍新添竹色寒。

粉节飘香浮绿蚁,锦笺题字寄青鸾。美人远隔潇湘浦,日暮碧云天外看。

云林书舍

明代 童冀

少微轩冕累,雅志在林坰。读书三十年,乃为尘事婴。

束装去京国,遥遥抵南荆。疾风吹单舻,五月凌洞庭。

东还岂不乐,尚阻千里程。永怀园田芜,岁月忽屡更。

披图觌斯境,依依念平生。云山谅悠邈,缅焉起深情。

寄武昌吴广文二首 其一

明代 童冀

大江东下鄂州城,千里频烦远寄声。壮志每怜人易老,异乡犹喜月同明。

云萍半世偶相遇,胶漆十年无此情。闻道归来黄鹤语,五湖曾许白鸥盟。

寄金中孚

明代 童冀

严城旌旆拂招摇,大野烽烟一战消。塞上野归宛騕袅,军中独数汉嫖姚。

天闲恩锡五花马,记室家传七叶貂。共说陈琳工草檄,可能有意向渔樵。

次胡仲申先生斋居述怀韵十首兼简宋景濂先生 其十

明代 童冀

金华山下路,吾亦爱吾庐。终岁无车辙,阶前草不锄。

童冀

童冀

浙江金华人,字中州。洪武时征入书馆。与宋濂、姚广孝等相唱和。出为全州教官,官至北平教授。以罪死。有《尚絅斋集》。► 229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