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孙架阁掾淮南省

送孙架阁掾淮南省

明代 童冀

二月江南芳草青,送君此行空复情。掾曹颇胜州县职,男儿须勒彝鼎铭。

襟怀无愧范孟博,姓名似是孙子荆。落日重城莫回首,长淮吹浪东风腥。

诗人童冀的古诗

次苏平仲编修北山记游韵二十四首 其十五

明代 童冀

浣花溪上筑茅堂,好客过从只漫郎。白露飞来汀草碧,鳜鱼初上柳花香。

放舟日日钓春雨,按剑时时惜夜光。好罢丝纶閒袖手,世间陆海事茫茫。

次平仲酬唐宗鲁侍郎韵二首 其一

明代 童冀

粉署凝香画省中,归来一笑大江空。客星躔度连卿月,王国衣冠盛士风。

玉帛四夷重译贡,车书一统万方同。东华门外尘如海,尚忆天街踏软红。

吴贞媛诗

明代 童冀

贞哉王氏妇,结发从所天。百年奉箕帚,中所成弃捐。

白首会一死,甘心即九泉。婉婉桃李花,随时竞春妍。

漂泊风雨中,零落岐路间。死者奚所憾,永为生者怜。

次苏平仲编修北山记游韵二十四首 其四

明代 童冀

桃花源洞石梁低,间有渔郎此路迷。白鹤归来作人语,苍松种久与云齐。

水深夜壑藏金室,雨过春泥印虎蹄。共说前冈更幽绝,谁能结屋事岩栖。

送孙架阁掾淮南省

明代 童冀

二月江南芳草青,送君此行空复情。掾曹颇胜州县职,男儿须勒彝鼎铭。

襟怀无愧范孟博,姓名似是孙子荆。落日重城莫回首,长淮吹浪东风腥。

题睡凫 其六

明代 童冀

彭泽休容后,西风满面尘。故交零落尽,谁是素心人。

古诗十首 其九

明代 童冀

结发业坟典,志尚希古人。区区守章句,坎壈愧此身。

洙泗道已远,伊洛行复湮。岁月不我与,五十恐无闻。

君子贵达道,志士斯求仁。

题云山小画二首 其二

明代 童冀

不踏乡山路,于今又几年。茅檐知不远,只在白云边。

次本存客居感时韵二首 其二

明代 童冀

小斋枕水系流槎,老屋栖云近钓家。半榻夕阳间贝叶,一庭春色净苔花。

劳生何异蚁旋磨,阅世遽如蝇集瓜。昨夜故山垂入梦,一窗白月正鸣蛙。

送王子充潘生之金陵兼简杨宗敏

明代 童冀

故人八月下金陵,秋水扬帆似建瓴。王掾水才头最黑,潘郎多病发犹青。

西风燕去乌衣巷,落日人归白下亭。闻道扬雄频在告,闭门定草太玄经。

次苏平仲编修北山记游韵二十四首 其十二

明代 童冀

精蓝结构自前朝,金地庄严映绮寮。台殿四时常五色,觚棱初日绚重霄。

黄龙听法空山静,白马驮经故国遥。尚忆禅房曾借榻,松声午夜撼江潮。

题宋道君画二首 其一 鸡冠花

明代 童冀

绛帻秋风里,青城夜月中。君王有先见,应写雁来红。

三次韵奉简太史宋先生 其向

明代 童冀

帝乡一别又经年,却向丹丘访羽仙。阊阖向云丹凤阙,江湖春水白鸥天。

儒林接武登群彦,官署弘文易旧联。颇念草玄扬执戟,白头能复赋甘泉。

题宋道君画二首 其二 黄雀

明代 童冀

艮岳春风暖,飞鸣意自閒。宁知他日恨,却在纥干山。

题张来仪青山白云图

明代 童冀

天下几人画董元,近代独数高房山。房山不独妙形似,辅以丹碧增其妍。

往年未识庐山面,曾向房山画中见。高堂白日生云烟,分明坐我南康县。

大山嵯峨倚天立,倒捲银河泻空碧。山山起伏争坡陀,海涛出没晴云多。

醉酣老眼重摩挲,此身便欲栖烟萝。十年一梦隔云海,却向长江闻棹歌。

青山于人如旧识,满眼黄尘非故国。羞将白发照沧浪,咫尺家山归未得。

先生旧业庐山前,丹青蚤得房山传。还能作画远相寄,白头共赋归来篇。

次邓作霖韵三首 其二

明代 童冀

十日春无一日晴,可堪折柳送君行。遥知客舍闻鸡舞,尚忆宾兴赋鹿鸣。

恋阙几形青琐梦,还家共羡锦衣荣。少陵老去孤忠在,定有新诗纪北征。

题翠微吟藁

明代 童冀

幽人结屋翠微里,日日哦诗面碧岑。岚气晓侵书帙润,烟光暖入砚池深。

千金白璧无轻售,三叹朱弦有赏音。珍重锦囊须什袭,莫将声价动鸡林。

小游仙四首次金中孚韵 其四 芙蓉城仙

明代 童冀

三生应误读黄庭,谪向人间老月明。欲蹑凤翎寻旧梦,刚风秋隔五云城。

赴京遇雨留客邸次公叙韵

明代 童冀

积雨青灯暗,羁人白发生。愁知清夜永,老觉黑貂轻。

宾馆悲长铗,泥涂畏远程。故山茅屋好,漂泊愧浮名。

次张来仪题金华山居图韵

明代 童冀

我昔采玄芝,东上金盆山。仙人五云车,可望不可攀。

授我日月鼎,粲然铅汞斑。持归石室中,神光烛茅菅。

自从落城府,岁运亦已还。颇闻青田鹤,近自辽海还。

口衔五色图,飞下青冥间。山中旧茅屋,言归老云关。

丹液庶有成,白首回童颜。

童冀

童冀

浙江金华人,字中州。洪武时征入书馆。与宋濂、姚广孝等相唱和。出为全州教官,官至北平教授。以罪死。有《尚絅斋集》。► 229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