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童冀
白头万里客幽燕,丈席犹怜有旧毡。客舍寻常饶积雪,帝乡迢递邈非烟。
故人频致乌薪赠,豪室空馀兽炭燃。昨夜西楼瞻斗柄,椒花又喜颂新年。
题睡凫 其六
彭泽休容后,西风满面尘。故交零落尽,谁是素心人。
次邓作霖韵三首
倾盖相逢见素心,别来梦隔楚云阴。不惭下里巴人曲,几和南阳梁甫吟。
鸿雁书回千里远,鱼龙水落大江深。双溪此夕知何夕,邂逅官曹又盍簪。
云林书舍
少微轩冕累,雅志在林坰。读书三十年,乃为尘事婴。
束装去京国,遥遥抵南荆。疾风吹单舻,五月凌洞庭。
东还岂不乐,尚阻千里程。永怀园田芜,岁月忽屡更。
披图觌斯境,依依念平生。云山谅悠邈,缅焉起深情。
次前韵奉简范景先先生 其三
奕世衣冠盛,应须子弟佳。如何王相国,辛苦树三槐。
题凝清轩三首 其三
高轩临曲涧,长夏有馀清。微风洒然至,林木起秋声。
焚香坐清昼,素心澹无营。幸微轩冕累,庶免忧患婴。
于陵乐灌园,沮溺志耦耕。晤言聊自适,谁谓薄浮荣。
送孙架阁掾淮南省
二月江南芳草青,送君此行空复情。掾曹颇胜州县职,男儿须勒彝鼎铭。
襟怀无愧范孟博,姓名似是孙子荆。落日重城莫回首,长淮吹浪东风腥。
题宋道君画二首 其一 鸡冠花
绛帻秋风里,青城夜月中。君王有先见,应写雁来红。
黄河舟中述怀二首 其二
解缆龙江暮雨寒,朔风回薄楚云间。五更风醒惟闻雁,一月舟行不见山。
半世悠悠孤枕梦,百年扰扰几人闲。劳生宇内成何事,独羡斜阳倦鸟还。
题扇面小景二首 其一
月殿笙箫十二楼,霓裳按彻小凉州。西风吹断钧天梦,香老琪花几度秋。
题翠竹红梅
玛瑙坡前雪未消,小楼翠袖倚娇娆。醉中不省看图画,行过西湖第六桥。
三次韵奉简太史宋先生 其三
一舸秋风下大江,归来寄傲倚南窗。平生诺重黄金百,有子才如白玉双。
进善旧师羊舌赤,退耕近学鹿门庞。山田见说秋多秫,云液悬知酿满缸。
即事次李本存少府韵 其三
姚宋亡来事事新,一丘聊复避红尘。劳生未悟梦中梦,举世皆忧身外身。
夜月推敲烦木客,春风剪刻藉花神。年来了绝功名念,独未忘情向隐沦。
题钩勒竹四首 其一
月澹秋阴薄,庭空夜色寒。西风剪云母,片片堕琅玕。
古诗十首 其十
天地大无外,伊人处其中。寸心具万善,上帝所降衷。
胡为汨利欲,扰扰昧始终。修名不早立,甘与草木同。
圣贤亦何人,令德垂无穷。
赠风鉴田复二首 其二
少年功业已无心,况复萧萧雪满簪。蔡泽复平空自许,杜陵老去即长吟。
烟中草色孤村晚,雨后松花一径深。正忆家山无限好,隔林何处语幽禽。
再次韵酬中孚时新卜筑优游洞中 其四
黄金不解化丹砂,青镜时能点鬓华。旧读春秋演繁露,近餐日月咽晨霞。
硬黄小字临章草,太白深杯对菊花。好约安期羡门子,秋风海上觅星槎。
后和陶诗 其三
西京全盛时,金城高且完。十二罗通衢,四方萃衣冠。
金张贵公子,锦衣照朱颜。甲第连云霄,车马塞城关。
鸡鸣趋青琐,日晏下朝端。琼楼启华宴,瑶瑟发清弹。
吴娃引赵女,妙舞翔凤鸾。亦知衡门下,士不免饥寒。
题扇面小画
烟凝丹嶂晚,木落镜天秋。可惜清宵月,无人共倚楼。
次胡仲申先生斋居述怀韵十首兼简宋景濂先生 其七
故人时见过,有酒即须留。但得时时醉,百钱馀杖头。
题太乙莲舟画
一叶杭天风,万里秋云远。慎勿向三山,蓬莱近清浅。
童冀
浙江金华人,字中州。洪武时征入书馆。与宋濂、姚广孝等相唱和。出为全州教官,官至北平教授。以罪死。有《尚絅斋集》。► 229篇诗文
题春郊晓牧图
再次韵酬中孚时新卜筑优游洞中 其六
次胡仲申先生斋居述怀韵十首兼简宋景濂先生 其三
息斋风竹
次苏平仲编修北山记游韵二十四首 其三
庚午中秋贡院述怀呈同志
次前韵简用和郎中 其二
题秋江送别图
次彦德广文元夕诗韵八首 其三
次前韵奉简范景先先生 其七
小游仙四首次金中孚韵 其四 芙蓉城仙
谒岳鄂王墓
送翁仲彬回金陵
次金中孚韵寄陈一山鍊师六首 其一
次德希感时韵二首 其二
早朝遇雨次公叙韵
种德堂
题画唐马
次胡仲申先生斋居述怀韵十首兼简宋景濂先生 其八
题红梅三首 其三
题红梅三首 其二
海上用兵次萧申之韵五首 其五
三次韵奉简太史宋先生 其二
古诗十首 其九
寄宋景濂太史
次苏平仲编修北山记游韵二十四首 其七
后和陶诗 其二
跋文丞相遗墨
题黄龙洞
次前韵述怀
丙辰立春日留钱塘
再次韵酬中孚时新卜筑优游洞中 其二
送友人进表次韵
送人入京
次韵衍师约看杏花
次彦德广文元夕诗韵八首 其二
次苏平仲编修北山记游韵二十四首 其二十三
次苏平仲编修北山记游韵二十四首 其十七
后和陶诗 其四
题睡凫 其一
次郡守游山诗韵
仪真客中
次胡仲申先生斋居述怀韵十首兼简宋景濂先生 其五
移竹次以贞韵兼怀湘中士友
次苏平仲编修北山记游韵二十四首 其四
古诗十首 其三
盛生诗
丁巳生旦有感
赠丹崖隐者
海子桥大风即事一首
再次韵酬中孚时新卜筑优游洞中 其五
次苏平仲编修北山记游韵二十四首 其十九
寄武昌吴广文二首 其一
题太白小像
次前韵寄王广文
次苏平仲编修北山记游韵二十四首 其十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