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次苏平仲编修北山记游韵二十四首 其七

次苏平仲编修北山记游韵二十四首 其七

明代 童冀

矫首钟山澹暮烟,帝乡一别又经年。玉堂夜直如天上,丹地春来梦日边。

西掖故人应好在,北窗无事且高眠。兴来忽忆参寥约,杖策同参玉版禅。

诗人童冀的古诗

次金中孚韵寄陈一山鍊师六首 其二

明代 童冀

有客苦吟生白发,常时得句似黄初。牧羊时识左元放,瘗鹤近临陶隐居。

石田岁晚惟收秫,野水秋深堪种鱼。莫信文成能玩世,饭牛虚写腹中书。

追和子昂学士鄂王坟韵

明代 童冀

二龙绝漠竟流离,五马浮江势尚危。北上忠臣生白发,东南兴运止黄旗。

新亭谁洒中原泪,大厦良非一木支。落日湖光明埤堄,凤箫遥应角声悲。

次胡仲申先生斋居述怀韵十首兼简宋景濂先生 其十

明代 童冀

金华山下路,吾亦爱吾庐。终岁无车辙,阶前草不锄。

题扇面小景二首 其一 云山

明代 童冀

前山新雨过,碧树晚风寒。可惜清秋景,无人共倚阑。

后和陶诗 其二

明代 童冀

生世岂不长,少年忽已老。况复涉忧患,余生仅能保。

客乡风土殊,水火异湿燥。百事每随人,五更起常早。

宁能逐声利,冰炭置怀抱。有酒陶一觞,身外无复道。

题红梅三首 其三

明代 童冀

流水小桥西,东风路欲迷。渔郎莫回首,不是武陵溪。

再次前韵赠别 其三

明代 童冀

旧识匡庐罨画间,舣舟几梦落星湾。卜居未遂东西瀼,招隐空怀大小山。

四海风尘求骏足,十年林壑閟烟鬟。若为得似南山豹,雾雨何曾露一斑。

寄宋景濂太史

明代 童冀

太史东归未赐环,菟裘营就白云间。九重一夜思前广,丹陛经年辍近班。

视草玉堂登要地,紬书金匮记名山。颇闻尚抱烟霞疾,天上蓬莱足燕閒。

次苏平仲编修北山记游韵二十四首 其十七

明代 童冀

小池春水涨微澜,把酒临风且尽欢。三月韶光付流水,百年心事几凭阑。

劳生已信儒冠误,阅世方知蜀道难。得失由来会天定,雨云翻覆谩多端。

息斋风竹

明代 童冀

夜久商飙起,萧萧山月明。小窗云影乱,无处觅秋声。

早朝遇雨次公叙韵

明代 童冀

阊阖晨开扇影分,风飘仙乐静中闻。九天雨露垂恩泽,五色旌旗绚彩云。

犀象效琛来绝域,衣冠赐宴总元勋。陋儒拟笔图王会,昭代于今政用文。

题墨梅三首 其三

明代 童冀

昏昏俱守默,皎皎欲谁怜。讵意林和靖,年来亦尚玄。

次苏平仲编修北山记游韵二十四首 其七

明代 童冀

矫首钟山澹暮烟,帝乡一别又经年。玉堂夜直如天上,丹地春来梦日边。

西掖故人应好在,北窗无事且高眠。兴来忽忆参寥约,杖策同参玉版禅。

题张来仪青山白云图

明代 童冀

天下几人画董元,近代独数高房山。房山不独妙形似,辅以丹碧增其妍。

往年未识庐山面,曾向房山画中见。高堂白日生云烟,分明坐我南康县。

大山嵯峨倚天立,倒捲银河泻空碧。山山起伏争坡陀,海涛出没晴云多。

醉酣老眼重摩挲,此身便欲栖烟萝。十年一梦隔云海,却向长江闻棹歌。

青山于人如旧识,满眼黄尘非故国。羞将白发照沧浪,咫尺家山归未得。

先生旧业庐山前,丹青蚤得房山传。还能作画远相寄,白头共赋归来篇。

次前韵奉简范景先先生 其二

明代 童冀

种学须时习,工夫似力田。终身似穮蓘,不必问丰年。

题广陵太守归

明代 童冀

戎马驱驰岁月迁,南柯一梦竟游仙。丁年有恨违乡国,丙舍犹怜有墓田。

几处丘原存马鬣,谁家圭组尚蝉联。披图不用重嗟感,金粟荒冈澹暮烟。

暑雨即事感怀

明代 童冀

江南五月黄梅雨,溽暑熏蒸无燥土。燕山道上走黄尘,不识南中霖潦苦。

今年燕山暑雨多,六月日日闻滂沱。床头汗衣欲沾体,门前流潦看成河。

东家墙颓空四壁,西家水入深三尺。群蛙白日堂上鸣,孤萤后夜梁间出。

束薪斗米不论钱,城中比屋无炊烟。泥涂不异犀浦道,禁火翻同寒食天。

我生炎方困溽湿,不知朔土犹蒸郁。朔南由来地势偏,气候一月相后先。

我愿天公怜远客,白头早遂归乡约。秪今溽暑行已过,岁晚苦寒其奈何。

次德希感时韵二首 其二

明代 童冀

寝薪未觉涕先流,销印无从借箸筹。台阁望隆中执法,宫闱政仰大长秋。

乘舆北幸严时狩,带甲东征尽贵游。何日皇威清海岱,五湖能复逐扁舟。

观尽忠池拜余忠宣公墓

明代 童冀

荒池斜日暝云阴,独立空山泪满襟。遗老能言当日事,寒泉犹照死时心。

百年妻子皆鱼腹,一代山河竟陆沉。故国春风又芳草,秪应遗恨九原深。

次苏平仲编修北山记游韵二十四首 其二十四

明代 童冀

十日春无一日晴,兴来骑马出江城。隔林黄鸟间关语,夹道青山次第迎。

流水落花春自老,虚堂梦草夜偏清。明朝又作红尘客,惭愧浮云去就轻。

童冀

童冀

浙江金华人,字中州。洪武时征入书馆。与宋濂、姚广孝等相唱和。出为全州教官,官至北平教授。以罪死。有《尚絅斋集》。► 229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