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感寓 其四十五

感寓 其四十五

明代 童轩

积毁解消骨,积羽能折轮。曾参固仁者,而岂能杀人。

流言三及之,投杼慈母嗔。所以南阳老,长为梁甫呻。

诗人童轩的古诗

感寓 其六十六

明代 童轩

旄头射长空,塞马南下牧。封疆失固守,老下遭杀戮。

陇上掠牛羊,天阴闻鬼哭。岂无当世雄,可比卫与霍。

长驱十万师,横行净沙漠。

题林塘别业

明代 童轩

林塘多胜趣,云物四时幽。山色供诗料,波香引钓钩。

高原收鸭脚,浅渚摘鸡头。剩有烟霞癖,无烦使者求。

次韵翰林周尧佐先生咏雪禁体 其三

明代 童轩

高阜棱层下坎平,望中银汉觉虚明。当窗中辨青松色,近水惟闻折竹声。

无数鸥群眠浅渚,一行雁字迹高城。吟窝此景须增价,纸帐围屏分外清。

南行秋兴 其二

明代 童轩

扁舟万里适南荒,行客惊秋觉夜凉。老去形骸空骏骨,忧来世路半羊肠。

沙明蒲稗初含雨,月冷蒹葭已着霜。忽忆旧居青琐地,几回簪笔缀鹓行。

春水一首次张叔勉韵

明代 童轩

湖北湖南燕尾分,半篙才动绿如芸。薇花沟小依桥见,桃叶歌长隔岸闻。

细草断冰鸥外浦,斜阳晴笛鸟边云。晚来几阵知时雨,洒碎玻璃万顷纹。

题画四首 其四 雪竹小雀

明代 童轩

冻雪黏寒竹,啾啾雀噤声。东风花影好,何似洛阳城。

春雨卧病书怀 其五

明代 童轩

门巷春泥滑,山川晓雾昏。莫言犹豹隐,端胜类鸢蹲。

扫径除花缬,编篱护竹根。平生忧愤志,惆怅与谁论。

沙木和驿壁间二仙传道图儗定襄郭公作

明代 童轩

蓬莱之山渺何许,中有仙人聚如蚁。云深路远不可致,遂令方士神其理。

神其理,玄且幽,刀圭一粒人争求。宁知天地尚有尽,茫茫万物皆浮沤。

人生匪金石,焉能形独留。区区学仙子,笑杀东家丘。

瑶池桃实竟何物,可怜王母萧飒蛾眉秋。空闻驭黄鹤,不见来青牛。

丹砂卒难转,白雪忽满头。君不见少翁栾大骨已朽,茂陵松柏悲风吼。

宫词集唐句五首 其三

明代 童轩

建阳昨夜起春风,凤辇时巡出九重。独见綵云飞不尽,碧霄何路得相逢。

暮过山寺

明代 童轩

寂寂南朝寺,荒凉露远郊。夕阳僧扫叶,秋雨燕辞巢。

断碣犹横草,遗龛半覆茆。道傍泉涌碧,疑是虎曾跑。

题画四首 其三 傅说筑岩

明代 童轩

傅岩山下作胥靡,板筑躬操世未知。忽肖画图天上梦,看施霖雨济疮痍。

感寓 其四十一

明代 童轩

清流有时浊,白石不可烂。虽膺推毂名,未免吹竽滥。

门前桃李荣,笼中桂芝满。苟有为国人,相知宁恨晚。

感寓 其六十

明代 童轩

异端乱人耳,譬彼淫哇同。圣人不复起,聋哇何由聪。

如何六籍后,纷纷费研攻。孰知千载下,见此紫阳翁。

挤排振其落,敷阳发其蒙。斯文天未丧,尚幸斯人功。

感寓 其二十一

明代 童轩

松柏有孤性,冰霜恒自嘉。夭夭桃李颜,争为儿女誇。

物情既云尔,志士复何嗟。北宫有遗菽,东陵无故瓜。

斯人不可见,目极飞鸿赊。

次韵翰林周尧佐先生咏雪禁体 其五

明代 童轩

灏气瀰漫六合同,半兼寒雨半随风。连朝流水成新冻,一夜青山失旧峰。

广野兔迷高下窟,长途人断去来踪。渔村僧舍无边景,都入先生赋咏中。

和陶彭泽归田园居 其三

明代 童轩

偶影自成酌,知音相与稀。山深日将夕,坐看孤云归。

疏柳荫前除,凉风吹我衣。衣单亦何恤,所恨愿多违。

赋得石头城送孙学正之京

明代 童轩

石城嵯峨如铁壁,睥睨云霄高百尺。石头千古枕江流,六代繁华有遗迹。

昔人城此今已矣,尚有功名在人耳。古堞残鸦噪夕晖,空壕宿鹭迷寒雨。

孙君才调不可羁,蚤年问学为名师。怀贤每赏袁公节,励志常期士行为。

君今北上朝天阙,五月江城促行色。城上薰风吹客衣,城边折柳伤离别。

朝来微雨浥轻尘,江水流波草色新。行看高步云衢上,当使功名胜古人。

题露筋烈女祠

明代 童轩

不见王睢在水洲,野花黄蝶满墙头。露筋祠下东流水,洗尽维扬万古羞。

挽李恭人

明代 童轩

郁郁埋香刻翠珉,高风重惜鲍夫人。良妻风行思贤守,孝妇佳名重史臣。

鸾影晓分金镜月,凤梭春暗锦机尘。云軿一去无消息,南涧东风长绿蘋。

南行秋兴 其四

明代 童轩

青山万里水漫漫,客里应知跋涉难。草木里衰秋露重,湖湘漂泊晚风寒。

天涯有客如张咏,江左何人是谢安。绿发朱颜今改尽,可怜惟有寸心丹。

童轩

童轩

(1425—1498) 明江西鄱阳人,字士昂。工书能诗。景泰二年进士。授南京吏科给事中。成化时,以户科都给事中入川镇压赵铎起事,还言欲息盗贼必先去贪官、均科差。累进右副都御史提督松潘军务。弘治中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有《清风亭稿》、《枕肱集》、《梦征录》。► 299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