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寄足公

寄足公

明代 王邦畿

□病年来多住山,相逢多在别离间。青山山上□□阔,空叹浮云不暂閒。

诗人王邦畿的古诗

己亥八月十四夜望月书怀

明代 王邦畿

经年别梦到于今,犹隔清光一夜心。金殿桂香攀不远,玉楼人影望偏沉。

有期思比无期切,既见情如未见深。翘首中天已如昼,不妨饮醉大声吟。

雷峰寺 其三

明代 王邦畿

云林多逸兴,春色好登台。海气时疑雨,山形隐似雷。

竹分閒地种,池拟向门开。日暮高松顶,西方一鸟回。

当路索近草赋此答之

明代 王邦畿

莺啼燕语一时新,杨柳閒庭懒记春。贫贱姓名犹自厌,那堪吟咏更呈人。

卧病西林闻警有赋

明代 王邦畿

离乱家何在,忧时病转亲。一身泊异县,八口寄同人。

支夜惟高枕,闻钟亦怆神。严城明月里,独对野塘春。

癸巳岁 其二

明代 王邦畿

帘捲东风入,门开好客过。朝烟冷如此,春色奈人何。

竟日花当舞,沿山鸟自歌。不堪更相送,惆怅别情多。

罗浮蝴蝶歌

明代 王邦畿

罗浮蝴蝶翼如箕,彩云晴日向天飞。锦光金色相离披,盛世文章仙人姿。

蝴蝶双飞如凤皇,仙人骑入道士房。房中诞育凤皇子,四百山头山气紫。

当日仙人是甚人,王孙帝女秦楼春。

送魏和公 其一

明代 王邦畿

神魂久矣驰清誉,为喜高踪到竹扉。昨见便辞琼海去,今还又别翠微归。

大江落日潮初上,独树繁霜叶已稀。君说故山多胜友,此时应念久相违。

集自公房 其二

明代 王邦畿

粤台兵半移家去,虞苑僧多奉佛还。荒草久墟戎马地,茅堂新置两三间。

门当朱殿明如火,屋背高城隐似山。俗客往来曾不厌,菊花开日有人閒。

寄呈楚督何阁部

明代 王邦畿

元老雄风控上流,汉家形胜在荆州。云连西蜀巴江水,天接南溟越海楼。

万里狂澜回一柱,十年神剑定千秋。烽烟霜鬓今何似,珍重无贻圣主忧。

晓漏

明代 王邦畿

白简朱衣晓漏催,平明春色御门开。不知辇下承恩者,谁从銮舆入楚来。

积雨自公至因询眉上人近况

明代 王邦畿

闻道清明暗,今年雨水多。人情方屏迹,策杖独相过。

久别衣裳易,微言气息和。因询同隐友,春事近如何。

缲丝歌

明代 王邦畿

东方白云月欲光,西窗美人思欲长。思欲长,忧丝短,年年缲丝丝不断。

不断丝,断何时。雁落水,箭落地,一年一度眠蚕死。

绮罗轻薄陌上春,风光谁念缲丝人。

海市歌

明代 王邦畿

虹蜺驾海海市开,海人骑马海市来。白玉人阁黄金台,以宝易宝不易财。

骊龙之珠大于斗,透彻光芒悬马首。若将海宝掷人间,小者亦能亡桀纣。

海市市人非世人,东风皎洁梨花春。海市人服非世服,龙文象眼鲛绡幅。

海市人事非世事,至宝不妨轻相示。市翁之老不知年,提篮直立海市前。

篮中鸡子如日紫,要换市姑真龙子。龙子入海云雨兴,九州之大无炎蒸。

戊子歌

明代 王邦畿

岁维戊子,月建乙卯。饥谨为灾,多食不饱。当胃腕间,如虚若燥。

小妇不量,多病又恼。薪贵于玉,人贱于畜。一豕万钱,一妾斗粟。

见于陌者,藤行肿足。路有死人,白茅不束。濯濯者山,明星粲粲。

吁嗟广厦,雕梁析爨。鸠居鹊巢,主人鼠窜。不能鼠窜,朝夕供飧。

虽则供飧,犹怒不繁。束刀入市,夺民之食。驾言行迈,掳民供役。

千里不饭,中道绝息。娥娥者妆,罗列成行。几微失意,饮剑以亡。

或挞未死,逐出路傍。见者吞泣,不敢匿藏。莫高匪山,莫卑匪履。

行行行行,必有终止。民之憔悴,莫甚于此。哀哀苍天,乱何时已。

赠张穆之 其一

明代 王邦畿

忼慷肝肠面血红,硬须如铁向西风。莫愁五十无知己,壮气犹存骏马中。

赠张穆之 其二

明代 王邦畿

廿载文章动汉京,黄金如土不留情。名山游尽逢僧语,半偈常参气渐平。

走百病行

明代 王邦畿

上元灯夕后一夕,灯光烛光光烁烁。人家女儿白皙皙,踏取春风好消息。

风俗传来走百病,夜妆夜服相宜称。女郎行径英雄心,卦头论采不论命。

十字街头烟火红,东偏走西西走东。明珠天半翔金龙,轰轰电电开盲聋。

夫人庙在小巷口,粉壁奶娘画二九。少妇下拜老妇祝,明年此夕酬春酒。

西园甲坼青可怜,浅春月色寒有烟。露气轻沾旱地莲,采青归去兴缠绵。

闻人采青不采白,请君看取头上发。人生不乐复何如,无病无忧福有馀。

立春观春之作

明代 王邦畿

淑气氤氲辇路东,迎阳光彻未央宫。三千礼乐春风里,八百山河晓日中。

御柳拂云初换绿,林花待露欲舒红。祁祁士女欢无极,颂祝君王万福同。

癸巳岁 其四

明代 王邦畿

天地既如此,人民岂复论。卖田供赋役,买米鬻儿孙。

辛苦将谁告,忧思只自存。念予还有姊,饥饿在南村。

游仙词 其二

明代 王邦畿

曈曈云影海潮中,花发扶桑满树红。莫是太阳金弹子,琼楼人面尽朝东。

王邦畿

王邦畿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王隼父。明末副贡。隐居罗浮。以诗名。有《耳鸣集》。► 198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