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与曾师度

与曾师度

明代 王邦畿

知命逃名世外身,之齐之楚复之秦。莫言海内无人物,算得英雄是甚人。

诗人王邦畿的古诗

与慕真轩主人

明代 王邦畿

爱君有深树,日夕坐其中。草木已初夏,园林尚北风。

海田烟雾绿,窑火水云红。大地茫茫里,曾閒我与公。

惆怅 其六

明代 王邦畿

流水潺湲东复东,劳劳尘世果何功。千年恨并今宵里,两载情归一梦中。

晓入彩云全镜没,夜深明月半床空。何因卯酒无醒日,槛外海棠红不红。

石涧

明代 王邦畿

空山振孤响,十里听秋声。叶落青天色,风多古陌情。

行行山口近,磊磊石头鸣。一漱寒溪水,肝脾冷欲轻。

燕台怀古

明代 王邦畿

地入燕州白日沉,寒云莽莽水阴阴。亦知云首无成事,只重荆轲一片心。

老马过宫频内顾,高台游客独长吟。朱书玉简先朝物,流落人间直至今。

槟榔歌

明代 王邦畿

槟榔生琼岛,琼岛木本生。本直子离离,用之结新婚。

新婚之乐不可量,新婚之始不可忘。美人饰以双明珰,美人手里成鸳鸯。

鸳鸯飞向大海居,麻姑拾得赤龙珠。赤龙珠,光愉愉,封书付之锦鲤鱼。

鲤鱼负书南风起,鲤鱼乘风日万里。明珠缭绍青琅玕,千颗万颗明海市。

海市海市声嘈嘈,闺中美人心劳劳。纤纤玉手金剪刀,青罗贝叶白玉膏。

白玉膏,青罗叶,胭脂皓齿光华彻。桃花水溅紫罗襦,绣出一双金蛱蝶。

蛱蝶双双不可离,黄金弹破玳瑁皮。西川茧护重重丝,朱砂玓瓅光离披。

五色肝肠锦绣文,玉楼金屋成氤氲。南交赤日无冻云,酒气能生大地春。

可以宴嘉宾,可以赠情郎。少妇低声试问郎,问朗赠宾定赠郎。

春灯曲 其三

明代 王邦畿

暖风初入海棠枝,薄锦轻罗未尽宜。明月正中花气湿,并肩疑是怯寒时。

人日社集 其三

明代 王邦畿

云霞初艳正开帘,春兴浓将社事严。就日命题皆一样,阄分各体自家拈。

惆怅 其九

明代 王邦畿

一片芳魂定不迷,幽冥之事渺无稽。玉坛荐籍行朝北,金像弹经跪向西。

皎皎月华犹未满,青青柳叶几曾齐。终朝不断杯中物,欲把兹怀醉不题。

赠屈贲士仪部泰士职方

明代 王邦畿

吁嗟漠漠步维艰,不敢安居有愧颜。劳瘁十年双泪尽,飘零万里一生还。

禁承母命论时事,爱著僧衣住旧山。兄弟壮年怀并美,风流谁复与追攀。

惆怅 其七

明代 王邦畿

天阶雨绝净无尘,历历明星高照人。白鹤不传沧海信,彩鸾空舞锦城春。

秦楼落月犹疑帝,落浦回风若有神。同是昨宵杨柳影,昨宵欢喜此宵颦。

海天谣

明代 王邦畿

海视天,庶几配合云相连。天视海,窅窅冥冥一勺水。

天高海深,云升水沉。

菩提树歌

明代 王邦畿

菩提树叶青有烟,菩提树叶响入天。菩提树来西域船,菩提树种古佛边。

菩提树在圣人先,圣人已去千馀年。

送魏和公 其一

明代 王邦畿

神魂久矣驰清誉,为喜高踪到竹扉。昨见便辞琼海去,今还又别翠微归。

大江落日潮初上,独树繁霜叶已稀。君说故山多胜友,此时应念久相违。

答光公罗浮见奇

明代 王邦畿

江城当细雨,接得远来书。顶礼开缄读,言书直起予。

山川劳梦寐,契阔费居诸。岂不羡飞鸟,乘风独不如。

枇杷子

明代 王邦畿

枇杷子熟柚花香,游子东风欲断肠。溪上有云谁可渡,数声啼鸟在斜阳。

苦役行

明代 王邦畿

昔日苦征役,乃是耳闻之。今日苦征役,乃是亲见之。

昔时役苦犹可闻,今时役苦不可陈。陈之不能罄苦辛,陈之有耳不汝闻。

陈之又恐长吏嗔,人宁犯虎勿犯吏。猛虎杀人人立死,长吏杀人不得死。

上悬于天,下踏实地。长吏徵夫直入庭,长吏徵夫不容停。

一户一月凡三徵,二户男成丁一丁。上写年岁五十零,紫膛面色今黄青。

脚气浮肿心不宁,只得出门赴王程。回头低向役妇陈,十家为甲五为邻。

不得脱身,不敢脱身,恐贻汝祸并他人。前日畜鸡畜至今,乡秤曾秤重两觔。

卖之可得银六分,此鸡与汝办米薪。薪难妇采,役难夫代。

哀哉先哲言,难保谁在谁不在。

癸巳岁 其二

明代 王邦畿

帘捲东风入,门开好客过。朝烟冷如此,春色奈人何。

竟日花当舞,沿山鸟自歌。不堪更相送,惆怅别情多。

春已去

明代 王邦畿

荒郊寂寂雨初晴,燕语莺啼野水清。日暮落花春已去,东风依旧尉陀城。

游仙词 其四

明代 王邦畿

绮阁文窗夜辟时,梧桐月照凤皇仪。座中最上称仙伯,广额高悬双耳垂。

秋社日喜赵裕子至

明代 王邦畿

社事今朝兴倍浓,鹊声频噪木芙蓉。百千异宝非难得,九十高人未易逢。

知有乌方留鹤鬓,不劳鸠杖笑龙钟。历阶上马今能健,何必精神叹是翁。

王邦畿

王邦畿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王隼父。明末副贡。隐居罗浮。以诗名。有《耳鸣集》。► 198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