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襄阳隆中

襄阳隆中

明代 王缜

龙卧闲云云卧春,隆中习静探天钧。独怜三代真良佐,不见云台日月新。

诗人王缜的古诗

次韵答陈公远

明代 王缜

白衣苍狗日纷更,世态如云岂足惊。直以行藏归造化,休将得失计平生。

百年滚滚谁非梦,何事栖栖独为名。物理细观歌不尽,临流一曲濯缨清。

侍御吴德彰佥潮南观察事限韵赋诗送之 其二

明代 王缜

楚地正忧旱,君行岂徒尔。莫待河鱼枯,绕决西江水。

弘治十二年秋八月到靖康外叔祖陈廷圭赠诗一律席上走笔次韵三首 ...

明代 王缜

发白颜酡气浩然,诗才可并古名贤。各家机轴千章锦,万顷波涛一色天。

桃李无言终寂寂,女萝关我独拳拳。未须老大怜今日,飞梦还赢吕望先。

夜泊辰溪次韵

明代 王缜

溪洞花城笑语同,晚凉一曲奏薰风。欲安金楚弦歌里,尽遣三苗彀率中。

自古济川凭击楫,几人纳约显孤忠。忧时怀抱知无奈,常拚清樽漫写红。

午日即事

明代 王缜

午日薰风花气浓,凤楼深处醉黄封。年年常得君王赐,一缕轻盈五色重。

庐之山送庐宗韶分教南匡 其二

明代 王缜

庐之山,泉汩汩,日夜飞流何水急。我愿不倦亦如斯,手障狂澜归至一。

徐州春日野望徐俗不作土询之故老云徐州是卧牛城打春则人不安

明代 王缜

平原闲极目,往事不堪论。九里山如旧,长河水自喧。

天浮芳树杪,春入杏花村。忧国知无报,归来欲掩门。

直沽道中读张翠屏舟中纵笔适有所感次韵柬内翰石溪梁先生

明代 王缜

潞河日日生惊风,开头捩柁无老翁。短缆头丈牵不得,乘风欲驾经天虹。

一年忽忽又三月,夭桃飞雨絮飞雪。正是征夫怀念时,皇华触意每中热。

密云昨夜酿寒春,今朝好雨江山新。尘收树蓊山开色,沙没河平水减鳞。

喜来濡笔挥晴霭,兴豪直度烟霄外。小舟那得酒如渑,与君共酌天津海。

自广德至宁国又百里至蜀洪铺有作

明代 王缜

星轺尽日短长亭,石路崎岖此暂停。山匝万重高拟蜀,水盘千折急于泾。

香风细落桐花白,宿雨新收麦甲青。南去询咨何所补,皇华深愧读葩经。

送饶廷赐之汀州

明代 王缜

潮州十日即汀州,况是萍踪旧所游。佐郡喜逢家信近,催科惯识吏民忧。

士元展骥材初显,凿齿栖鸾志未休。坐听鄞江歌五裤,位名须列古诸侯。

玉堂即事

明代 王缜

秋尽朔风凉,虚襟玩玉堂。地幽人迹静,楼回树阴长。

六籍凭舒卷,三台烈纪纲。仰瞻奎壁粲,俯叹海天茫。

铃索时闻响,文章日漱芳。清如归阆苑,高讶并文章。

不数神仙贵,常沾雨露香。立身惭劾鹄,挟筴笑亡羊。

铁石劳椎凿,糠秕费播扬。壮岁不再得,明时宜自强。

驾言策吾马,永矣共辉光。

赠廖廷臣参赞归龙湾

明代 王缜

太宰铨衡正,留都参赞尊。不求同世俗,宁退乐田园。

身到东山稳,名依北斗存。龙湾流水急,清烈应高门。

谢陈宗文少恭惠京笔

明代 王缜

直节铦锋出帝乡,贮云含雾到滇阳。等閒不说中书令,付与公权作谏章。

次韵酬顾惟庸闻杨铭甫抗疏

明代 王缜

许身报国重南金,泄冶当年未谏淫。何况冶陵传是水,几人肉食不关心。

朝阳鸣凤淩霄立,峭壁孤松耐雪侵。正值圣明求谠论,未闻山海择高深。

弘治十二年秋八月到靖康外叔祖陈廷圭赠诗一律席上走笔次韵三首 ...

明代 王缜

摆脱尘嚣独洒然,风流儒雅总称贤。冰壶今古深涵海,月胁云霞巧夺天。

秋漾水肥鱼带子,春催山暖蕨开拳。江山真趣无穷乐,岂与闲鞭较后先。

送大理黄后峰入庆圣节次韵

明代 王缜

江南六月雨不断,江北双旌云半垂。肮脏感时心独苦,驰驱为国鬓先知。

上元昌运符麟凤,北极祥光绕殿墀。我送君情君自解,高歌不惜酒盈卮。

奉酬石太仆允升有怀次韵三绝 其三

明代 王缜

闲寻酒债问诗盟,万里晴空一羽轻。不是知音频寄语,秋光何事可怡情。

送宗善锦衣知军苍梧关

明代 王缜

铜柱烟横紫塞清,杞园风起锦衣轻。虎符新向苍梧路,棘坝先闻细柳名。

天地任从鱼鸟性,江山谁念草芜腥。忠良共说关声旧,不用人间太白经。

寿吉士顾士廉父可闲翁

明代 王缜

百年尘土捲飘蓬,不向东华梦软红。机事向情鸥泛海,行藏无碍鸟乘空。

生涯已了婚姻债,功业都归播获功。高卧北窗无一事,人间真是可闲翁。

苦风次杨邃庵太常韵时六月十日连旬大雨 其三

明代 王缜

云垂钟阜远峰孤,雨积秦淮总是湖。困湿饥鹰将曳地,惯行老马亦迷途。

月离乌毕千年验,天泻银河一派俱。却忆当时洪水患,可能垂警到今无。

王缜

王缜

广东东莞人,字文哲。弘治六年进士。授兵科给事中,强直敢言。正德初为云南左参政,忤刘瑾,借故罚米五百石,售家产以偿。累迁右副都御史,巡抚苏松诸府,督兵歼刘七于狼山。世宗即位,升南京户部尚书。卒官。► 258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