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题刘时让知县一清泉卷二章

题刘时让知县一清泉卷二章

明代 王缜

相彼流泉,湜湜其清。从流朔源,维山之经。有美刘侯,是度是营。

有渊斯池,有翼斯亭。民有攸济,日用以宁。

相彼流泉,澄澈且美。不舍昼夜,曰为道体。有美刘侯,来邑来祀。

祀事孔明,神锡福祉。令闻不穷,惟泉是似。

诗人王缜的古诗

游凤凰台追次太白韵

明代 王缜

身随造物此间游,雨霁山青水急流。鸣凤不来空倚竹,一仙多事故登邱。

乾坤气溢金陵外,吴楚云横春草洲。安得中和天地应,遍教海内更无愁。

寿溧阳陆时休侍御乃尊封君

明代 王缜

诗骨棱棱海鹤清,天将全福副耆英。门庭自信文章贵,杖履不知身世轻。

老去豸冠归物望,闲来霜简驻乡评。人间家庆真难事,重见花骢昼锦行。

送大理黄后峰入庆圣节次韵

明代 王缜

江南六月雨不断,江北双旌云半垂。肮脏感时心独苦,驰驱为国鬓先知。

上元昌运符麟凤,北极祥光绕殿墀。我送君情君自解,高歌不惜酒盈卮。

送饶廷赐之汀州

明代 王缜

潮州十日即汀州,况是萍踪旧所游。佐郡喜逢家信近,催科惯识吏民忧。

士元展骥材初显,凿齿栖鸾志未休。坐听鄞江歌五裤,位名须列古诸侯。

庐之山送庐宗韶分教南匡 其二

明代 王缜

庐之山,泉汩汩,日夜飞流何水急。我愿不倦亦如斯,手障狂澜归至一。

题西沼祥鳞卷次尚春景元市舶韵时有白鱼入舟沼在乌江山下

明代 王缜

西沼筒笙杂浩歌,画船轻飏急于梭。天教鳞介呈详瑞,从此闽南雨露多。

鹿门

明代 王缜

庞老闲投世外名,入山深处任真情。谁知山木亦随世,惟有鹿门依旧青。

次韵答陈公远

明代 王缜

白衣苍狗日纷更,世态如云岂足惊。直以行藏归造化,休将得失计平生。

百年滚滚谁非梦,何事栖栖独为名。物理细观歌不尽,临流一曲濯缨清。

月夜江行次权文公韵

明代 王缜

新正月生魄,清风透孤襟。因向江湖游,复见天地心。

野梅弄箫笛,石溜鸣虞琴。浩歌兴正浓,不觉更夜深。

过镇远次壁间韵兼简同年杨居敬郡守二首 其一

明代 王缜

僻地欣逢故旧谈,放怀不觉拥飞岚。心悬上国星朝北,气转钧阳斗向南。

迂拙自甘随地乐,至诚谁可与天参。路途尽道苗夷格,重见虞阶用舞衫。

怀杨邃庵四首 其二

明代 王缜

苔护石桥古,潮灌芝兰薄。中有一庵闲,莫是文潞国。

过龙里次璧间韵

明代 王缜

隐隐奇峰玉笋纤,修途尝遍苦酸甜。了知世事无休日,闲看溪头春水添。

哭黄后峰大理次伍松月韵四首 其二

明代 王缜

希声高举似鸣岐,棘寺平反未几时。忽尔寺鹏成羽化,伤哉贾鵩促神思。

衣冠寂寂魂归土,风雨萧萧旐引輀。恐是玉楼成得早,天公命召有程期。

送张给舍奉使两广便道省母

明代 王缜

新从青琐拜黄麻,远为军储向海涯。天近女牛疑泛汉,地连闽楚喜还家。

倚门深慰慈亲望,揽辔当为圣主嘉。忠孝已兼张仲事,此行端不负皇华。

杨林即景次王文济韵

明代 王缜

烟树空濛望眼迷,路程南北又东西。雨晴麦陇翻飞雉,春暖花村乐早犁。

天阔常嫌苍海窄,山高惯见白云低。一窗明月无人管,惟有阶前草色齐。

登淩敲台遗迹在太平城北三里许改为黄山寺台但存一危石

明代 王缜

淩敲台上石零丁,露草骨丝虫乱鸣。独有东山无改换,几番冷眼看升平。

题红梅图为大行人郑士达思亲作

明代 王缜

君不见太行山,云挂长空镇日闲。一从狄公归望眼,至今认作思亲颜。

又不见忘忧草,品题亦是闲花藻。自入诗家作母看,顿令孝子皆珍宝。

此图试问何所为,无乃取象亦于斯。郑君低头为我语,母生正值梅花时。

只今离母又几载,见花宛若见母态。陟屺翩鵻日日心,此心但愿花相对。

嗟哉郑君能孝思,比德拟类绝妙奇。清香真是幽閒德,红艳应同淑媛姿。

绛纱帐暖春先入,玉颜对醉流霞色。独立风前笑雪霜,万紫千红皆敛迹。

江南信是花卉魁,等閒结子亦奇哉。蚤年已见登庙堂,材大终须调鼎台。

红梅红梅花常开,愿与蟠桃归去来。

舟过苏州齐门见娄江三尸浮露感而有作录似林思绍太守思绍以御史作 ...

明代 王缜

敝帏为马存,敝盖为狗故。于物且惜之,人独无所顾。

悯哉娄江水,浮此三尸露。不知死者谁,善恶果其数。

眷兹春月令,掩骼政之务。耳闻太守仁,我安忍虚赋。

侍御吴德彰佥潮南观察事限韵赋诗送之 其二

明代 王缜

楚地正忧旱,君行岂徒尔。莫待河鱼枯,绕决西江水。

待隐图次杨邃庵大学士韵八首 其四

明代 王缜

东风张主散群芳,报答风光诗思狂。自是舞雩寻乐惯,非因啼鸟唤人忙。

王缜

王缜

广东东莞人,字文哲。弘治六年进士。授兵科给事中,强直敢言。正德初为云南左参政,忤刘瑾,借故罚米五百石,售家产以偿。累迁右副都御史,巡抚苏松诸府,督兵歼刘七于狼山。世宗即位,升南京户部尚书。卒官。► 258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