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哭黄后峰大理次伍松月韵四首 其二

哭黄后峰大理次伍松月韵四首 其二

明代 王缜

希声高举似鸣岐,棘寺平反未几时。忽尔寺鹏成羽化,伤哉贾鵩促神思。

衣冠寂寂魂归土,风雨萧萧旐引輀。恐是玉楼成得早,天公命召有程期。

诗人王缜的古诗

次陈公远重阳绝句五首 其一

明代 王缜

七载长安未到家,白云长望驻天涯。今朝纵有登高兴,为望孤云不为花。

寿徐旦给舍乃尊太守

明代 王缜

壮岁黄堂老钓台,行藏事事见奇才。芝兰藏下参差长,桃李门前次第开。

天纵风流高洛社,人从图画羡蓬莱。自惭未识平生面,一曲南飞正落梅。

用韵柬沈大参材美王方伯朝言周提学公仪 其一

明代 王缜

平生踪迹隐书乡,利钝凭谁问紫阳。竹帽笼头随世分,对人无语自含章。

东皋清隐为琼山黄处士作

明代 王缜

紫幰朱轮云拂道,黄埃白日分冥杲。荣华富贵能几何,人生惟有村居好。

晓红琼海浴扶桑,晚阴花径饶芳草。丹崖碧岭郁嵯峨,薜芷杜蘅分丽藻。

居人遗世隐东皋,幽趣奇芬随所讨。有时倚壑听鸣泉,声声滴似陈怀抱。

有时蜡屐看行云,片片高飞擎羽葆。柴门地迥少人过,花落满庭风自扫。

蝶狂梅熟觉春暄,雁过枫飘信秋早。四时莫问闲与忙,瓮头有酒须倾倒。

君不见陶公醉傲孤松,东皋一啸江山老。

驻节宁亲送侍读江文澜使荆州

明代 王缜

新捧龙函出建章,皇华歌里马蹄忙。仙槎暂离蓬山远,玉节遥临汉水长。

梦绕飞云仍望斗,身如征雁更随阳。锦帆正得东风便,戏彩高堂倍有光。

苦风次杨邃庵太常韵时六月十日连旬大雨 其三

明代 王缜

云垂钟阜远峰孤,雨积秦淮总是湖。困湿饥鹰将曳地,惯行老马亦迷途。

月离乌毕千年验,天泻银河一派俱。却忆当时洪水患,可能垂警到今无。

奉酬石太仆允升有怀次韵三绝 其三

明代 王缜

闲寻酒债问诗盟,万里晴空一羽轻。不是知音频寄语,秋光何事可怡情。

庐之山送庐宗韶分教南匡 其三

明代 王缜

庐之山,木森森,冥升小大任所寻。我愿成材亦如此,南匡万户托清阴。

题黄氏节妇卷

明代 王缜

睢鸠飞鸣各有止,鸿雁失群终不起。鸟兽异类尚如此,何况人伦万物始。

生当取义义即死,一死不忍何难尔。嗟奈何,老亲稚子受人遣托宁忍毁。

子既立成事可倚,而今瞑目无愧矣。

题光泽王衷赤荣光图乃画红梅带月

明代 王缜

本是冰霜玉殿栽,谁移春信郢江开。天边霞彩初分派,仙府丹砂暗换胎。

直以河图占造化,剩于鼎鼐认贤才。于今忠赤枝枝盛,从此辉光日日来。

次韵答陈公远

明代 王缜

白衣苍狗日纷更,世态如云岂足惊。直以行藏归造化,休将得失计平生。

百年滚滚谁非梦,何事栖栖独为名。物理细观歌不尽,临流一曲濯缨清。

送吴内翰南夫乃尊可晚归吴门

明代 王缜

老去心闲远世尘,江山难绊往来身。乘流偏自怀渔艇,漉洒何妨卸葛巾。

懒与公卿论行辈,惯从猿鹤结比邻。临歧记嘱仙郎语,好竭忠勤答圣明。

过信阳州

明代 王缜

南阳东去信阳城,中土风烟分外清。湖洛要枢须此地,满州牛马尽农兵。

送梁彦忠

明代 王缜

浮世劳劳未脱骖,路程西北又东南。孤帆直破三江浪,壮志平开五岭岚。

名利到头成鹿梦,诗文枉自费丛谈。凭谁独立尘埃表,明月清风一味酣。

觐阙归藩送王德大参之河南

明代 王缜

仕路驰驱岁月深,忠勤初见二毛侵。华嵩勤镇安藩计,江汉东流恋阙心。

树色官桥添暮景,蝉声驿路壮秋吟。遥知建舍甘棠下,处处风清日午阴。

宿马龙州次王朝言都宪韵三首 其三

明代 王缜

年年于此驻征骖,宣布深惭读召南。万里孤心依魏阙,百年吾道在茅庵。

云鹏枉展风中翼,蕉鹿虚传梦里谈。不是迂疏轻势分,从来名教要人担。

富池

明代 王缜

尽日江州上富池,山围水驿草离离。孤舟独坐星辰静,闲听渔歌唱竹枝。

次韵酬衢州太守沈良臣二首 其二

明代 王缜

隔年一见北双金,尽放虚怀酒盏深。山好故萦留别意,滩忙聊滞欲归心。

枫庭王命何能缓,梓里亲恩未可禁。闻说南河河水浅,欲攀箕尾借商霖。

又叠前韵答黄伯固大理

明代 王缜

碧落苍虬困未登,时来神物自超升。参天鳞甲光芒见,傍日风云庆幸曾。

四面玲珑山叠叠,万家环绕树层层。人间俯仰便陈迹,怀古高歌到处应。

送大理黄后峰入庆圣节次韵

明代 王缜

江南六月雨不断,江北双旌云半垂。肮脏感时心独苦,驰驱为国鬓先知。

上元昌运符麟凤,北极祥光绕殿墀。我送君情君自解,高歌不惜酒盈卮。

王缜

王缜

广东东莞人,字文哲。弘治六年进士。授兵科给事中,强直敢言。正德初为云南左参政,忤刘瑾,借故罚米五百石,售家产以偿。累迁右副都御史,巡抚苏松诸府,督兵歼刘七于狼山。世宗即位,升南京户部尚书。卒官。► 258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