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归自谣·寒山碧

归自谣·寒山碧

五代 冯延巳

寒山碧,
江上何人吹玉笛?
扁舟远送潇湘客。
芦花千里霜月白,
伤行色,
来朝便是关山隔。

诗人冯延巳的古诗

采桑子·樱桃谢了梨花发

五代 冯延巳

樱桃谢了梨花发,红白相催。燕子归来。几处风帘绣户开。
人生乐事知多少,且酌金杯。管咽弦哀。慢引萧娘舞袖回。

抛球乐·莫怨登高白玉杯

五代 冯延巳

莫怨登高白玉杯,
茱萸微绽菊花开。
池塘水冷鸳鸯起,
帘幕烟寒翡翠来。
重待烧红烛,
留取笙歌莫放回。

采桑子·寒蝉欲报三秋候

五代 冯延巳

寒蝉欲报三秋候,
寂静幽斋。
叶落闲阶,
月透帘栊远梦回。

昭阳旧恨依前在,
休说当时。
玉笛才吹,
满袖猩猩血又垂。

采桑子·风微帘幕清明近

五代 冯延巳

风微帘幕清明近,
花落春残。
尊酒留欢,
添尽罗衣怯夜寒。

愁颜恰似烧残烛,
珠泪阑干。
也欲高拌,
争奈相逢情万般。

金错刀·日融融

五代 冯延巳

日融融,草芊芊,
黄莺求友啼林前。
柳条袅袅拖金线,
花蕊茸茸簇锦毡。

鸠逐妇,燕穿帘,
狂蜂浪蝶相翩翩。
春光堪赏还堪玩,
恼煞东风误少年。

抛球乐

五代 冯延巳

酒罢歌馀兴未阑,小桥清水共盘桓。波摇梅蕊伤心白,
风入罗衣贴体寒。且莫思归去,须尽笙歌此夕欢。
逐胜归来雨未晴,楼前风重草烟轻。谷莺语软花边过,
水调声长醉里听。款举金觥劝,谁是当筵最有情?
梅落新春入后庭,眼前风物可无情?曲池波晚冰还合,
芳草迎船绿未成。且上高楼望,相共凭阑看月生。
霜积秋山万树红,倚岩楼上挂朱栊。白云天远重重恨,
黄叶烟深淅淅风。仿佛梁州曲,吹在谁家玉笛中。
尽日登高兴未残,红楼人散独盘桓。一钩冷雾悬珠箔,
满面西风凭玉阑。归去须沉醉,小院新池月乍寒。
坐对高楼千万山,雁飞秋色满阑干。烧残红烛暮云合,
飘尽碧梧金井寒。咫尺人千里,犹忆笙歌昨夜欢。

菩萨蛮·娇鬟堆枕钗横凤

五代 冯延巳

娇鬟堆枕钗横凤,溶溶春水杨花梦。红烛泪阑干,翠屏烟浪寒。
锦壶催画箭,玉佩天涯远。和泪试严妆,落梅飞晓霜。

菩萨蛮·沉沉朱户横金锁

五代 冯延巳

沉沉朱户横金锁,
纱窗月影随花过。
烛泪欲阑干,
落梅生随寒。

宝钗横翠凤,
千里香屏梦。
云雨已荒凉,
江南春草长。

酒泉子·深院空帏

五代 冯延巳

深院空帏,
廊下风帘惊宿燕。
香印灰,兰烛小,觉来时。

月明人自捣寒衣,
刚爱无端惆怅。
阶前行,阑畔立,欲鸡啼。

金错刀(一名醉瑶瑟)

五代 冯延巳

双玉斗,百琼壶,佳人欢饮笑喧呼。麒麟欲画时难偶,
鸥鹭何猜兴不孤¤
歌婉转,醉模糊,高烧银烛卧流苏。只销几觉懵腾睡,
身外功名任有无。
日融融,草芊芊,黄莺求友啼林前。柳条袅袅拖金线,
花蕊茸茸簇锦毡¤
鸠逐妇,燕穿帘,狂蜂浪蝶相翩翩。春光堪赏还堪玩,
恼杀东风误少年。

点绛唇·荫绿围红

五代 冯延巳

荫绿围红,
梦琼家在桃源住。
画桥当路,
临水双朱户。

柳径春深,
行到关情处。
颦不语,
意凭风絮,
吹向郎边去。

临江仙·冷红飘起桃花片

五代 冯延巳

冷红飘起桃花片,青春意绪阑珊。画楼帘幕卷轻寒,酒馀阑散去,独自倚阑干。
夕阳千里连芳草,萋萋愁煞王孙。徘徊飞尽碧天云,凤笙何处,明月照黄昏。

谒金门·风乍起

五代 冯延巳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归自谣·寒山碧

五代 冯延巳

寒山碧,
江上何人吹玉笛?
扁舟远送潇湘客。
芦花千里霜月白,
伤行色,
来朝便是关山隔。

浣溪沙·春到青门柳色黄

五代 冯延巳

春到青门柳色黄,一梢红杏出低墙,莺窗人起未梳妆。
绣帐已阑离别梦,玉炉空袅寂寥香。闺中红日奈何长。

更漏子·雁孤飞

五代 冯延巳

雁孤飞,人独坐,
看却一秋空过。
瑶草短,菊花残,
萧条渐向寒。

帘幕里,青苔地,
谁信闲愁如醉。
星移后,月圆时,
风摇夜合枝。

采桑子·洞房深夜笙歌散

五代 冯延巳

洞房深夜笙歌散,
帘幕重重。
斜月朦胧,
雨过残花落地红。

昔年无限伤心事,
依旧东风。
独倚梧桐,
闲想闲思到晓钟。

长命女·春日宴

五代 冯延巳

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临江仙·秣陵江上多离别

五代 冯延巳

秣陵江上多离别,
雨晴芳草烟深。
路遥人去马嘶沉。
青帘斜挂,新柳万枝金。

隔江何处吹横笛?
沙头惊起双禽。
徘徊一向几般心。
天长烟远,凝恨独沾襟。

应天长·石城山下桃花绽

五代 冯延巳

石城山下桃花绽,
宿雨初收云未散。
南去棹,北归雁,
水阔天遥肠欲断。

倚楼情绪懒,
惆怅春心无限。
忍泪蒹葭风晚,
欲归愁满面。
冯延巳

冯延巳

冯延巳 (903--960)又名延嗣,字正中,五代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人。在南唐做过宰相,生活过得很优裕、舒适。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辞,文人的气息很浓,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比较大的影响。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其词集名《阳春集》。 ► 116篇诗文

五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