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王夫之
万心抛付孤心冷。镜花开落原无影。只有一丝牵。齐州万点烟。
苍烟飞不起。花落随流水。石烂海还枯。孤心一点孤。
冬山即事 其一
萝阴曲曲謢迥塘,亭午初消子夜霜。小藻分波还浸碧,閒花似菊未凋黄。
游鱼带影双遮水,孤蝶迎晴倍惜香。天物殷勤相假借,凋零不遣恼疏狂。
拟阮步兵咏怀二十四首 其十
邺台閟新宫,高阳矜广宅。游冶相纷奔,追欢倒屐舄。
黄雀在枌榆,取之若芥珀。华山有高士,烧金方结客。
舒卷无浅心,灵蜕托仙迹。
得须竹鄂渚信知李雨苍长逝遥望鱼山哭之五首 其四
赤壁雄风百战酣,新安碧血洒江南。大观绰板先君歇,凄绝吴江老蘖庵。
和梅花百咏诗 其十一 寻梅
消息心知在别峰,南参烟水尚重重。溪云乍捲流泉细,一点香飘带影逢。
初度日占六首 其二
一万五千三百三,愁丝日日缠春蚕。天涯地窟知音绝,新剪牛衣对雨谈。
前雁字诗十九首 其一
缕缕渐深深,当天一片心。书云占朔色,縆瑟谱商音。
尺帛无劳系,南楼未易寻。暝烟生极浦,长夜付浮沈。
生查子 春感
梨花一片飞,飞落春衫袖。莫漫爱馀香,春去君知否。
青郊骢马儿,浪醉旗亭酒。不是不催归,宝鞭在君手。
仿昭代诸家体三十八首 五 袁御史凯 白燕
乌衣莫与怨斜阳,雪色新裁素练裳。隋苑柳疏长带月,河阳花满不惊霜。
琼窗瞥眼窥银字,玉镜偷临斗靓妆。似妒蘋花秋色好,不留清影照寒塘。
咏史二十七首 其二十七
乍可黄冠归宋,羞将白血殉元。蜜蘖不争甜苦,猿虫各有精魂。
忍俊九首 其九
五色云中鸂
南岳摘茶词十首 其九
山下秧争韭叶长,山中茶宝马兰香。逐队上山收晚茗,柰他布谷为人忙。
南岳摘茶词十首
深山三月雪花飞,折笋禁桃乳雀饥。昨日刚传过谷雨,紫茸的的赛春肥。
三门滩感兴三首 其二
置身云际观,何为而栖栖。延目千秋视,所栖皆粉齑。
目力既有穷,生年不久稽。吾心固可引,遥与霄汉齐。
苟守规中见,安能无笑啼。
河田营中夜望
夜烧连山接暮云,牙旌高捲管弦闻。负恩自笑夷门客,魂断邯郸晋鄙军。
仿昭代诸家体三十八首 二十四 朱九江曰藩 闺怨
章台垂柳叶凋秋,孤怨孤栖荡妇楼。六朝香粉丁都护,万里戎韬霍小侯。
明月机中双纽缕,黄云城上千金钩。此生不拟长相忆,犹梦落花逐上流。
踏莎行 与李治尹夜话致身录事有感而作
几许兴亡,凭谁料理。血痕一缕留青史。从来白刃杀英雄,恹恹儿女丛中死。
霜气飞空,星光堕水。閒宵半吐伤心字。他年莫问草堂荒,萧萧落叶随风起。
敔筑土室授童子读题曰蕉畦口占示之四首 其三
莫剪当檐叶,凭传萧瑟音。岳峰窗外雨,滴碎汝翁心。
旅警五首 其四
闭户读残书,居然有户牖。出门对群动,未必免濡首。
无曰无知音,日月皆针灸。彻骨疗沈疴,焉得辞老丑。
南岳摘茶词十首 其十
沙弥新学唱皈依,板眼初清错字稀。贪听姨姨采茶曲,家鸡又逐野凫飞。
拟古诗十九首 其十二
所思不可见,所怨不可移。忽如飘风集,可可何所之。
平生交与好,长逝相追随。中野飞燐光,白日为之迷。
函意以永世,千载将谁知。
王夫之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秋雨延旦晓起有作
卜算子 咏傀儡示从游诸子
惜馀春慢 本意
鼾睡 其四
和梅花百咏诗 其五十一 寒梅
广落花诗三十首 其十六
感遇十一首 其九
洞庭秋三十首 其三
读泾阳先生虞山书院语录示唐须竹
忆江南 寒月四首 四
多丽 别恨
和梅花百咏诗 其四十九 宫梅
洞庭秋三十首 其二十九
摸鱼儿 其八
和梅花百咏诗 其九 忆梅
蝶恋花 衰柳
春初雨歇省家兄长夏庵□□□□□中惘然有作 其四
广遣兴五十八首 其四十六
玉楼春 归雁
咏史二十七首 其十九
纵马三十里晓及樟木市大江寒流荒崖野艇
东风齐着力 忆别峰修竹为冰雪摧折
和一峰虚中是神主五首 其四
拟古诗十九首 其九
碧芙蓉 阙题
咏史二十七首 其四
新秋看洋山雨过
翠涛携诸子游瞻云阁有作见寄遥荅
拟阮步兵咏怀二十四首 其二十三
旅警五首 其二
咏史二十七首 其十五
相思子
八六子 花朝夜窗中见月
怀入山来所栖伏林谷三百里中小有丘壑辄畅然欣感各述以小诗得二十 ...
谒金门 春怨
戏作七夕词三首 其三
咏史二十七首 其十
罂粟
拟古诗十九首 其三
谒金门 待须竹
石流篇
瑞鹤仙 寿李为好
霜天晓角 怀旧
补落花诗九首 其五
仿昭代诸家体三十八首 十九 李廉访攀龙 登眺
冬日晚照书怀
洞庭秋三十首 其十四
摊破浣溪沙 始春新月
南岳摘茶词十首 其三
拟古诗十九首 其五
和白沙桃花
十六字令 落花影二首 其一
喜迁莺 元夕
临江仙 山矾
竹枝词十首 其十
春尽有会而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