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东风齐着力 忆别峰修竹为冰雪摧折

东风齐着力 忆别峰修竹为冰雪摧折

明代 王夫之

一片绿云,千条寒玉,亭亭孤上,非想有情天。记得雨馀残照,趁啼禽即栗横肩。

迎眸处,捎云垂露,袅娜芉眠。谁道别、经年怨湘妃不语,我见犹怜。

鲸波吞岭,欲遣变桑田。魆地一声去也,挽不住、环佩珊然。

空想像,纸窗清影,淡写之玄。

诗人王夫之的古诗

满江红 写怨

明代 王夫之

离亭人散,折不了、柳丝垂绿。尽桃花、飞尽丝枝,缘终难续。

雁影更沈湘岸月,鹍弦谁奏燕台筑。只空山、剩得老青蓑,掘黄独。

汗青照,文山福。紫芝采,商山禄。但荒草侵阶,脩藤覆屋。

井底血函空郑重,知音谁与挑镫读。问杜鹃、何日血啼乾,商陆熟。

敔筑土室授童子读题曰蕉畦口占示之四首 其四

明代 王夫之

题字成元草,绿天幻绛纱。勿容贪载酒,何客可名芭。

望江南 木意四

明代 王夫之

江南忆,霞采映江波。吟社春翻红雪谱,讲坛月满碧云阿。

锦瑟奏清和。

怨王孙 送春

明代 王夫之

野水,苍树。落红飞絮,芳草长堤。垂杨古渡,芳是无人。

解惜春归雁。

欲传云里字将谁。寄拚与。閒愁死天远。水远山远何处。

相逢梦魂中。

和梅花百咏诗 其九十九 玉笛梅

明代 王夫之

曲里寻春已惘然,瑶村况觅洞庭仙。空花和合声香色,带影独头起识田。

读甘蔗生遣兴诗次韵而和之七十六首 其三十三

明代 王夫之

清霜坠叶月当宵,似我风流不易描。相好装成活卦影,文章哭杀死神尧。

黄金肘露衾前雪,生铁牙消饭底焦。十里花飞千步锦,兰巢香满闹䳂鹩。

点绛唇 和林和靖韵咏草

明代 王夫之

旧日青山,霜风吹后谁为主。招魂何处。棠杜春皋雨。

杜宇声中,休怨芳年暮。凝眸去。萋萋无数。仍满天涯路。

青玉案 忆旧

明代 王夫之

桃花春水湘江渡。纵一艇、迢迢去。落日赪光摇远浦。

风中飞絮,云边归雁。尽指天涯路。

故人知我年华暮。唱彻灞陵回首句。花落风狂春不住。

如今更老,佳期逾杳。谁倩啼鹃诉。

和梅花百咏诗 其七 岭梅

明代 王夫之

藏春有坞贮轻融,直上千寻故御风。平甸下看烟漠漠,孤擎宝露出清空。

咏史二十七首 其六

明代 王夫之

中垒传经烧汞,东坡抗疏逃禅。梦傍昌黎床榻,炉兼万毕铜铅。

更漏子 本意二首 其一

明代 王夫之

斜月横,疏星烱。不道秋宵真永。声缓缓,滴泠泠。双眸未易扃。

霜叶坠。幽虫絮。薄酒何曾得醉。天下事,少年心。分明点点深。

铁牛庵下忽不喜往

明代 王夫之

僧汲水声处,旋归未掩关。喜寻黄叶湿,已度夕阳閒。

摸鱼儿 辛幼安伤春词悲凉动今古惜其蛾眉买赋之句未忘身世为次其 ...

明代 王夫之

总繇他、閒愁不管,才来又还催去。悠悠一来东流水,载得落花无数。

人长住。却笑伊、来回奔走天涯路。凭阑无语。终不似黄莺,苦爱东风,百啭迎人絮。

今古事,莫待怨谁相误。可但月来云妒。伤春未已伤秋赋,重倩吟螀寒诉。

琼花舞。又早见、玉山瑶井填黄土。无为自苦。待人散月斜,日长山静,侬自有归处。

敔筑土室授童子读题曰蕉畦口占示之四首 其三

明代 王夫之

莫剪当檐叶,凭传萧瑟音。岳峰窗外雨,滴碎汝翁心。

和梅花百咏诗 其五十 檐梅

明代 王夫之

纤枝上与午烟齐,坠玉旁依乳雀栖。冰溜夜悬三百颗,双邀斜月漾玻瓈。

鼾睡 其一

明代 王夫之

拂拭南窗小榻空,绿阴鏬里纸光红。昨朝狼籍今朝在,花自轻飞柳自浓。

书陈罗二先生诗后 其二

明代 王夫之

金牛洞口春色,观生居畔秋声。彻底与君拈出,前山雨过云生。

和梅花百咏诗 其十五 观梅

明代 王夫之

脉脉从看为解颐,阳和一茧细抽丝。捐情似水容相见,不许香车宝马窥。

南岳摘茶词十首 其九

明代 王夫之

山下秧争韭叶长,山中茶宝马兰香。逐队上山收晚茗,柰他布谷为人忙。

渔家傲 翠涛作煨榾柮诗索和以词代之六首 其一

明代 王夫之

炉影圆红烟尾曳。汤瓶渐送松声碎。不是村醪无米兑。

难成醉。酸风昨夜新伤肺。

青镜古今多少泪。无缘却向寒崖坠。明月在天霜满地。

愁也未。两茎铁脊舒腰睡。

王夫之

王夫之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 58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