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感遇十一首 其四

感遇十一首 其四

明代 王夫之

韶月知为春,百卉欣及时。精英取不息,掠及悦其姿。

元化遗糟粕,忻合无迟疑。芳华及零落,悲愉各在兹。

商山有高歌,煜煜三英芝。

诗人王夫之的古诗

敔筑土室授童子读题曰蕉畦口占示之四首

明代 王夫之

治畦当种竹,种蕉为近之。虚中同一致,密叶胜疏枝。

初入府江

明代 王夫之

粤草易春深,驶流知潮远。樵火垂野云,滩花媚绝巘。

林迂委岸阴,水绵俯萝偃。江介爱栖回,芳菲惜迟晚。

昔来取慰庄,吾穷良悼阮。生事有幽栖,天游恣冥返。

摸鱼儿·东洲桃浪,潇湘小八景词之三

明代 王夫之

剪中流,白苹芳草,燕尾江分南浦。
盈盈待尾春花靥,人面年年如故。
留春住,笑几许浮萍,旧梦迷残絮。
棠桡无数。
尽泛月莲舒,留仙裙在,载取春归去。
佳丽地,仙院迢迢烟雾。
湿香飞上丹户。
醮坛珠斗疏灯映,共作一天花雨。
君莫诉。
君不见桃根已失江南渡。
风狂雨妒,便万点落英,几湾流水,不是避秦路。

拟古诗十九首 其十四

明代 王夫之

阳春二三月,缘草被修路。青林无鲜华,啼鴂亘晨暮。

凄彼泉下人,不知春风度。驱驱无返辙,谁者为新故。

往古既复然,非我独忧惧。天物各推迁,胡为滋惊怖。

虑苦不得甘,蚤计良巳误。灭性以求真,浮光栖月露。

鼎鼎百年中,含情抱贞素。

读念庵诗次之 其二

明代 王夫之

碧笋惊雷拔地长,绿筠玉粉土膏香。连踵彻顶无涯畔,谁是胞胎秘息方。

洞庭秋三十首 其二十八

明代 王夫之

玻瓈帝网两镜参,元中之元清灵酣。露泡影相合不二,水月空观谁为三。

中流两岸四无定,鸟道一碧微自谙。军持满汲寒沁骨,容受无多祇大惭。

南岳摘茶词十首 其五

明代 王夫之

琼尖新炕凤毛毸,玉版兼蒸龙子胎。新化客迟六峒远,明朝相趁出城来。

和梅花百咏诗 其四十三 老梅

明代 王夫之

天涯迟暮岁寒心,浅着铅华远罩阴。消渴文园相待久,黄金为买白头吟。

暑过友人新斋六首 其六

明代 王夫之

就子请一言,珍重言复止。如彼冰上行,厚薄自知耳。

十二时慢 蟋蟀

明代 王夫之

问古今,閒愁有几,长与秋来相惹。到月暗、与桐疏影。

木叶泠泠初下。便遣清宵,都无万感,犹自难消夜。

偏旁砌、侧近西窗,冷絮閒叨,不管残镫花灺。

从伊谁,问知幽恨,长在眉梢萦挂。似诉风凄,如悲露冷,斗转银河泻。

莫念人幽悄,殷勤特相慰藉。

不分明,伤心句里,听得又还争差。待拥孤衾,灭镫塞耳。

可放离忧罢。未多时更被,荒鸡数声啼也。

仿昭代诸家体三十八首 十九 李廉访攀龙 登眺

明代 王夫之

绝巘岧峣接太清,登临极目羽翰轻。青徐海色侵牛斗,河朔云山拥凤城。

汉树龙鳞秋色爽,秦碑屃赑暮烟横。探崖欲问长生诀,咫尺蓬壶万里情。

广遣兴五十八首 其四十九

明代 王夫之

一令单提千令合,不除狂醉只除醒。垂杨除肘飞花絮,腐草馀滋幻火萤。

枳棘芝兰同土壤,国皇月孛一辰星。钟情我辈聊如此,瞥眼他生固不争。

鹧鸪天 藤蓑词○藤蓑白沙隐服五首 其一

明代 王夫之

籊籊江门旧钓竿。如今落手尽清閒。鳞鳞三六双双鲤,历历千重叠叠山。

斜月落,晓霜残。藤蓑耐得一江寒。橛头信水亭亭去,鲸浪惊雷午梦安。

题芦雁绝句十八首 其十二

明代 王夫之

渔艇无踪樵径荒,平沙露冷月微茫。问师此景从谁得,莫是前身现雁王。

仿昭代诸家体三十八首 五 袁御史凯 白燕

明代 王夫之

乌衣莫与怨斜阳,雪色新裁素练裳。隋苑柳疏长带月,河阳花满不惊霜。

琼窗瞥眼窥银字,玉镜偷临斗靓妆。似妒蘋花秋色好,不留清影照寒塘。

萍乡中秋同圣功对月

明代 王夫之

白头还作他乡客,不负青天只月明。自笑负樵非泛宅,聊听鸿雁有新声。

晶瓶浸魄一双影,玉镜当心无限情。莫为银蟾增怅恨,孤清直上即瑶京。

走笔赠刘生思肯三首 其二

明代 王夫之

水绿洲前鱼艇多,也来相伴晒渔蓑。逢君剪烛当深夜,奈此干戈满地何。

洞庭秋三十首 其二十四

明代 王夫之

微风软縠退以听,濯濯平远拔昭灵。吝俭濯情不获巳,险阻大造故须经。

馀霞半壁从明灭,征雁万双亦伶俜。居然幻泡警凉魄,无数浮心一日扃。

戏作七夕词三首 其三

明代 王夫之

织锦无成上帝嗔,憨慵长夜望河津。何从更得蛛丝里,剩巧年年乞与人。

王夫之

王夫之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 58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