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南岳摘茶词十首 其六

南岳摘茶词十首 其六

明代 王夫之

小筑团瓢乞食频,邻僧劝典半畦春。偿他监寺帮官买,剩取筛馀几两尘。

诗人王夫之的古诗

点绛唇 和林和靖韵咏草

明代 王夫之

旧日青山,霜风吹后谁为主。招魂何处。棠杜春皋雨。

杜宇声中,休怨芳年暮。凝眸去。萋萋无数。仍满天涯路。

和梅花百咏诗 其九 忆梅

明代 王夫之

先春不得待春阑,渺渺西洲欲见难。唯有梨花赊剩粉,黄昏烟雨殢人看。

西江月 春日野兴

明代 王夫之

草绿黄犉归晚,溪平白鸟飞低。小池春藕半沈泥。

渐近梅酸天气。

昨日社逢雨止,今年闰放春迟。寒深茸母短芽稀。

未与山厨做美。

花咏八首 其四 紫荆

明代 王夫之

珍第偕金枕,同欢感异株。虞渊衣未浣,汉玺泥应濡。

疏干捎莺羽,繁英碍蝶须。桃蹊别弄色,泫露泣邢姝。

感遇十一首 其四

明代 王夫之

韶月知为春,百卉欣及时。精英取不息,掠及悦其姿。

元化遗糟粕,忻合无迟疑。芳华及零落,悲愉各在兹。

商山有高歌,煜煜三英芝。

和白沙八首 其三

明代 王夫之

我闻庄定山,其心如寒铁。去我二百载,清琴音已绝。

船山半亩池,一泓贮香雪。濯发夕风微,长歌弄明月。

广遣兴五十八首 其一

明代 王夫之

别峰烟水霭晴岚,病骨差池久罢参。短晷恰逢寒九九,佳期谁待后三三。

藤枯树倒寻常得,月驶云移仔细勘。败叶如蓑妨两翅,鹧鸪无藉忆天南。

和白沙钓濑与湛民泽收管诗示唐须竹

明代 王夫之

遥山写出虚无画,孤笛吹来雪月吟。不是逢人难口说,湘流清浅祝融深。

感遇十一首 其九

明代 王夫之

涉雒想宓妃,游楚梦高唐。宫中多婵媛,弃置如遗忘。

岂其浊河流,独有鲤与鲂。芸堂是燕寝,兰阁有芳香。

归来欢日夕,至乐方未央。

捣练子 咏愁

明代 王夫之

刚有绪,又无端。细雨千丝月半弯。一寸眉棱千障压,不教人放片时閒。

感遇十一首 其六

明代 王夫之

飞萤弭清昼,熠熠流暗空。炫影从彼异,匿暗背所同。

胡不怀应求,殊德乐为攻。忾然念吾生,晶宇共昭融。

捐情不矜己,云日相雍容。嗟哉猖狂子,何为悲道穷。

仿昭代诸家体三十八首 十三 唐解元寅 落花

明代 王夫之

啼莺流水怨匆匆,万顷春华一梦中。芳韵悠悠随画角,閒愁点点到帘栊。

回风无望依瑶草,韶月难期映晚红。回首繁华能几日,碧条簇簇惹薰风。

怀入山来所栖伏林谷三百里中小有丘壑辄畅然欣感各述以小诗得二十 ...

明代 王夫之

偶然成辙迹,古人意何取。伫立无与言,前峰正疏雨。

咏史二十七首 其二十

明代 王夫之

着面维州黑子,还魂免役青蚨。皮砌只争燖揉,头倾忘却支吾。

和梅花百咏诗 其五十四 红梅

明代 王夫之

对色疑非香不非,迎暄莫问素心违。光风灼灼传新喜,残雪全消散落晖。

和高季迪风雨

明代 王夫之

风雨适在兹,歌叹无与言。人事杳无绪,天与亦易迁。

怀抱终古间,曲折固勿谖。腰镰入深云,荷薪续午烟。

聊尔为晨夕,不知经岁年。思彼信陵客,曾为陈监门。

水调歌头 咏怀

明代 王夫之

钓竿落吾手,意不在鱼边。六鳌何处,一艇缥渺凌孤烟。

耐可乘流直上,不避回风吹转,蹴破浪花圆。一曲棹歌里,星斗落帆前。

白蘋洲,芳草渡,扣哀弦。落花细数,坐久目送荇丝牵。

出入无肠国里,烂漫无愁天上,鼎鼎度华年。唯有千丝雪,镜里自相怜。

双双燕 除夕忆家兄

明代 王夫之

荒山百里,想残雪初晴,应同消受。莫还似我,祇共寒垆相守。

重叠山河冷泪。更梦对、团圞春昼。读书帷里华镫,献寿堂前椒酒。

辜负。当年人说。道仙苑芝英,一时三秀。山移海涸,别是人间花柳。

还听金鸡玉漏。怕天也、妒人长久。但念今夕相怜,莫问明年健否。

初度口占·辛丑

明代 王夫之

新买茱萸半亩堂,苔侵床足月侵墙。
天涯芳草迷归路,病叶还禁一夜霜。

谒金门 示意有授

明代 王夫之

幽绪悄。欹枕梦回分晓。俯仰乾坤霜月皎。此际愁多少。

欲洗长空天杳。袖里青虹光袅。相倩一挥云汉表。莫打閒之绕。

王夫之

王夫之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 58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