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和王道录韵其人尝住茅山 其二

和王道录韵其人尝住茅山 其二

唐代 王翰

勾曲仙山紫翠浓,茅君出入跨天风。高林卖杏曾教虎,大鼎烧丹乞与龙。

瑶草种成连涧碧,蟠桃看得满林红。何时来问长生诀,还入群羊觅牧童。

诗人王翰的古诗

题管鲍论交图

唐代 王翰

黄金是何物,能摧壮士心。有金交契厚,有金交意深。

一朝金用尽,相看同路人。古人重交道,敬至义自伸。

我观管鲍徒,交厚情最亲。知心两无猜,巽让常欣欣。

斯可愧薄俗,外物非所珍。子鱼能一掷,幼安同浮尘。

弃之同一道,中有伪与真。高风鲁连子,千载名如新。

南陌词 其三

唐代 王翰

南陌东边草染裙,嫩青深翠一时新。王孙去后无消息,春雨春烟恼杀人。

别汴城诸友

唐代 王翰

三载王门老曳裾,文章鄙俚世情疏。病多傍肆常求药,视世停灯久废书。

报主壮心空磊落,向人别意谩踌躇。他年相忆知何处,泪洒黄河溯汴渠。

和体方游相国寺

唐代 王翰

夷山宝刹自唐家,石塔横空半欲斜。神鹿听经翻贝叶,毒半喷水出昙华。

咒师碧眼浑如鹄,老衲弓身曲似虾。知我登堂来问法,呼童先点赵州茶。

戊寅大赦

唐代 王翰

杂遝欢声遍九垓,金鸡衔赦下天街。鼎湖已堕乘云去,宝座初登禁网开。

万姓共朝龙虎地,五云常绕凤凰台。小臣何幸沾恩泽,作颂应惭是菲才。

言怀简丁志善三首 其二

唐代 王翰

白首如新固不虚,操戈机变更愁余。早年定约成婚嫁,岁更相期共卜居。

本为叔牙知管仲,岂期张耳害陈馀。自今取友须加慎,至圣犹言失宰予。

寄李延龄

唐代 王翰

回首匆匆岁又残,新裁诗句问平安。竹窗夜读薰炉煖,芸阁冬眠布被寒。

客久莫辞杯潋滟,官贫休厌菜阑干。冯君若问予生意,赢得丰年菽水欢。

送金伴读归汝宁省家

唐代 王翰

大梁门外分襟处,南望白云是蔡州。且喜承恩延讲席,又蒙荣赐上归舟。

幽轩月上吴城闭,洄曲春生汝水流。及到家庭元夕近,满街灯火照欢游。

奉教和秋日四题 其三 秋色

唐代 王翰

岚光淡淡复浓浓,多在园林夕照中。绿减在川烟际草,红添千树水边枫。

落霞孤鹜吟难尽,折苇残荷画不工。只有谪仙情思苦,灞陵伤别意无穷。

奉教和王达善学士梅花四咏 其三 梅魂

唐代 王翰

秪疑姑射是花神,傲兀风霜可见真。庾岭有情能驻马,罗浮无梦更迷人。

冰花借月方成魄,雪态生香自出尘。一段素灵招不得,谁家纸帐又添春。

赠唐祖二子

唐代 王翰

鸿飞遵枉渚,鹿鸣思故群。物情尚劳爱,况乃予别君。
别时花始发,别后兰再薰。瑶觞滋白露,宝瑟凝凉氛。
裴徊北林月,怅望南山云。云月渺千里,音徽不可闻。

中秋不月望瑶台感旧兼简城中诸朋友二首 其二

唐代 王翰

孤负中秋又一年,草窗闲坐不成眠。莫辞醁酒十分满,能不清辉几度圆。

三匝短歌悲晚景,一声长笛破秋烟。人生忧乐无穷达,莫把清狂说玉川。

瑶台顶 其三 涑水

唐代 王翰

一派灵源滚滚来,风摇锦浪岸花开。桥分野色行人去,雨没沙痕钓客回。

秋净霜澄明似练,春深烟染碧如苔。羡君自有朝宗志,莫怪矶头鸥鹭猜。

盐池晓望

唐代 王翰

涿鹿城头曙色分,素池如练迥无尘。翠屏倒浸山光静,银汉平铺月色新。

五月南风凝雪甸,四时飞鸟避云津。想应须待调羹手,拟共江梅入八珍。

题画小景

唐代 王翰

万籁秋声近,双峰宿霭收。江涵林影碎,野接曙光浮。

萝薜通书幌,莺花避钓舟。由来扬子宅,寂寞闭丹丘。

中秋和赵孟弘二首 其一

唐代 王翰

广寒深处有仙家,跨出秋空白玉蟆。颢气挟寒成露颗,轻风拂曙结霜华。

冰盘出海无纤翳,宝鉴当空绝点瑕。拟向清虚瞻兔魄,不堪老眼欲生花。

游鼓山灵源洞时澄明景霁入望千里徘徊自旦至夕值月上闻梵声泠然有 ...

唐代 王翰

旭日照高岑,天风振远林。不因沧海色,那识白云心。

宝树空香满,珠林积翠深。坐来明月上,何处起潮音。

读欧文

唐代 王翰

先生笔底有风雷,训练强兵自握机。埋狱龙泉须敛锷,蕴山荆璞不藏辉。

经丘觅壑滁山乐,问舍求田颍水归。本论实宗原道说,眉山何事不传衣。

临池清兴为张敬惟作二首 其一

唐代 王翰

夷山山下有行窝,池水经春绿似萝。佳客到门常载酒,道人求字不笼鹅。

树连别院莺声滑,苔长閒庭鸟迹多。自是心传有家法,莫忘三折始成波。

游西城冯叟花园二首 其二

唐代 王翰

张谷东头访隐君,柳花吹雪白纷纷。药苗经雨和烟种,泉脉穿云带月分。

僧谒晨斋烧玉笋,客来晚饭煮香芹。清欢未尽催归去,啼鸟一声春日曛。

王翰

王翰

王翰(公元687年~726年),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人,唐代边塞诗人。与王昌龄同时期,王翰这样一个有才气的诗人,其集不传。其诗载于《全唐诗》的,仅有14首。登进士第,举直言极谏,调昌乐尉。复举超拔群类,召为秘书正字。擢通事舍人、驾部员外。出为汝州长史,改仙州别驾。► 433篇诗文

唐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