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王翰
庭际瞻嘉树,萧萧日有声。霜风仍见惨,岁月若为情。
有幸荣三釜,无时捧一罂。空阶摇落处,相对泪纵横。
题画葵花
上苑馀春辇路荒,芳菲落尽更堪伤。怜渠自是无情物,犹解倾心向太阳。
简畅真空上人
万顷澄波片月沉,观时似有却难寻。菩提作树元非相,玉镜生尘岂是心。
三世愿香飘静界,诸天法雨洒檀林。何时尽弃人间事,为问无生对碧岑。
无题五首 其二
心绪浑无定,春空百尺丝。梦随蜀帝魄,啼血向花枝。
送郭工副焕章之汝宁放粮
羡公本是汾阳后,致用还优经济才。千里黄尘承命去,万仓红粟被恩开。
柳添新绿遮文旆,梅送残香入酒杯。莫待梁园春事已,公馀策马早归来。
侯村寺遣怀二首 其二
我为劳形损性灵,时来野寺伴山僧。拂开素壁留新句,剔落苍苔读旧铭。
花雨远从天外至,磬声多向月中听。幽窗一夜浑无寐,洗尽尘根两耳清。
孤山道中二首 其一
一径通村入翠微,岩花清晓正霏霏。崖鸦失侣频相唤,野雉将雏近不飞。
晨汲辘轳鸣北室,夜眠袯襫挂柴扉。月高犬吠空林静,多是山人采药归。
和成纪善许州怀古
汉季英雄总不如,开屯迁许造邦初。水生江口愁难渡,火烈矶头怨未除。
月照禅台文甓断,风穿献庙玉床虚。寒烟衰草繁昌道,欲读残碑几字馀。
秦楼夕照 其二 瑶台夜月
月满珠宫露满阶,鞭鸾羽客上瑶台。香浮明水仙坛静,云上秋空桂殿开。
灵鹤有声通碧嶂,蟠桃留影印苍苔。想君他日蓬莱上,应对清辉寄远怀。
静熙轩为伯振教授赋
逸客林居更辟轩,开轩时复看云眠。偶来碧涧携明月,闲弄枯桐作响泉。
松火夜窗摇绛影,木香晨榻散青烟。客来相对无尘抱,共说南华第二篇。
忆平陆旧游
金鸡山顶邓家园,乘兴来游坐水边。柿叶染霜围锦帐,菊花承露散金钱。
溪头怪石如人立,洞口苍苔待我眠。何日再同三二友,一壶浊酒送残年。
怀秋谷肃上人
我把一麾江海去,上人只履竟西归。三生寂寞烟霞淡,双竟飘零故旧稀。
季札有怀空挂剑,大颠无处更留衣。累累荒冢悲风里,泪洒空山送夕晖。
送河南王府判考绩
三年佐治住东周,又及南辕报政秋。千里暮云迷汴水,一帘疏雨别嵩丘。
凤台晓上留新句,虎监春行访旧游。料得归期在初夏,杖藜携酒待仙舟。
贺三十生子
立年古有室,生子未为迟。汤饼皆佳客,弄璋多好诗。
蓝田生拱璧,清水出摩尼。从此乔家宅,烟楼不可卑。
题明皇吹箫图二首 其一
逆竖谁教解巧机,玉箫新进上方吹。进宫已自几千里,亡国何须数百枚。
瞿长史黄瓜图
车前楚楚初抽穗,桂髓绵绵引嫩条。叶底翠罂真可摘,孰云不可报琼瑶。
重到龙泉寺有怀秋谷上人
旧日经行处,重来倍寂寥。诸天灯冉冉,一径雨萧萧。
壁藓经春合,台花逐夜飘。不知飞锡处,惆怅采兰苕。
送通许张知县考满
繁台草绿水流澌,正是郎官考绩期。昔向斗牛占剑气,今骑斋马劝农时。
雨馀梁苑花如锦,风煖隋堤柳拂丝。比到神京春正好,蓬莱宫殿碧参差。
送李可宗归汴
中原烽火二十年,避地今成雪满颠。无柰忆乡愁似海,不禁哭子泪如泉。
入门惆怅看松菊,隔水依稀认墓田。此夜中条山馆里,归心应不负啼鹃。
山居即事五首 其五
饷田分野饭,社酒倒山樽。茅舍无人守,春风自闭门。
题潮州鸢飞鱼跃亭
虚亭倚危矶,苍莽澹无迹。幽人时往来,濯足坐苔石。
芰荷露涓涓,蒲苇风淅淅。物性机尽忘,上下皆自适。
遥峰敞空翠,落日洞深碧。悠然一舒啸,造化亘今昔。
圣门竟渊邃,世路何逼仄。遐哉古人心,日暮坐相忆。
王翰
王翰(公元687年~726年),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人,唐代边塞诗人。与王昌龄同时期,王翰这样一个有才气的诗人,其集不传。其诗载于《全唐诗》的,仅有14首。登进士第,举直言极谏,调昌乐尉。复举超拔群类,召为秘书正字。擢通事舍人、驾部员外。出为汝州长史,改仙州别驾。► 433篇诗文
柏塔寺 其六 玉溪
和靳天章彭城怀古
月夜坐悠然轩有怀
孝思堂
白桃花
洪武甲子中秋夜祀风雷山川前此积雨是夜晴霁喜而赋诗以志云
洛水春风写竹作
游上方寺和卞长史韵
题苏庄洞神观楼
龙兴观金箓建醮(景龙二年)
宿介休
墨桃华
和邓舍韵二首 其二
观舞天魔
赴任廉州教授别临颖教谕张朝宗司训丁宗岱
送马文隆县令归临颍
和赐瞿长史象牙笏韵
与和仲古心饮酒分韵得诗字
咏史五首 其一 孔融
杨村至张郭店道中
平陆县丞何德举吾文字友也官满报政京师近书来升嵩县知县余作近体 ...
北海鲸时北征纳克楚
雪夜杂诗 其三
梁园言怀
谒微子祠
示子砺
相和歌辞·蛾眉怨
挂鼓石
送孙克让赴京
答客问
送外孙苏敬
言怀简丁志善三首 其一
丹山归隐
解氏从子继嗣诗卷
讲堂雨中看新竹
慈竹轩
和刘菊庄先生韵 其一
春日雨中即事
望云思亲图
和体方游相国寺
寄蔡司令 其一
九日登瑶台山
南行赴合浦别临颍知县朱士容
送杨秉文赴京
葡萄酒
和吴升甫见寄韵二首 其一
上刘道益知县
风木轩为吴审理赋
送锁子坚北上
食苜蓿
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得筵字
送心泉疑上人游方
春暮约鲁客游雁湖
孟浩然
南行留别
山居即事五首 其三
柏塔寺 其三 巫咸顶
灯夕在平陆感旧三首 其二
题山居幽趣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