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王一山还湖湘五首 其三

送王一山还湖湘五首 其三

明代 王渐逵

万顷烟波杳洞庭,岳阳楼上敞虚冥。扁舟何日遥相过,共看君山一点青。

诗人王渐逵的古诗

寓广陵寄马道长

明代 王渐逵

仲默才华众所怜,汝南风壤故多贤。海陵南逅见吾子,怀抱相逢如昔年。

诗名不在建安下,文体亘回嬴汉先。别来江馆几相忆,云树清秋空暮天。

别周云厓远游十首 其一 武夷山

明代 王渐逵

枯楂遥望识仙踪,大隐屏开一棹通。莫向幔亭歌九曲,虹桥消处暮烟重。

游山和白沙晚酌韵十首 其六 南山峡

明代 王渐逵

溪接重溟涧接溪,断砰回浦曲相迷。染深秋色诸厓静,冲逐寒云落雁低。

狂濑急湍惊客舸,野花閒草失招提。濯缨惯向龙泉去,不管奔流浊似泥。

怀玉山

明代 王渐逵

我闻玉斗山,上与魁杓通。异光夜辉映,彩雾朝朦胧。

七蟠委纡郁,遥入天门峰。时有九品莲,金鸡号瑶宫。

缅兹大洋坂,乃在玉琅东。良田注泉露,旱暵寡所逢。

我欲家其巅,永为畎亩农。

别何古林八首 其五

明代 王渐逵

曾忆东山寄我诗,几回孤梦绕江篱。遥知安石登临久,也为苍生强起时。

同王岱麓李三洲伦右溪泛舟越深楼歌一首

明代 王渐逵

樾深楼头风雨多,落花满径将奈何。有时飞入扁舟去,粘尊泊棹香盈波。

不惜落花起,但惜芳春回。丰隆阿香亦知意,霁色似为山人开。

汀蒲渚荇增光洁,曲池文榭生佳气。送酒遥停竹外舟,闻钟始觉山间寺。

夜深萧鼓乐未央,堂前灯烛相辉煌。骊驹在道已促驾,主人惜别还称觞。

君不见苏子与同舟歌赤壁,回首江山已难识。

李三洲宅上兰盛开感而赋此 其二

明代 王渐逵

每于九畹怜秋晚,讵意春轩得更逢。誉望又归尼父操,清芬应有伯夷风。

珠缨自别菖阳谱,玉蕊犹疑桂子宫。鶗鴂不须鸣泽国,孤标留与众芳宗。

游山和白沙晚酌韵十首 其一 黄冈

明代 王渐逵

寻源清浅过前溪,满径寒烟处处迷。丹壁径凝天上下,紫筇那怕路高低。

眼中海岳何人会,囊里风花只自提。却笑朱门非我事,不须重踏华山泥。

别胡青岩督学四首 其一

明代 王渐逵

忆昔在燕京,贤哲翕然至。矩步遵洙沂,言论窥姚姒。

求友得大洲,与君同契谊。朝夕承眷嘉,煦润喜深媚。

获罪归田园,旅寓失所寄。乡朋绝通问,知交动骇异。

二君忘形迹,温慰益已继。令我激素衷,终夜不张寐,

送冼太仆之京 其二

明代 王渐逵

广陌垂杨上苑花,依稀犹记旧韶华。相逢京洛多冠盖,谁是前时并辔家。

别何古林八首 其二

明代 王渐逵

大隐屏中万木森,多君相访复相临。记将卜筑栖迟竟,共结他时未了心。

寿伦右溪诗三首 其三

明代 王渐逵

右溪道人初度日,桃花满逐小阳开。携壶社老扫坛去,爱客山灵送月来。

笑我欲为勾漏令,知公真抱谪仙才。还期共驻飞云顶,羽驭星轮遍九垓。

雨中有怀白斋古林

明代 王渐逵

停午海云起,淋浪竟夕连。水添惊宿鹭,风急乱鸣蝉。

舟楫忆昨日,阴晴异一天。支颐撩尔思,剪烛不成眠。

游李氏园

明代 王渐逵

城中足此村居景,怯暑还来尽日看。苍岚入座娱晓色,骈荫迎天欺午寒。

人声忽隐竹溪畔,茅屋半出藤萝端。却似双鱼栖迹处,令人翻忆故山峦。

喜诸公过西园二首 其二

明代 王渐逵

交深不责备,脱洒每相忘。旅石随便坐,脩林独荐凉。

看山因得句,对水或流觞。不为孤城隔,那知叹夕阳。

喜伦右溪回十首 其九

明代 王渐逵

黻藻文章焕帝猷,未应高枕卧林丘。春风社馆劳分什,花鸟于今莫漫愁。

伦何二君访予于双峰山庄用前韵二首 其一

明代 王渐逵

万丈疑看玉井莲,旋栽兰杜种蘅荃。南华栽用袈裟乞,岳麓应期待圣传。

暂为幽栖成小筑,远从开辟觅前缘。罗浮东去遥相望,合作人间八洞天。

寿伦右溪诗三首 其二

明代 王渐逵

逍遥高枕越山扃,云谷看云远避名。懒去经年回勘合,悟来深夜读黄庭。

床头酿黍惟真诀,世上观棋亦浪评。沧海白云谁作主,知公元是太微星。

别周云厓远游十首 其八 青城山

明代 王渐逵

蜀之迢递接青城,灵境仙都万古扃。七十洞中逢羽士,好求符箓觅长生。

祝圣会感兴二首 其一

明代 王渐逵

越城元日萃诸贤,正朔遥颁又始年。南极星躔皆拱北,遐荒春色亦朝天。

衣冠俨肃瞻台上,训制亲承到日边。洛社香山应远让,江湖廊庙得兼全。

王渐逵

王渐逵

(1498—1559)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61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