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八景诗为潮阳萧同年题 其一 静观堂

八景诗为潮阳萧同年题 其一 静观堂

明代 王渐逵

四山袭寒翠,日出不知处。植杖倚岩扉,孤云自来去。

诗人王渐逵的古诗

和李三洲一首

明代 王渐逵

七月林亭初送暑,经秋荷渚尚馀花。子猷秋好还堪过,崔灏诗成不用加。

灯火楼台悲管吹,茑萝门外少尘沙。清时乐事如相待,不见城南奏暮笳。

避暑山中十咏 其三 登楼

明代 王渐逵

空苍望不极,晓色太分明。樵雁平相接,旗萝翠欲擎。

北阁云方淡,东山暑气轻。忽惊浮旭日,已觉动冲情。

九日与招勤卿大尹登高

明代 王渐逵

登高须上最高峰,万里罗浮影更重。久客不归秋欲暮,两人相对看孤鸿。

送五舍弟会试

明代 王渐逵

星槎万里溯神京,水碧山青气象明。微币未宜高汉魏,应时端可慰朱程。

道存贤圣千年意,义入君王万古情。同向五云瞻北斗,不胜怀抱夜来清。

中秋对月歌同诸公在樾森楼赋

明代 王渐逵

狂生狂生性任真,自称太古无怀民。每便赤脚踏芳草,岂知长陌纡缁尘。

八月中旬好天气,良朋佳节来相因。两厓秋色高且峭,皎月为我生比邻。

网鱼恍若赤壁口,泛舟疑是西湖滨。岱麓先生天下士,北门锁钥封疆臣。

乘槎万里至南海,爱我山水期半分。三洲刻志若幽讨,席上往往稽玄文。

高谈六籍翻断案,捋鬓瞠目惊鬼神。右溪豪气逸今古,东坡太白迥不群。

近来不饮已数月,大浇磊落非吾闻。穗石文章众所爱,上凌鲍谢争鲜新。

一杯隐几面发赤,欹枕欲作羲皇人。今年月色喜如此,明年月色谁相亲。

劝君对月且尽醉,共惜天涯海角身。

环谷八咏 其一 榕阴夜月

明代 王渐逵

层荫散碧漪,月色信寒翠。稚子喜相呼,去拾瑶琼翠。

八景诗为潮阳萧同年题 其三 交翠庭

明代 王渐逵

夜静露凝白,月朗星更稀。满庭湿空翠,浑欲侵人衣。

山中秋夜感兴 其二

明代 王渐逵

汉儒糟粕汨天常,寥落侵侵入晋唐。至宝眼前浑不识,却从胡黠乞馀光。

别罗楠塘五首楠塘江右新昌人善河洛真数推易理以示人趋吉避凶甚验 ...

明代 王渐逵

吉凶悔吝生乎动,大巧人间反成拙。迩来悟得先天图,独坐松台对明月。

望罗浮和甘泉韵四首 其三

明代 王渐逵

廿年藏息傍岩隈,转眼光阴得许催。共叹浮生元是幻,应知历劫不为灰。

烟霞落寞林中影,花鸟流连掌上杯。认得此山真面目,朱明开辟待君来。

赠别陈明水三谢四首 其三

明代 王渐逵

南岳与斗山,冲玄水西地。群贤切磋处,明水来江右。

一一吾所望,三谢亦断至。岭南惊间旷,草木亦炫贲。

一会白云楼,再会珠海寺。言论既孚契,怀抱亦衷懿。

联舟倚江干,秉烛夜不寐。别袂动遐思,短章答嘉惠。

题樾森楼四首 其二

明代 王渐逵

独上高楼眼倍空,青苍不尽意何穷。歌鸾苍凤依稀见,银汉星槎缥缈通。

石榻几宵眠傲客,洞门终日贮凉风。便应题作仙人馆,浪说蓬壶第一宫。

山中奉怀诸君十一首 其八 苏谏议见江

明代 王渐逵

黄门清庙器,秀朗见丰度。圭璋重特达,馨蔼起神慕。

驰情向丘园,偶尔狎鸥鹭。光风不可掬,神物终难捕。

绝句十首 其九

明代 王渐逵

雨涨咸潮欲退时,沙螺

初访中洞山八咏 其四

明代 王渐逵

石燕霏霏拂洞前,青莲朵朵相新妍。苍鼯采鹝怪人语,木魅岩魈窥客筵。

山中酒熟是何代,石上桃开非昔年。犹恨花源徒陟迹,至今传者武陵仙。

答王岱麓再过访一首

明代 王渐逵

烹茶扫径高轩过,密叶崇林暑气开。凤鸑有时低羽翰,莺斯终见守嵩莱。

石坛风落蝉声急,竹浒霞生返照回。莫忘新诗他两约,可能乘兴得重来。

和王岱麓一首

明代 王渐逵

移家遥傍翠微开,委巷真成避地来。癖病淹留虚岁月,清秋怀抱向楼台。

携壶每爱依芳社,席地何妨散绿苔。多谢右丞情独至,殷勤杯酒故相催。

送李三洲之湖广 其五

明代 王渐逵

去年别右溪,今年别吾子。人生百年内,会合难久恃。

白云无停踪,江水流不已。愿言莫遐遗,德音孔伊迩。

同伦右溪何古林再游中洞卜居二首 其一

明代 王渐逵

曲巘层阿长瑞莲,石汀泉岛散文荃。天生贤哲非无地,靳谓仙灵不浪传。

鹿洞正深元晦乐,曹溪遥结惠能缘。郁篮绝顶中峰路,消息真成尺五天。

寿张蒙溪方伯初度 其二

明代 王渐逵

两勤播命奠明区,十郡欢歌寿庆馀。沧海白云趋屏树,赤蛇朱鸟肃冠裾。

薇花席上秋光满,鼓角声中瑞气舒。盖世勋名应属望,白头今已愧迂儒。

王渐逵

王渐逵

(1498—1559)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61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