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山偈寄无声老师

山偈寄无声老师

宋代 吴潜

闻师遭遇善知识,布衲时闻罗绮香。
照管为他肯景转,投胎托舍没思量。

诗人吴潜的古诗

七用喜雨韵三首

宋代 吴潜

阑干小倚望遥岑,晚霁朝朝换午阴。
越鹜已收天外影,吴鸠尚带雨中音。
海濒客子秋衔袖,塞上征人夜拊砧。
都是一般无意绪,闵劳争柰主恩深。

霜天晓角·新词唱彻

宋代 吴潜

新词唱彻。字字珠玑屑。更有张颠草圣,何止是、成双绝。金张如霏雪。扫地为芳席。且令诸公一笑,怕明夜、无此月。

送曾阿宜往戍

宋代 吴潜

几年西戍暂归田,又向澄江买去船。
剑阁山峦雄蔽日,昆明池水阔浮天。
故园此际同明月,蛮域明朝隔瘴烟。
此去须期剿胡虏,丈夫勋业在安边。

苦雨吟十首呈同官诸丈 其七

宋代 吴潜

海乡多下田,潢潦易缠绵。云脚晚希露,天心朝望穿。

壤蚯方恶出,穴蚁又忧迁。翻覆阴晴證,愁肠日几旋。

阅城壁

宋代 吴潜

内江外海四周围,正是绸缪户牖时。
北瞰登莱山不碍,东户倭丽汛难期。
未须鹞鹢增威势,已觉狂鼯受指麾。
敢谓虚名弹压得,多应一念老天知。

谒金门·风韵彻

宋代 吴潜

风韵彻。满架平平铺雪。贾女何郎盟共结。睡浓香更冽。春去悄怀怎说。却喜不闻蹄鴂。月夜时来闲蹀屧。故园三载别。

霜天晓角·秋凉佳月

宋代 吴潜

秋凉佳月。扫尽轻衫热。便欲乘风归去,冰玉界、琼林阙。不乘持寸铁。孤吟风措别。且唱东坡水调,清露下、满襟雪。

再用前韵二首 其二

宋代 吴潜

中夜怀归梦趁虚,柰无黄耳寄家书。高人不问闭门后,征士应思遣戍初。

压栋排檐能拉朽,穿帘入隙解乘疏。遥知山谷皆封路,食绝肠饥有怒狙。

水调歌头·勋业竟何许

宋代 吴潜

勋业竟何许,日日倚危楼。天风吹动襟袖,身世一轻鸥。山际云收云合,沙际舟来舟去,野意已先秋。很石痴顽甚,不省古今愁。郗兵强,韩舰整,说徐州。但怜吾衰久矣,此事恐悠悠。欲破诸公磊块,且倩一杯浇酹,休要问更筹。星斗阑干角,手摘莫惊不。

声声慢·挨晴拶暖

宋代 吴潜

挨晴拶暖,载酒呼朋,夷犹东圃西园。绿萼枝头,两三初破轻寒。平生自甘寂寞,占冷妆、不为人妍。林逋去,问疏影香暗,谁赋其间。空想故山奇事,正烟横岭曲,月浸溪湾。杏错桃讹,那时青子都圆。惟饶梦窗知处,对翠禽、依约神仙。休引角,怕征人、泪落塞边。

渔家傲·每日困慵当午昼

宋代 吴潜

每日困慵当午昼。出来便解双眉皱。一带朦胧烟雨岫。山翁瘦。林泉纵好他园囿。一见此君如话旧。玉版老师呼唤候。万立琅玕争劝酒。踌躇久。清风收拾归怀袖。

九用喜雨韵三首 其二

宋代 吴潜

倒瓮翻盆势莫禁,旱滩焦碛尽低沈。定知此喜非常喜,只尽将心去比心。

人乐和丰方卖剑,谁贪遗滞忽亡簪。村翁曳杖前山去,丁祝孙来酒户寻。

水调歌头·重九先三日

宋代 吴潜

重九先三日,领客上危楼。满城风雨都住,天亦相邀头。右手持杯满泛,左手持螯大嚼,萸菊互相酬。徙倚阑干角,一笑与云浮。
望平畴,千万顷,稻粱收。江澄海晏无事。赢得小迟留。但恨流光抹电,假使年华七十,只有六番秋。戏马台休问,破帽已飕飕。

六用喜雨韵三首

宋代 吴潜

午窗随分理残香,扫地关门付小苍。
连夜月无昨夜色,今朝雨有几朝凉。
白头凝望家千里,黄耳寄归书一箱。
遍问西畴全熟否,还乡百口免忧皇。

谒金门·休怨老

宋代 吴潜

休怨老。更替北邙荒草。勘破人生都已了。江湖归兴渺。盘谷深深杳杳。曲水弯弯绕绕。啼鸟空山山更悄。钟昏钟又晓。

再用前韵二首

宋代 吴潜

不假焦仙把酒喷,须臾澍雨若翻盆。
官应可了劭农事,天岂终悭及物恩。
无复绝粮忧鲁叟,何须进食念王孙。
只愁撩得秋声动,老客他乡易断魂。

水调歌头·天宇正高爽

宋代 吴潜

天宇正高爽,更蹑最高楼。长风为我驱驾,极目海山头。不风牛山孟浩,不风齐山杜牧,人景自堪酬。举酒酹空阔,汗漫与为游。
捻黄花,怜白首,恨难收。颓龄使汝能制,何待更封留。眼底朱甍画栋,往往人非物是,蟋蟀自鸣秋。万里一搔首,无处著萧飕。

陪陈立道中书泛湖二首

宋代 吴潜

幽幽池馆锁苍苔,万朵芙蓉取次开。
却似昭阳旧宫女,含娇只待翠华来。

题暗香疏影词后用潘德久赠姜白石韵

宋代 吴潜

人生浮脆若菰蒲,四十年前此丈夫。
拟向西湖酹孤魄,想应风月易招呼。

饯郑宗丞

宋代 吴潜

烟霭晚将合,湖山景致嘉。
谁为千里别,客负一年花。
心事违春事,年华上鬓华。
扁舟何日发,回首水云赊。
吴潜

吴潜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 382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