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王立道
古藤修竹一溪阴,寻得柴关径转深。卖畚得将供鹤食,垂纶不着羡鱼心。
花怜清品閒常灌,诗喜新题病亦吟。老去故情终偃蹇,肯随闾里学浮沈。
赠青乌家
客持一卷书,乾坤吐玄秘。由来识者稀,独立寒山翠。
送邹均敷
清秋欲尽促归心,海日苍苍晓隔林。回首长安应未远,蓬莱宫阙五云深。
观出军十首 其三
诏出选元戎,人推卫霍雄。天兵六郡卒,汉马五花骢。
气盖燕山石,歌酣易水风。匈奴行徙牧,不敢向云中。
咏菊十首 其四 金盏银台
常年老瓦盆,珍重花神意。白衣人不来,对尔聊成醉。
南湖耕雨 其六 金霞夕照
千峰如散绮,夕阳在山半。山中人欲归,适意忘景晏。
送李仲西都谏节推大名
未厌承明直,那堪祖道看。象刑清禁甸,持节渡桑乾。
朝下衣香在,焚馀谏草残。霜枫迎去马,似照寸心丹。
途中暑寄所知
旅泊淹中夏,愁添毒热新。时逢隔水骑,相顾满衣尘。
择木频移荫,贪程更问津。不缘趋捧日,长作北窗人。
送陆奎之峄县
洙泗回萦入古城,宫墙犹是鲁诸生。圣朝礼乐超千载,莫似当时不肯行。
书观澜卷赠行涂堂主簿父二首 其二
青春白日好,千里一帆初。野色云俱媚,江声夜转虚。
逢人谈惠麓,久客忆匡庐。好去看消息,殷勤戒子书。
题顾与新清溪庄和唐应德韵四首 其三
林卧堪遗俗,村居复近湖。应门时见鹤,鼓棹不惊凫。
树与人俱散,溪因主亦愚。翻嫌太寥僻,庄外有桑榆。
秋居五首 其二
云树秋容澹,悲歌野兴豪。萧兰元异种,牛骥亦同槽。
露白芰荷尽,天清鸿雁高。朋游隔千里,魂梦为谁劳。
贺王允宁移居二首 其一
仄径不容车,迢迢奉板舆。思玄隐几处,入直倚门初。
夜户蛩螀满,秋墙薜荔疏。自怜趋禄养,时复忆吾庐。
春尽书怀
官閒日日赋閒居,芳草年年伴草庐。蓂叶草随飞絮尽,莺声欲断夕阳初。
虚簪画省郎官笔,未就名山太史书。疏懒自知来往少,蓬蒿满径草教锄。
和玉溪斋居对雪一首
千里浮云涨碧空,瑶花寂寂舞回风。词臣欲赋羞梁苑,圣主方斋坐汉宫。
晓讶神光浮殿外,夜闻仙语出帷中。即看帝泽和天泽,玉粒逢年四海同。
咏园中杂花十三首 其九 玉簪
擢颖疑瑶华,攀条乱素手。酣歌不自聊,助予一搔首。
寄赠唐荆川二首 其一
簪笔曾为汉署郎,相如词赋早升堂。自怜野性耽林卧,恐着朝衣乱鸟行。
溪上晴看黄鹄远,山中晚食绿莼香。多惭旧日沧江伴,独向金门立晓霜。
和钟石学士斋夜见雪拗体二首 其二
北地多苦寒,春半犹飞雪。东郭履尽穿,渊明巾欲折。
林花吐还缩,野烟冻不爇。遥瞻白玉台,群神朝二月。
云峰卷为沈夷斋题 其一
南山郁嵯峨,下有高士庐。列峰瞰虚牖,流水循东隅。
荒径罕人迹,空梁见悬车。主人日杖屦,徙倚临前除。
朝看山上云,日夕忘所如。岂无章绂贵,爱此田园居。
乞身自强健,何如汉二疏。愧我恋斗粟,不能共焚鱼。
送姚友竹二首 其二
亦知簪组累,自爱水云居。匹马归来早,三鳣属望虚。
閒情任吴越,行李总图书。何处堪高卧,山中有草庐。
草名
早为芸阁吏,丛兰春复秋。吾道随卷葹,诛茅溪水头。
送客蘼芜径,采芳杜若洲。
王立道
(1510—1547)明常州府无锡人,字懋中,号尧衢。嘉靖十四年进士。授编修。有《具茨集诗文》。► 356篇诗文
三月晦日出郊游衍偶诵唐人诗三月正当三十日因用为起 其六
寿嵇川南母 其六
芳洲为袁御医题和唐荆川韵二首 其一
乡园偶成
郊原春望二首 其二
送顾槩
长至日寄弟口号 其二
送骆质夫谢病归湖州和王允宁二首 其一
夏夜崇雩坛陪祀 其一
彰义关候驾十首 其一
芳洲为蔡长卿题
数畴兄以病阻看花之约作诗见遗次韵答之 其一
咏园中杂花十三首 其十二
南湖耕雨 其二 河洑渔梁
王子裕百花图 其四
许院判挽歌二首 其一
南巡歌八首次韵 其四
三月晦日出郊游衍偶诵唐人诗三月正当三十日因用为起 其二
会同年二首 其二
送苏幼清都谏归养广中
观出军十首 其十
送俞汝承行二首 其一
三穷图为周弓冈中丞题 其一 青年守节
补送骆尹敖欧四年兄使诸藩二首 其二
李节推乃祖衡岳斋手卷
闻何乔仲侍御移疾野寺诗以讯之
咏园中杂草八首 其一 兰
送邹学士赴南京
送骆两溪谢病还武康
观出军十首 其八
贺鲍如泉七十
题扫雪煎茶图 其二
彰义关候驾十首 其六
咏菊十首 其六 鹅毛菊
三月晦日出郊游衍偶诵唐人诗三月正当三十日因用为起 其七
送人上陵
天柱篇赠徐子芳
送全翁掌教常熟
送李威甫掌长兴教
铜雀伎二首 其一
云峰卷为沈夷斋题 其二
和龙冈送白洛原将命护作因得归沐
七夕雨二首 其二
闻朱从龙下第诗以慰之
南湖耕雨 其四 桃溪晴月
又治徵卷
大梁行送陆白庵同年使周藩
得家书三首 其三
砺峰上元燕会卷和韵 其一
咏园中杂花十三首 其十一 长春
咏园中杂草八首 其四 绣墩
帝京歌 其三
赋得云谷送徐西岩司瓯宁训
和唐应德红梅诗五首 其三
秋居用唐人韵得五首 其一
紫阳庵观丁野鹤真身
托翁雨宿浣花草堂和韵二首 其二
郑泰陵诗
芳洲为袁御医题和唐荆川韵二首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